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家何卡

何卡 广东廉江人,中国国家画院方土工作室高研班画家,东莞市文化名家工作室黄泽森美术工作室高研班画家,深圳宝安画院签约画家,岭南画院签约画家,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三期青苗画家、四期杰青画家,香港特区画院特约研究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院聘画家,2021年入选东莞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对象。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东莞市中国画学会理事,东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安静的午后,迷人而神秘的岭南水乡,香蕉林里的香气和流动的溪水让人神思游弋……青年画家何卡的水墨作品,有着浓郁的莞邑风情,也会让观者的心不由得静下来。

画面上飘荡的白云、成片的香蕉林、蜿蜒的流水、层层叠叠的芭蕉叶和大片的棕榈树,还有密密的玉米苗以及点缀其上的水鸭,宁静的乡村景象让人神思缱绻,安静里透着隐隐的热烈,让人不由沉入时间的底部,想到家乡和逝去的旧时光。

东莞画家何卡人至中年开始有些发福,顶着光头,看着更像个北方壮汉,但他的画作却充满着闲适安静的气韵。画家和他的作品气质反差那么大,这也许就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内在张力在创作特征上的一种外化。

近年来,何卡始终致力于以纯水墨的形式来表现东莞水乡香蕉林,风格日趋成熟,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大大小小的奖,何卡获了60多个。有人说他是东莞艺术界出了名的“获奖专业户”。

何卡是东莞市麻涌镇漳澎小学的美术老师,除了寒暑假有时间整天画画,其余时间他都要忙完单位的琐事,回到家才能坐下来,铺开纸张,皴擦点染,常常自娱到深夜,第二天早起还要上班。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是这样的作息,别人以为这很苦,但是何卡因为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热爱,他甘之如饴。

何卡《中华全国总工会遗址写生》设色纸本 34.5×35cm 2021年

乡村少年求学路

何卡出生在广东廉江,地属粤西平原,家里没有人画画,家境也并不富裕。小学和中学何卡都没有美术老师。他自小对学习不感兴趣,却很喜欢看报纸,尤其对报纸上的插画、连环画和小人书感兴趣。没有人指导和影响,他就自己对着图案描红、临摹,作业本上和课本的边边角角,都被他信手涂鸦,无师自通地乱画。寒暑假别人出去玩,他在家里对着小人书涂涂画画,自得其乐,慢慢地那些小人都被他画得越来越形象、生动,同学和老师都叫他小画家,何卡心里自然也乐滋滋的。

何卡上初一那年,学校里有一位初三的学长考上了湛江艺术学校美术专业,这在当地是非常鼓舞人心的特大新闻。因为在当地,这是第一个通过画画考上中专学校的学生,学校大力宣传了这个喜讯。这件事让何卡的父亲看到了希望,他觉得儿子被人称作小画家,说不定将来也可以靠这门手艺离开农村。他鼓励何卡,要画就好好画,还带何卡报名了莫佐老师办的美术培训班。从莫老师见到何卡的第一面,少年的眸子里闪耀的激动让他知道,这个孩子和自己一样热爱画画。在莫老师这里,何卡认识了素描、水彩、水粉画,这才算正式开始学习画画。一开始从基础的素描练起,何卡很快掌握了黑白灰的关系以及透视等技法,绘画的原理和知识,他一点就通。何卡像块海绵,吸纳着营养,后来在莫老师的指导下又练习了速写、水彩、水粉画等。他的聪慧深得莫老师的赞许。也是那时候,何卡立志要像那个学长一样考上美术专业学校,离开乡村,去更大的地方画画。

一路走来,考学之路、求艺之路的艰难与坎坷,只有何卡自己最清楚。几年后,何卡如愿以偿考上了湛江师范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从艺术教育系美术教育专业毕业,他追寻着绘画梦想来到东莞,落脚麻涌镇,成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刚工作那几年,何卡说,繁杂的教学工作和浮躁的心态,使自己好几年都未能静下心来画画,对于一个喜欢画画的人来说,那种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后来,工作调整到漳澎小学以后,慢慢稳定下来,他才开始重新拿起画笔来描绘自己心中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卡《祥瑞绕凤岗》设色纸本 137.5×69cm 2023年

何卡《清溪绿水写丹青》设色纸本 200×123.5cm 2019年

城市中的田园画家

热爱画画的何卡,周末常约上三五画友到香蕉林写生。哪怕不是周末,午休时间或是下班早了,他也会来这片香蕉林转转,看花,看草,看蝴蝶和蜜蜂飞起又落下。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路边时常散落着不少农民遗落的玉米粒,这些无人照管的种子,兀自发芽、生长,尽管它们没有成片的规模,甚至也没有田地里的强壮,但它们多顽强啊,野蛮生长。这些自由的生命让何卡想到自己,想到自然,想到童年。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何卡的画作中会经常出现这种野生的玉米苗。何卡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密密匝匝的香蕉林、成排的野生玉米苗,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

2021年12月2日,作为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对象之一,何卡带着他的中国画作品参加了“梦同心 艺‘铜’行”东莞铜仁青年书画家作品交流展。这是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贵州省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的“梦同心 艺‘铜’行”东莞青年文艺人才赴铜仁创作采风交流系列活动之一。

何卡的作品展示出岭南水乡独有的风貌。硕大的绿色叶子似乎在风中跳舞,棕榈树闪耀着阳光,芭蕉扇叶轻轻摆动着,给密密麻麻的丛林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画面中,果实悬挂在树干上,蝴蝶、蜜蜂和其他说不出名字的昆虫在花丛中穿梭飞舞,仿佛没有任何拘束。空气中弥漫着水果成熟的味道、花的味道、泥土的味道以及潮湿水汽的味道,这些味道混合起来,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

在此次采风交流活动中,何卡带着画笔在铜仁的梵净山、苗王城等地写生,何卡说:“在走访参观了铜仁的许多文化胜地及特色遗址后,我在绘画创作上获得了很多新的题材和灵感。”

在“梦同心 艺‘铜’行”东莞铜仁青年书画家作品交流展中,何卡的参展作品正是贵州铜仁题材的山川风物,他笔下雄奇的梵净山成为这一年展览的海报主题画面。

在何卡看来,一位画家应该关注与表现自己身边熟悉的风物,才能表达得更深刻。如果只是为了表现名山大川,而走马观花式地采风写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大多是流于表面的,没有真情实感的。以麻涌水乡田园风光为表现对象是很自然的事情,东莞也有一批画家在画水乡题材的作品,大多是运用传统笔墨以写生方式对现实景物进行写实性描绘。“大家都这样画,我要怎么画呢?怎么才能将我心中的岭南水乡画出来呢?”有很长一段时间何卡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出新,创作出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作品。

何卡在贵州铜仁写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卡在广东东莞塘厦写生

画中悟道 突破自我

东莞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何卡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滋养。2015年,何卡拜在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黄泽森先生门下学习,与黄老师朝夕相处,获益匪浅。黄老师鼓励他,画当不与人同;要言他人所未能言;画道是孤独的,要耐得住寂寞……2019年,在黄老师的鼓励和推荐下,何卡参加了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第三期画家的遴选,并通过初评、复评的层层选拔,终于入选。这个经历让何卡认识了更多国内外美术名家,听到不同的见解、意见,视野日渐扩大,笔下的风景也渐渐有了新的变化。

在麻涌生活多年,他也会想起小时候生活的粤西,那里毗邻大海,经常刮台风,地貌上多是低矮平缓的大地,没有险峻的高山,树木多长得低矮,很少有高大的树冠,那些一望无际的甘蔗林多像眼前有点神秘的香蕉林。那一刻,何卡若有所悟——哪怕大家都在画岭南水乡,那也可以在构图上出新。何卡心中的香蕉林是他个人的,他重新调整了画面构图,将河流压小,大面积表现蕉林、田野,同时强调大块面的黑白灰对比关系,从而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与现代感。

何卡对东莞水乡和香蕉林这个题材从不同的构图、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色调,甚至不同的纸材等方面进行尝试创作,并且在画面中不用色彩,只用纯水墨来表现。这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定的风格特点,和一众岭南水乡题材的画家区别开来。起初,何卡并不确定用纯水墨的手法来表现水乡风光的路子是否正确,但随着他的水乡题材作品接连在省、市展赛上获奖,给了他极大的鼓舞,提振了他的创作信心。何卡的绘画很快便在东莞乃至广东美术界凸显出来,获得了“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西江灵胜——广东省山水画大展”优秀奖、第二届广东岭南美术大展银奖、广东省第十二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铜奖等国家级、省级美展奖项近60个,他先后加入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以及中国工笔画学会等社团组织。艺术界的肯定,正是对何卡长期在绘画上探索取得成绩的回报。

在黄泽森眼里,何卡平时待人诚恳又不循规蹈矩,在生活上、在微信朋友圈里都能感受到他的诚恳,在他的作品里又能感受到他画画时的不拘一格,他临摹历代经典,在创作时又能摆脱经典的束缚,让人看不到依样画葫芦的影子,但观赏他的画时又能让人感受到传统处处存在,这就是何卡的高明之处。画面用纯水墨表现,浓淡相宜的墨色中,乡土的味道中透露出一股静雅的气息,密密匝匝的香蕉林以富有层次的水墨细致地描绘出来,细看画面,笔触细致安静,给人心思缜密的感觉。这画面既让人感动又让人依恋,不禁激起人们的思乡情怀。

广州画院原院长,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方土,曾经是国家画院高研班教过何卡的老师,他评价何卡的画:“他不管怎么画,画面总给人一种淡而不虚、密而不堵、平而不均的淡雅感觉,这是一种好感觉。但作为一名画家,总不能一辈子只给别人一个面目,何卡还有上升的空间,我希望他在今后要画一些画风跟现在不一样的作品来,我期待着。”

“何卡擅长国画创作,他的绘画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风貌。”广东青年评论家赖志强认为,何卡的国画呈现了鲜明的程式化与风格化特征,规整的草木、香蕉林、白云、水塘及点缀其上的水鸭,以富有层次的水墨细致描绘,表现了清朗、明晰的田园风光。何卡并不排斥现代化景观,正如他画面所描绘的景物,多半也有人为的痕迹,但他把人刻意隐去了。除了以高楼大厦作为现代化表征的都市意象,何卡着意探寻被有意或无意保留下来的沃野景观,这种景观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伴随着现代化都市圈的拓展而最终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中,何卡静谧安宁的诗性作品的意义也会更大程度地呈现出来。

何卡《水绕陂田竹绕篱》设色纸本 137.5×34.5cm 2022年

何卡《生活的记忆》设色纸本 179×95.5cm 2022年

何卡参加2022年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结业作品展

执著梦想 画生无涯

曾经有人认为何卡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这也表现在绘画上—何卡连续好几年坚持东莞水乡题材的创作,并且乐此不疲。就在大家都觉着何卡就是那个获了很多奖、擅长用纯水墨画香蕉林的画家,作为一个小学美术老师,他完全可以躺平在功劳簿上时,他却在尝试着走新的路。

在绘画上,何卡有着更大的野心。他不愿意重复自己,他深知艺术贵在创新。这两年他一直在探索新的画法,想着如何突破自己原来的舒适区,找到新的表现形式。他画鱼,画开花的树,画旧貌换新颜的农家小院,画拖拉机和推倒的墙,在题材上和内容上都在尝试着推陈出新,画了很多和以前不一样的作品,但他都不是很满意。

突破自己,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每一次的探索都要大量的写生、思考、练习,他会这样试着画画,又那样画画,重复做这些事情,他会痛苦,也会快乐。他知道自己的宿命就是画画,那么时间在画画中过去,也是好的。

有时候,他也会在周末带着自己的画离开麻涌去外地和同行交流,观摩别人画画、写字。他在看别人的作品时,经常思考着自己的画法。这个过程就像写生,先把看到的景物画下来,回到家,再构思、创作和练习。他不知道还需要多久才能突破原有的自己,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他肯定不会一直重复下去,这是他的个性使然。

岭南的山林川泽赋予了何卡创作的灵感和题材。在东莞这座城市生活、工作、创作,他将庸常的日子过得充满画意。在没有名和利的干扰下,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始终是那么纯粹,能够守住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以独属自己风格的绘画作品,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增添一抹淡雅清幽的艺术情怀,也散发出岭南古邑与现代都市交织辉映的人文气象。

本文刊载于《文化月刊》2023年 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