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挣钱给儿子治病,朱小华的老伴刘民,已经年近六旬,毅然离开家乡外出打工。7年都过去了,朱小华既没有收到刘民寄回来的钱,也不见他回家。儿子病情越来越严重,家中早也入不敷出,她决定带着儿子,去寻找老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小华和刘民都是清漳县刘乡村人,自小青梅竹马,生育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智。这个三口之家,多年来一直过着的男耕女织般生活,让他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静,日子过得虽然不富裕,却也过得安逸。

然而儿子刘智14岁,在上学的途中,突然遭遇了一场车祸,虽然保住了性命,然而在刘智康复之后,朱小华和刘民夫妇就发现儿子的精神似乎有些不正常了,经常说胡话,脾气暴躁,有时候还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小华夫妇带着儿子去城里的医院检查,医生说他儿子精神异常,得住院治疗,儿子患病彻底改变了这个家。不过,朱小华夫妇对儿子刘智的爱没有丝毫减少,夫妻二人开始频繁的带着儿子上各类医院治疗,治疗了6年,家里的不多的积蓄也花光了,还借了不少钱,可儿子的病情却时好时坏,完全不能像正常的人生活。

刘民59岁那年,决定外出打工挣钱,给儿子治病。她叮嘱刘民要照顾好自己,早日回来。刘民也紧紧地拥抱着朱小华,告诉她自己会努力工作,让儿子早日康复。然而,外出的七年里,刘民却音信全无。朱小华没有收到他寄来的一分钱,也没有得到他任何的消息。她每天都在担心着刘民的安危,不知道他在外面过得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小华一个人在家看管儿子,也过得挺苦的。她担心儿子走丢了,她去哪里都会把儿子带在身边,晚上睡觉时,她也会等到儿子睡熟后才敢上床。只是儿子精神不好的时候,就喜欢出去乱跑,朱小华在后面追都追不上,可她不敢不追。有一次为了追儿子,朱小华竟然被一辆车给撞上了,幸亏车速不快,朱小华只是受了点儿皮外伤,倒没有大碍。

丈夫离家的日子越长,朱小华越发思念丈夫。可是她等了一年又一年,终不见老伴刘民回来。可是儿子病情似乎是越来越重了,发病的频率越来越高。

朱小华决定去寻找刘民,当初刘民是和村里的人一起去深圳打工的。于是,她便带着儿子,揣着从亲戚那里借来的1千块钱上了火车,来到刘民打工的深圳。可下了火车,面对来来往往的人,朱小华就懵了,她又没有刘民的联系方式和具体的打工地点,到哪里去找他?

从没有走出过刘乡村的朱小华,完全缺乏在外生活的常识,自然不知道要报警寻人。她带在身上的钱,没有几天就花光了,为了维持她和儿子的生活,朱小华不得不带着儿子找事儿做。好在她遇到了一个好心的餐馆老板,收留了她和儿子,给了她和儿子一碗饭吃。让朱小华感到欣慰的是,那段日子,儿子在白天一直很安静,她做事儿的时候,儿子会蹲在某个墙角睡觉。

只是这种日子持续了四个月后,儿子又犯病了。搅扰得餐馆都做不成生意,朱小华无奈,只好带着儿子离开。不过,这个好心的老板,在获悉她寻找丈夫的消息后,一直帮她打听,后来还借助了一家媒体,寻找朱小华的丈夫。

在媒体和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朱小华终于在广州某收容所和老伴刘民见面。可是,当她看到眼前的老伴,却是欲哭无泪。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失踪7年的老伴,竟然连自己都不认识了。面容憔悴,眼神空洞,头发蓬乱,衣服又破又旧,脸上露出呆傻神情,仿佛失去了灵魂。朱小华试图与他交流,但刘民只是呆呆地望着她,没有任何反应,根本认不出她是谁,只是看到儿子刘智之后,才咧了咧嘴,似乎想起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刘民这些年到底到哪里去了?收容所一名工作人员说,老头是三年前就出现在这个城市,那个时候就已经神志不清,第一次收容他时,就发现他身上有伤,有些伤痕还是陈旧性的,问他叫什么、住哪里?他也不知道。那次他在收容所住了快一年,身上的伤好得差不多,又自己跑出去了。后来,又被收容了几次,但住的时间都不长,总是偷偷溜出去流浪。刘民身上到底发生什么事儿,收容所的人也不知道。

后来,她终于从一个老乡口中获悉,刘民离开家后,一直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他拼命地工作,想要多挣些钱给儿子治病。然而,命运却再次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一次施工事故中,刘民受了重伤,导致他失去了部分记忆。由于身体的原因,他无法继续工作,只能流落街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着老伴的遭遇,朱小华心如刀绞。朱小华带着刘民和儿子回到了家乡,在亲戚和当地的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儿子都被送到了清漳县精神病医院,刘民被送到县医院治疗。

朱小华决定,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她都要陪伴在他们身边。朱小华每天给刘民讲述他们曾经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唤醒他的记忆。虽然刘民的恢复进展缓慢,但朱小华始终没有放弃。

日子一天天过去,朱小华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有一天,当她再次给刘民讲起他们的过去时,刘民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熟悉的光芒。他缓缓地抬起手,轻轻地抚摸着朱小华的脸庞,嘴里喃喃地叫着她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刻,朱小华的泪水再次汹涌而出。她知道,尽管刘民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恢复,但她深信丈夫会好起来的,然而另外一个消息却让朱小华再次伤心不已,刘民被查出患了癌症还是晚期,恐怕时间不多了。朱小华的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根本拿不出钱给老伴治病,何况给老伴和儿子治病的钱,还都是好心人捐助和亲戚赞助的。

不过在朱小华看来,无论如何,也是要给刘民治一治的,只是刘民的癌症,只拖了半年时间,人就不行了,直到去死,他也没能认出朱小华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民去世后,朱小华也没有把儿子从医院接出来,她留在县城一家宾馆打工。这家宾馆的经理是听了朱小华带儿子寻找老伴的事情后,深受感动,专门聘请朱小华到宾馆当一名清洁工。

朱小华每个月拿的工资,加上村里给她办的低保,节约一点用的话,够她支付儿子每个月的治疗费和自己的日常的生活开支。

如今,朱小华独自一个人生活着,每个星期去医院看望一次儿子,日子过得还算平静。不过,朱小华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三天两头生病,自己还有高血压,常年吃药。她在心中一直默默的感谢那么多好心人给自己诸多帮助的同时,也隐隐担忧,一旦自己去世,儿子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变数。朱小华和她的老伴刘民,原本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他们有一个儿子刘智,然而,命运却在刘智 14 岁那年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考验。一场车祸不仅夺走了刘智的健康,更让他的精神世界陷入了混乱。

为了给儿子治病,59 岁的刘民毅然离家外出打工,然而,七年过去了,他既没有给家里寄钱,也没有回家。朱小华带着儿子踏上了寻找刘民的艰难旅程,最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与老伴重逢。然而,此时的刘民却已经认不出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命运的无常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它可以在瞬间改变一个家庭的轨迹。刘智的车祸无疑是这个家庭的巨大打击,他的精神失常使得治疗成为了当务之急。刘民的外出打工,或许是出于对儿子的爱和责任,但他的离奇失踪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困惑。

朱小华的坚持和勇气令人钦佩。她带着儿子寻找刘民的举动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坚韧。在面对困境时,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行动。这种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支撑着朱小华走过了漫长的七年。同时,好心人的帮助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善良。在困难时刻,总有一些人愿意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在困难面前,家庭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朱小华和刘民为了儿子,不惜付出一切,这种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然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也让我们意识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我们无法掌控一切,面对意外和困难时,我们需要坚强和勇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情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亲人。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我们应该用心去关爱身边的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让他们在困难时刻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朱小华和刘民的经历是一个充满悲情和疑问的故事,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命运的无常和家庭的重要性。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未知,我们都应该坚守爱与责任,珍惜眼前的一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