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铁英,代表的是中统(党通局),他的背后是CC系(陈家)。

书中对他的评价是:唯上胜过干事,私念重于职业。另外还有一个词也很合适:二如将军——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钱,不择手段!

原本,北平的这块蛋糕,跟他没有关系。

但是,在事情败露之后,开始调查贪腐,他们利用手里的调查权,想分一杯羹。

拥有调查权(监管权、审查权)的人,也是很容易利用权力、分一杯羹的。

正常来说,某些人如果想搞事情,那从一开始,就会拉拢这样有监察权的人参与进来的,让其帮忙遮掩(一般情况下,其实就遮掩过去了);而不是等到事发之后,才想着用20%的股份去拉拢他。

在《北平无战事》的故事中,徐铁英是在案发之后,才介入的。

大概,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所谓的监察权已经形同虚设;再加上,孔家和宋家的背景,在没有出事儿之前,也没人敢去管、敢去查。

站在徐铁英的角度,他的想法是,能遮掩就尽量遮掩,最多给这个贪腐案找一个背锅侠,把案子尽快了结,然后拿着他20%的股份走人。

但是,崔中石将应该转向徐铁英的钱,转给了别人,一下子激怒了徐铁英,让他露出了真正的獠牙!

对于崔中石之死,更多的应该是戏剧效果(因为转账属于崔中石个人的决定,不是上级的安排),通过崔中石之死,加剧戏剧冲突,激化了各方的矛盾(主要是马汉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推动情节的发展。

之后,徐铁英成为了明面上最大的反派,各种手段频出,为了保住他那20%的股份。

人性就是如此,本来不属于他的东西,一旦被吃进了肚子,想让他再吐出来,那就难了,他会拼命的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铁英手段尽出的一段大戏,就是杀谢木兰前后的那一场大戏。

徐铁英的目的,就是要把水彻底搅浑,并阻挠币制改革这件最大的事情,来保住他自己。

这一招就是转移矛盾,制造更大的问题、更大的麻烦,来转移焦点,来转嫁自身承受的压力。

徐铁英先是亲手枪杀了刘初五,坐实了马汉山“通G”的嫌疑,让马汉山彻底陷入死局,将马汉山这个知道内情的人灭口。

然后趁乱抓人,抓了梁经纶,抓了谢木兰。

他瞒着上司,搞出了一张所谓的名单(有利于建丰的人、不利于建丰的人),用这张名单,唬住了军统北平站站长王蒲忱,然后当着谢木兰和其他学生的面,暴露了梁经纶的国民党身份。

这样一搞,为了隐瞒梁经纶的身份(他是何其沧的助手,是推动币制改革的关键人物),知道他身份的人,包括谢木兰,都必须死。到了这一步,建丰在这场斗争中已经处于下风,也必须同意杀谢木兰,只是要求做好善后工作。

但徐铁英私自搞所谓的名单这一招,迅速就被他的上司叶秀峰给卖了,建丰通过叶秀峰的电话,直接警告徐铁英。

随后不久,徐铁英被解职,然后回南京。

但徐铁英背后是有人的,啥事儿也没有,几个月之后又回到了北平。

徐铁英这样一个手段狠辣之人,打着“党产”的名义,帮陈家不知道搂了多少钱(他自己搂的也不会少)……

看一下徐铁英的结局。

在小说的结尾,徐铁英在登上飞机之前,给了王蒲忱一张特种刑事法庭的传票,是针对他的秘书孙传忠的传票。这是临走了,还坑了他的秘书一把(报复在崔中石之死事件中,坑了他一把的仇)。

但是,方孟敖没有让徐铁英登上最后一班离开北平的飞机。徐铁英还在舷梯上,方孟敖就一脚将舷梯踢出了跑道!这是明显的报复,是读者希望看到的“恶有恶报”。

然后孙朝忠说:“主任,一起忠诚吧。”

这是觉得只有死路一条了。

徐铁英的结局,作者留白了。但以徐铁英的本事和性格,可不会在北平等死的!

可参考的原型人物之一,是时任北平市警察局长的杨清植,在北平解放前夕还是跑了……

果然,“祸害遗千年”才是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