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财安

始于1760年代的工业革命大致上可分为4个阶段:1.0是机器化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蒸汽机取代了人力和兽力;2.0是电气化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电力被驯服,电报、电话、内燃机等各种使用电力的器具相继出现;3.0是资讯化阶段(20世纪40年代-今天),电脑与网络通讯被广泛使用;4.0则是智慧化阶段,由德国于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正式提出,利用物联资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等资讯智慧化、资料化,从而达成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现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极为重大的事情,每一次进阶都会让生产力得到量与质的飞跃提升,不但冲击人的作息习惯与生活方式,更极大地改变了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简单地说,没能进入工业革命的国家就一定是大大地落后于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先进国家,特别是在经济、军事、基建等领域,而且会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扩大差距,最终形成大欺小,强占弱的不平等态势。

一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资源不是特别丰富的岛国英国,竟然曾经雄霸世界两百多年,号称所谓日不落帝国,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内生地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便是由英国人瓦特于1763年所发明),使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从而掌握世界经济霸主地位。1840年,英国对清帝国发动鸦片战争,这事广为人知,但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清帝国当时的经济总量(GDP)远比英国为高。不过,一个是没有机械化制造业的农业国家,侵略者则是一个已经完成工业革命1.0的工业大国,战争结果不问而知。

惨败之后,清帝国没有痛定思痛,仍在天朝大国,无所不有,无所不产的迷思中自恋过活,完全没有任何工业化的意识,就此丧失了宝贵的20年光阴。1860年,英国炮火重临,这次更伙同了另一个已经完成工业化的法国。面对比前更加愚昧落后的猎物,这两个强盗(出自法国文学家雨果)不仅打进北京,更在疯狂掠杀后把万园之园圆明园烧成灰烬,这才痛醒了清帝国。为求保住统治,清帝国于1861年开启了洋务运动。

当时,清朝廷从上到下都认为,西方列强所仰仗的不外是船坚炮利而已,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世界已经不一样。从1861年到1894年,清朝廷口中虽说“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原来却只是花重金向英国、德国买进战舰、大炮、火枪,却对工业化以及发展独立自主的制造业一无所知。期间,虽有南洋大臣张之洞与军机大臣分别建立湖北汉阳兵工厂与福建马尾船厂,但终究是一家之力,并没有在全国形成工业化浪潮,最终于1898年甲午战争中,被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展开明治维新的日本痛殴,一切戛然而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政府在工业化方面的失败引来更多西方国家的觊觎,至1900年八国联军入城时达至高峰。当时,出兵的国家虽然只有8个,但后来签订《辛丑条约》的却有11个,增加了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原因是不拿白不拿。从此,清帝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之邦,这种悲惨的局面在整个民国时期仍然挥之不去,结果使得日本鲸吞之心大作,全面侵华。工业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之始,千头万绪,百废待举,但国家主席毛泽东于立国后仅2个多月便乘坐专列离开北京,前往苏联访问,一直待到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才于1950年2月17日回国。一国元首访问他国2个多月,时间之长,世所罕见,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成苏联答应支援新中国的现代化。苏联对新中国现代化的软硬体支援,成为我国迈向工业化的关键。

1979年,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启动,全面向西方学习科学知识与技术。这是我国工业化的第二步,过程充满艰辛,但我们还是咬牙忍住,因为这是富国强兵的唯一通道。2015年,我国提出4.0战略,宣布将通过三个十年行动纲领,力争在2045年左右成为工业强国。这几年,我国在高新科技的各个领域突飞猛进,国力大增,举世瞩目,这是因为认准目标,战略定位明确,同时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持之有恒,执行到位。

香港未能抓住工业4.0的机会

20世纪70年代,香港从轻工业入手,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后更因时制宜地不断改良变化,至90年代已经成绩斐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可以这样说,香港依仗狮子山下精神,过往有效地抓住了工业革命3.0,在20年间便成功现代化,成为当时内地同胞的羡慕及学习榜样。遗憾的是,回归之后,香港未能抓住这个罕见的历史机遇,没有不失其时地把优势保持甚或扩大,反而产生固步自封的心态,成为龟兔竞赛中失败的兔子,最好的例子便是八达通。

1993年,香港地铁宣布将会采用非接触式付款智慧卡,此后逐步把服务范围扩大,于1997年发展成为八达通服务系统,在香港各大小商店都可以使用,领先世界。那时,内地的网上支付还处于孕育阶段,微信支付的功能要迟到2013年才出现,现又如何?香港曾经抓好工业革命3.0 ,却在4.0门前马失前蹄。如今,内地各大小城市已经争先恐后全面拥抱4.0,但香港很多人还只会临渊羡鱼而不懂退而结网。值得高兴的是,现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已经一改过去的放任自流,锐意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与内地携手而行,努力地把20多年的短板补上。关键是,负责的主要官员及各级公务员对工业革命4.0的重要性有否深刻的认知,真正意识到创新科技是提升竞争力的唯一手段,而不是一些行政管理上的小修小补,更不是如清帝国般东施效颦,涂脂抹粉!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