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剧《追风者》已经播放至尾声,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追剧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与传统谍战剧不同的是,《追风者》选择了以民国金融体系变革为背景,爱国青年成长为视点,展开故事叙述。
该剧除了讲述那个特殊年代小人物的生活百态之外,还通过剧情间接向观众普及了关于民国时期的十个历史知识。
关于这十个历史知识,你又知道哪些呢?
江西吉安
剧中男主魏若来曾经因为是江西吉安人,无法获得会计学校毕业证,甚至在第一次面试央行工作时,也因为是江西吉安人,这一出生,而直接被拒了。
那么,国民党为何提起江西吉安就如此忌惮呢?
吉安的与众不同,源自于吉安创造了中国革命和中华苏维埃史上的众多第一。
在江西吉安的井冈山,我党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篇章,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第一所红军学校、第一所红军医院,都诞生在这里。
江西吉安和井冈山为革命培养了新生力量,保障了部队的战斗力。
立信会计学校
剧中男主魏若来在上海就读的会计学校,大概率就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
1927年1月,著名会计学家、教育家潘序伦在上海创办会计师事务所,借用《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将其定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1928年起,潘序伦先后创办立信会计补习学校、函授学校、专科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
为了方便上海各区学生就近入学,立信仅在上海一地就曾设有11所分校。
1937年,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正式成立,校舍位于北苏州路1040号。
后因日寇入侵,上海沦陷,向社会募集经费,学校教学得以延续。
是年春,立信教育事业开始向外地省市进军,率先在重庆开办分校,之后的10余年间先后在桂林、兰州、柳州、衡阳、梧州、北京、广州、南京、天津、香港等地办起各级分校。
1941年,学校建立了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现立信会计出版社)。
1942年,学校主体辗转迁到重庆,1946年返沪办学。
1947年春,迁入徐虹北路柿子湾新建校舍。
1952年秋,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
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
大姐
《追风者》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30年的上海,这个时候,国民党高层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为军费输血。
剧中虞世清,张明全口中的孔先生,就是孔祥熙,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而大姐就是孔祥熙的妻子宋霭龄。
这个女人外表看上去素雅娴静,很少出现在政治舞台,实则是一个城府很深、手腕高明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宋霭龄一生都在盘算着如何站在巨人肩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
她此生最大的杰作就是促成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
从而使宋家成为了20世纪中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
在剧中,她为了谋取私立,不惜暗中操控库券交易,导致上海老百姓赔得倾家荡产,而她自己则赚得盆满钵满。
在现实历史上,宋霭龄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投机者。
1942年,由宋霭龄主导的“鲸吞美国公债案”,直接导致孔祥熙下了台。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陷入了经济危机,面对侵略者的不断挑衅,国库资金却捉襟见肘。
迫于无奈,蒋介石只能向美国政府请求支援,经过多方努力,美国答应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抗日。
为了稳定物价,孔祥熙和蒋介石商定,拿一亿美元用作发行美元公债的准备金。
宋霭龄指示孔祥熙暗中操作公债,买空卖空,共鲸吞国币26亿4700万元。
此案暴露后,蒋介石迫于美国方面压力,甚至一度对孔祥熙动了杀心。
宋美龄得知蒋介石真实意图后,偷偷给宋霭龄报信,让其一家赶快携款潜逃,才让宋霭龄和孔祥熙夫妇得以保住了性命。
宋先生
剧中沈图南的直接领导宋先生的真实身份则是时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的宋子文。
同时也是宋霭龄和宋庆龄的弟弟、宋美龄的哥哥。
他是一位能力出众的金融大佬,也是孙中山先生特别倚重的财政人才。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急需财政人才,宋庆龄将弟弟宋子文推荐给他。
1924年8月2日,中央银行宣布成立,孙中山任命宋子文为中央银行行长。
在孙中山执政期间,宋子文一直备受器重,可到了蒋介石执政后,孔祥熙在宋霭龄的帮助下逐渐取代了宋子文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
最终,宋子文让出了财政部长的位置给自己的姐夫孔祥熙。
在家族关系上,他们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在政坛地位上,他们却是彼此对立的个体。
这一点,在剧中沈图南和虞世清的内斗上,也能充分体现孔宋之间的矛盾冲突。
四大家族的关系
有道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介石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
蒋控制的是政治,陈控制的是党,宋孔两家先后担任财政部长,长期把持国家的财政大权。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四大家族利用战争时期的新情况,极力加强官僚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大发国难财,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和垄断地位的加强,是依靠政治特权和经济掠夺来实现的。
它掠夺的对象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还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阶级。
而四大家中最有钱的就是孔家,剧中提到的大姐宋霭龄和孔祥熙夫妇。
在那个动荡年代,宋霭龄算是最精明,也是最狠的一个。
她深知财力的强大驱动力,不择手段的敛财,让底层人民苦不堪言,却让孔家的实力越发雄厚,地位超人。
《追风者》沈图南,每一次拍胸脯做出承诺,皆是因为他相信宋先生的为人,但他不知道,即使是宋先生,也扛不住宋霭龄强横的财富权力。
魏若来一个月50块属于什么收入水平
当时的社会底层黄包车夫,跑上一英里,相当于现在跑1.6公里才赚五分钱,而大部分的车夫一天连五毛钱都挣不着,一个月不吃不喝不休息也就不到15块。
所以魏若来的收入已经算是妥妥的社会中上层水平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阿文因借了几百大洋选择跳楼时那种绝望和无奈了。
普通车夫就算不吃不喝跑一辈子黄包车,恐怕也赚不到那么多钱。
银本位和假银元
《追风者》时期的中国,是全球仅存的用银大国,实行的是银本位,货币是银元俗称大洋。
同时期欧美列强早已进入了金本位,就连日本也依靠着清朝的两亿白银赔款进入了金本位,这就导致了银价大跌。
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就意味着货币在国际上贬值了,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销往国外的商品会因为单价便宜而增加数量。
在1930年前后的十年里面,中国民族工业和经济状况出现了短暂繁华。
大城市民众手中积累了一部分财富。
剧中的假银元案,就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暗中操作,想要从国民手中搜刮银元充当军费,但又不能明抢,便通过了投放假币换取百姓手中的真银元。
三民主义
剧中沈图南忠于的是三民主义,是由孙中山先生提出的。
它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可惜后来的上位者蒋介石对三民主义解释的实质,是儒化三民主义。
他将孙中山描述为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集大成者,将儒家伦理道德与三民主义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精髓”,进而在全国范围掀起思想文化上的尊孔复古。
在这一过程中,蒋介石还充分利用了戴季陶主义。
随着三民主义被儒化,其原有的民族民主革命与现代化之精神也逐渐消解与湮没。
沈图南先生忠于的一直是中山先生,他只是错误的认为,当今的国民政府依然是继承了中山先生的遗志的。
一二八事变
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或“上海事变”,是指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对上海闸北区的进攻。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遭到第十九路军的奋力抵抗。
在随后的日子里,中日双方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等地展开了多次激战。
日本军队在淞沪抗战中遭受了沉重打击,死伤近万人,四度更换主帅。
最终,在英、美、法等国的调停下,中国和日本于1932年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而日军则可留驻上海。
这场战役中,第19路军与上海民众同力抗日,以宋先生为代表的财政机构确实为筹措军费费心费力,家国意识清晰可见。
电影
剧中沈图南的妻子苏辞书为了丈夫,参演了一部电影。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确实拥有了首度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渔光曲》。
影片讲述了渔家子弟徐小猫、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继承人子英之间的悲欢离合,两代人之间的故事折射出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的飘零动荡。
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电影大都是神怪武侠这样脱离现实的商业片。
《渔光曲》则首次在银幕上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人生,是一部典型的右翼电影。
剧中安排苏辞书饰演电影,是否在暗示她的真实身份,不得而知。
关于《追风者》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