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执念】

提起纯音播放器,我个人是有一些执念的,从学生时代一路玩到三十而立,手上主力机型总要留一台纯音。现实点来说,尽管这几年流媒体发展迅猛,但以古典曲目为代表的许多音乐类型,线上资源的品质仍旧良莠不齐,我还是更习惯使用自己抓轨或者从小伙伴那里薅来的本地音源。而更矫情一点的原因或许是,每天系在大屏手机上的我,被各类网络app环绕,在回归爱好时,还是希望可以更简单、“安静”一点吧。

与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变化相适应,这些年大多数品牌很少推出纯音新品,基本都把更多精力放到了安卓播放器上面。我本以为在安卓播放器领域已经技术成熟产品过硬的山灵不会再对纯音播放器感兴趣,没想到近期突然就听到了纯音新品M5 Ultra的消息。看过我之前分享的朋友可能知道,早在2018年M5s新推出时,我就曾购入一台,这台机器一直陪伴我至今,时不时仍被我拿出来“怀旧”一番。而山灵目前热门的中端播放器M6 Ultra也是我近几年评测过并长期使用的一台主力机。时隔五六年的今天,M5 Ultra相比前作M5s能有多大提升,和“1”字之差的M6 Ultra有什么相似点,便是我这次最关注的几个部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观部分】

M5 Ultra外观给人第一印象和M6 Ultra略有一些相似,不同点是M6 Ultra更加圆润而M5 Ultra的观感偏硬朗。这种线条感十足、四面棱角分明的“科技硬汉”风格使它裸机的握持手感表现比较糟糕,右手操作时会有明显的“割手”感。不过以我对山灵的一贯了解,这个价位的机型基本都会有相应的皮套产品,所以除了使用习惯偏向“裸奔”的烧友之外,其他人在为M5 Ultra搭配上皮套之后,基本就可以无视裸机手感偏硬的问题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M5 Ultra的音量旋钮处设计了氛围灯,在这个价位来说算得上是外观部分的加分项了。

开机之后,看惯了M5s的屏幕乍一看M5 Ultra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M5 Ultra采用的是4.7英寸IPS屏,分辨率、亮度、尺寸等各方面对比M5s都有着质的提升,但和自家更高定位的M6 Ultra一比较则有些相形见绌,屏幕质感、清晰度两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屏幕成本的考量,另一方面大概也是这套君正X2000的主控性能所限,在保证系统较高流畅度的前提下屏幕分辨率选择720p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取舍。

系统UI的交互逻辑M5 Ultra和M5s基本相同,操作直观,上手难度几乎为零。功能方面M5 Ultra在纯音播放器当中属于比较全面的一类,双频WiFi、双向蓝牙5.0、DLNA、AirPlay等功能应有尽有,声音部分的增益调节、滤波调节、EQ、DSD模式也使它可玩性十足,这一点比起M5s要强上不少,对于喜欢纯音播放器但是又追求一定可玩性的烧友来说M5 Ultra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文有提到M5 Ultra采用的是君正X2000主控芯片,最高支持PCM768kHz/32bit,DSD512。据我了解山灵在自家不止一款产品中使用了这颗芯片,例如CD播放机EC3、SACD播放机SCD1.3都是采用类似配置,从M5 Ultra的操作过程中就能感受出山灵对这颗主控的调校已经比较成熟,在使用蓝牙、WiFi以及系统设置的各种操作中比较流畅,而在歌曲量比较大时找歌过程中顺滑程度略有不足,偶有卡顿,正式上市后的固件更新应该还需要针对这一块进行进一步优化。从我个人这段时间的使用情况来看,它的整体流畅度和操控表现足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使用场景,不会给玩家带来困扰。

这段时间初步用下来感觉M5 Ultra的续航还是很顶的,官方标称续航单端11小时,平衡9小时,我自己平衡口中增益满电状态下每天使用两三个小时,基本可以做到三天一充,和官方数据差别不大,具体续航水平肯定也和个人使用习惯息息相关,总而言之在大部分使用场景下是够用的。在使用场景方面,对于工作地点不稳定,长时间出差在外的烧友来说,这样一台高续航的纯音播放器应该是个非常不错的伴侣。此外,M5 Ultra在夏天空调房使用时温度微热不烫,且温度分布十分均匀,没有过多集中在某些区域,由此可见机身的散热设计也还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音部分】

还记得2018年M5s刚刚推出的时候我就是被它润泽的音色、浓郁的氛围吸引住而下单购入了一台,这么多年过去,虽然M5s早已不是我的主力前端,但每次出街想听听流行,偶尔还是会把M5s带在身上,那种特有的“山灵味儿”使许多流行歌听起来都更富感染力。

初听M5 Ultra,我第一反应是——没错,韵味还是那个山灵,紧接着就被它夸张的信息量震惊到了。以往山灵的迭代产品大多我也都是感受过的,但M5 Ultra相比M5s的素质提升着实已经超过了我理解中“升级迭代”的范畴。M5 Ultra的声音素质虽不敢说和M6 Ultra一较高下,但一耳朵听下来,可以让人非常直观地感受出相比M5s全方位都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搭配了AK4191+AK4499EX DAC芯片的M5 Ultra有着极为丰富的声音信息量,但也没有像很多暴力解析流的播放器一样对细节锱铢必较。拿大部分流行曲目来说,M5s是突出表现了流行歌曲当中的氛围,同时使人声在辨识度和情感兼备的基础上更注重听感的呈现,在此前提之下不会过多呈现器乐的种种声音细节。M6 Ultra则是更为全面地把细节呈现给听者,让曲目中每个细微的部分都能被感知。而M5 Ultra像是在M6 Ultra声音基础之上弱化了对于流行曲目来说显得没那么重要的细枝末节,既保证了曲目信息量的完整度又让声音变得更加耐听,久听不累。我觉得这种声音的调校思路对于想要在这个价位选择播放器的烧友来说算是投其所好了,尽管在古典编制类曲目中M5 Ultra无法和更高档次的播放器相比,但对于流行曲目的演绎效果M5 Ultra的表现完全可以越级掰掰手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5 Ultra的三频质感也做得十分出色,尤其中低频表现力比较突出。它的低频比较有凝聚力,回弹迅速不拖沓,在演绎器乐时可以做到干脆利落,还有着较强的力度感。比起许多低频松软、听感粘稠的中低端播放器,M5 Ultra的低频显得“高级味儿”十足,让人听起来痛快过瘾。中频是M5 Ultra的另一个亮点,它的中频密度很高,听感偏饱满充实,而且音色的润泽感在中频上展现得最为明显,人声醇而不腻,口型较大,略带一定厚度,演绎情歌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高频部分M5 Ultra量感适中,保持了一定的通透感,使整体分布没有太过失衡,质感很自然,在呈现大部分高频器乐音色时都顺滑不刺。

除此之外,M5 Ultra的空间感和动态表现在中端价位也是相当不错的水平,纵向声场很开阔,声音层次明显,在演绎大场面曲目时既能把场面感较好地塑造出来,也能提供比较充沛的气势,使声音变得更加活泛不死板。不过有一说一,对比自家更高价位的M6 Ultra,除了解析硬素质外,它在瞬态和高频延伸性上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这一点更多体现在聆听古典音源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搭配表现】

M5 Ultra输出功率纸面数据很高,单端口305mW@32Ω,平衡口1100mW@32Ω,实测下我手头的耳塞中增益基本都能够搞定。考虑到自家西装属性加成,我选择了MG800和ME900两条耳塞作为M5 Ultra的搭配。

首先是标准导管下的MG800单动圈耳塞,这是一款高素质、风格偏还原的耳塞。在M5 Ultra的驱动下MG800对于内容的呈现度十分完整,纵向声场较深,层次感很强。风格方面MG800本身有着比较舒展大气的底子,M5 Ultra为MG800又增添了一些乐感,使其原本较为直白的叙述方式变得生动而更有画面,人声更为突出,整体声音也变得更有氛围,尤其在演绎流行音乐时效果很不错。另外MG800和M5 Ultra都有着出色的空间感,MG800的动态也表现优异,两者结合之下颇有些波澜壮阔的味道。这套搭配用来主听流行,兼顾古典乐是很合适的,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宽松大气“圈味儿”十足的声音,也推荐给在一定素质基础上更追求宽松乐感的烧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圈六铁配置的ME900是一款可玩性非常强的耳塞,两组调音开关四种模式,作为山灵目前的旗舰圈铁,ME900的硬素质很给力,在标准模式下声音趋近于均衡。M5 Ultra驱动下的ME900声音呈现出来的感觉沉稳且又细腻,音乐内容有条不紊地传达到耳中,各个元素定位精确,结象清晰。M5 Ultra和ME900的中频密度都是亮点,这套搭配下,中频的饱满度相当高,音色质感突出,弦乐音色的刻画栩栩如生,仿佛音弦的颤动都浮现在眼前。此外这套搭配的横向声场表现比较突出,纵向深度适中,空间感塑造水平也还不错,演绎大场面古典曲目时对于场面感的把控也基本没有压力。这套搭配是高素质的均衡杂食向,且声音细腻,主听古典器乐兼顾人声曲目的烧友可以着重考虑,而且四种不同模式也可以进一步微调声音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纯音不朽】

M5 Ultra虽名为M5的进阶款,但内在外在比起前代都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在3k+的价位当中,单是越阶的声音水平对于许多初烧、进阶级烧友来说就已经非常具有吸引力,而且整体无论是操作还是功能都已不能和当初的纯音播放器同日而语。

相比软硬件都需要投入更多成本的安卓播放器,纯音设计的M5 Ultra使设备成本最大程度投入到了声音当中,这一点使它在单纯的声音表现中即使直接对标5k价位左右的主流安卓播放器也不遑多让。如此看来在3k-4k价位区间,如果愿意追求极致的声音体验,且对流媒体没有硬性需求,M5 Ultra基本算是不二之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