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香港,你最先会想到什么?
是人情味十足的茶餐厅,是极具氛围的电影画面,还是夜幕降临后五彩斑斓的霓虹街灯……
面对式微的霓虹灯行业,35岁的Karen从0开始学习工艺,不仅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还致力于探索霓虹灯的全新可能。
即便不被看好,即便成本颇高,但兴趣与责任感永远是她前进的最大动力。
为爱发电
Be Motivated ByInterest
蓝绿色心形包裹闪电
似暗流涌动的单恋
浓烈的爱意欲将溢出
丝丝缕缕,半途弯折
是刚入锅来不及搅拌的面条
还是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灯
眼前这些造型各异、极具创意的作品不是雕塑,也不是什么装置艺术。尽管与传统印象中的不同,但它们却是货真价实的霓虹灯。
头戴护目镜,口衔吹管,手里还拿着一节正在被火炙烤的玻璃。
眼前这个穿着打扮颇有些Y2K意味,正聚精会神做事的女孩就是以上作品的创作者Karen。
曾几何时,女孩子被认为不适合从事霓虹灯行业,但天性不服输的Karen偏要试一试。
她不仅要做灯,还一心要把霓虹灯玩出花来,让它们打破商业限制,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没什么可以阻止我。”
即便不被看好,即便被传统老师傅说成是捣乱,她也从未后悔自己的决定,从未放弃继续努力探索。
为实现霓虹梦,Karen去到多个国家与地区悉心求教,最终将特殊的霓虹灯制作工艺带回香港,并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
看着日渐衰落的香港街头霓虹灯,伤感自然也有,但她更加明白:只有行动才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霓虹灯早已成了香港文化与香港印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形态各异、五彩斑斓,发展至70、80年代顶峰的时候,不仅在影视作品中时有出现,说成是世界闻名也毫不为过。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目前香港街头剩余的传统霓虹灯数量已不过500,传承该手艺的匠人更是屈指可数。看着昔日辉煌变成实打实的“夕阳行业”,属实让人倍感惋惜。
于是,出于兴趣爱好的驱使,曾是策展人的Karen萌生出了要做霓虹灯的想法。
在她看来,“霓虹灯是一门气体、玻璃、电力三合一的艺术”,开灯关灯各有特色,更有着无限的可能与探索空间。
可当真正接触学习的时候,她听到最多的却是这样一句:“你这是捣乱。”
事实上,香港传统霓虹灯大多以商业广告牌为主,而她却偏爱新形的霓虹灯样式。
更何况,霓虹灯虽然灯体精致绚丽,但究其制作过程,体力绝对算得上硬件配置。
所以,当一个体型纤细的年轻女孩猛然间跟老师傅求教说想做些不一样的,也难怪被说成是“捣乱”了。
无奈,她只得另寻出路。
机缘巧合,Karen看到了荷兰一个工作室的信息,于是便赶忙联络并奔赴他乡求教相关“特殊技艺”。
作为从国外传来的工艺,焗炉、火枪这些工具都是香港传统制灯中不会使用的。
在Karen看来,这也是香港霓虹灯不便创新的很大原因。
此外,香港霓虹灯控制光管颜色的荧光粉和气体都是现成加入的,而在荷兰和很多其他地方却可以更灵活地控制灯管颜色,很是神奇。
正因如此,每当谈起自己在台湾学习时的黄师傅,Karen时至今日还是忍不住尊称其一句“霓虹灯科学家”。
尽管是文科出身,但在爱好的支持下重新学习电路有关的原理知识,竟也意外的有趣。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果然兴趣才是第一生产力。
尽管受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些技艺无法复刻,但她总归是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了香港。创新,指日可待。
截止到目前,Karen主要是在自己的工作室进行原创作品的设计,将天马行空的想象与霓虹灯相结合,探索玻璃、气体以及变压器之间的搭配和碰撞。
偶尔,也会有品牌找上门来申请定制,理念相通的合作也总是别样令人欣慰。
说起来,她的霓虹灯工作室真的蛮不容易。
地盘是爸爸提供的、室内设计是男友帮衬的,工具很多是学徒时师傅们赠予的。一开始,就连最基本的火枪都要在脸书上向民间组织求借。
这架势,除了“缝缝补补”,怕是没有对此更恰当的形容。
好在关关难过关关过,自己的努力加上家人的支持,也使她的霓虹灯事业逐渐做得有模有样。
眼下,Karen正在为一家服装店开业要用的灯牌而起早贪黑忙碌着。
工具专业而齐全,操作自信又熟练。看着原本笔直的玻璃管在她手下变幻出各异弧度,场景竟意外的解压。
做菜讲究火候,做灯也同样要把控温度,唯有凭借经验积累起来的“刚刚好”,玻璃管才能如吹糖人一般被完美塑造成想要的形状,不至于中途爆裂。
一系列专业操作,朝6晚10,几个月的作息,霓虹灯终于做完。
然而,这并不代表工作结束,因为搬运无疑又是另一场“豪赌”,一旦用错方式,后果便只能用惨痛形容。
就好比曾碎掉1/3的灯管,着实成了Karen忘不掉的教训。
待到灯管搬到店里,安装则又成了随时会出问题的新挑战:或是孔位大小不合适、或是装配组件有欠缺……
为此,整个安装过程Karen都要随时待命,不仅要根据现场状况加入临时创作,也要做好充当五金店跑腿的打算。
很多时候都是如此,为了呈现80%以上的效果,Karen往往要做200%的准备才行。
最终,经过了从早到晚7个多小时的努力,作品终于安装成功。
开幕日当天,看着通电后散发光彩的霓虹灯,听着来往顾客络绎不绝的好评,一时间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
赶来捧场的朋友们纷纷化身戏精,对着墙上的艺术品阐述起了专业评论,逗得Karen合不拢嘴,直接回了句“你是不是想太多了!”
而作为坚强后盾,家人和男友也从不干涉Karen,还会力所能及地为她提供帮助,让她放手去做。
即便这并不是一门被看好的盈利事业,但有梦想总不是坏事。
事实上,Karen的霓虹灯作品每件收入大概5-6位数,价格并不低。
但倘若严格计算成本,用霓虹灯养活自己真就只能看作“梦想”。很多时候,不往里搭钱就已经非常不错。
一般来说,一件大型作品的工时要花费2-3个月不等,而从国外采购玻璃管等材料,再加上运输,总花费绝对算不上一笔小数目。
不过对于Karen来说,这不重要。她只是喜欢就去做,赚钱从一开始就没有被摆在第一位。
对待霓虹灯,Karen总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具象化的茶叶是长久不衰的经典;
而饭馆招牌之所以从字后散发出光晕,是为了更加柔和,也潜移默化地增添观者对菜品的食欲……
经由她的视角望去,原来每一盏灯的背后都有如此深刻的用心。
走在大街上,面对日渐老化和损坏到无法修复的那些,她也免不了发出感叹,道声可惜。
但转过头来,作为现如今香港唯一的女霓虹灯艺术家,使命感与责任又立马将她从负面情绪拖拽开来。
她会开设女班教学,联合服务年轻妈妈的团体,为想要接触霓虹灯工艺的女性提供上手尝试的机会。
教学过程中,Karen总是非常耐心且细致。
她说这都是从霓虹灯里吸取的经验:做灯如做人,急不来。
未来,Karen还打算去法国学习,希望学成归来能够做香港霓虹灯政策倡议,用艺术引起大众对不同社会议题的关注。
既然沉浸于负面情绪没有用,那就“用作品说话”,去想怎样能让事情变好,才最重要。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YouTube@Mill MILK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1]https://youtu.be/c4FZHXZjAy4?si=-LrY0SVlbYu-lg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