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将到尾声的那周,可以说是广州BIGGER艺术周,大部分艺术爱好者、都市文艺青年都前往越秀区老牌公园东山湖里「聚会」。

「纸媒式微」这个词在很多场合被人提及,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固有形态。「信息过载」的时代,纸媒没有一日一更的频率,也没有动辄10万+的流量,看似与生活中的我们相去甚远,或许实际上并非如此。

一时半刻自费买票团建,在第四届BIGGER艺术书展公众开放翌日抵达湖边的「溯•榭映美术馆」,溜达的同时也共创了这篇见闻和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纸张,游戏,与创作者碰头

知音相聚的城市文化节日

「今年第一次做这样的艺术展,对团队来说是很新鲜的。除了带来出版的书,也尝试像艺术家的思维做些创作参与其中,尽管是非常『菜鸟级』的创作。」在正式出发前,我们以15个问题采访了BIGGER艺术书展的策展人Nicole Lo

外行人看热闹,只有身处其中的人和精准受众知晓这其中的「兴奋点」。所以交流中我们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促进消费、旁观意义的普通展览。

其中有一些是令人期待的,比如在选拔参展商方面,500多个投递,最终采择170+品牌,40%为老朋友而60%是新面孔,多元又鲜活。

参展商海报 ©️BIGGER艺术书展

「与往届大不同的还有《未画》Drawing together空间,大家可在现场创作,留作一份纪念品。」Nicole分享道。

参展当天过桥入岛,接过一张自带折痕设计的地图入场券,对本届「Paper Game(纸本游戏)」主题本意算是有了大致头绪。

如果你没有参加过任何「艺术书展」,现在可以知道的是:像一种新时代下的大型新阅读线下活动,集合了全球各地的出版人、机构,独立书店,印刷品牌和艺术家本人等。

譬如BIGGER会在3-4天时间里以展览、分享会、工作坊等活动轮番进行,为的是向公众传播出版物和纸品的奇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景平台单元,艺术家分享会 ©️BIGGER艺术书展

BIGGER票价分两种,早鸟票48元/人,正价票多加20元。展览共两层,参展品牌分布于A-E五个区域。

两层皆设置了特别内容单元,首层为荷兰特别呈现,二层「All Best Festival:设计师的流浪书」陈设在美术馆延伸的湖上观景平台。

溜达到亮橙色展间「荷兰特别呈现」,展出了和创作者的书信往来,多少感受到主办的热诚用心。一旁还有艺术装置、艺术书籍、画册装订方式等,整体有趣且学术感十足。「与艺术家深度合作,凭靠真诚的欣赏。」Nicole笃定地说。

风靡全球的荷兰设计,右图©️BIGGER艺术书展

拥入展场其间,对于网上有些「逛书展却看不到几本书」的吐槽言论,得到了证实。如果从一个比较纯粹的重度纸媒爱好者视角来说,参加这个书展,可能会有一些失望之处。

展品除了常见的插画、绘本、文创周边还有版画、黑胶唱片、自制小游戏、精酿啤酒等……总的来说「多巴胺浓度」过多,「含猫量」选题也多。

所以如果只是对「青春靓丽」的艺术感兴趣,想参加创意艺文活动的话,也许会觉得挺新鲜,又或是纯属普通人来随便逛逛,无论哪一种,在票价性价比上还是有待考虑。

艺术书拆开来看是「艺术+书」,所以用「不止是书的书展,而是借以书的艺术展」来形容这届展览更为贴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品各式各样 ©️BIGGER艺术书展

热闹的现场,到处都是年轻艺术摊主,譬如艺术家、摄影师、书籍设计师、视觉工作者、插画师。因而你很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人,搭话几句。

「来自苏州,第一次来。听说BIGGER是大家争相打卡的较有名声的书展之一。」刚完成自己首本插画集的Richie说道。细致翻阅他画的单元故事,内容大都源于时下人们真实的生活。

「不为猎奇而买,真正喜欢你作品的人多吗?」得到的回答多为「一半一半,都有吧」。

现场概况 ©️BIGGER艺术书展

下午4点,馆内不断攒动的人越来越多。创作者既大方又害羞地介绍手边的作品,有的人稀里糊涂的为一见钟情付了款,有的人触发了隐藏福利,欣喜雀跃挑选奖品,还有的人转了几圈一分钱没花。

离场前,展场中央的一句「创作热情让城市更有温度」,表征了这场以艺术书之名的聚会,应是一个接地气的概念,是让人们普及「艺术源于生活」的一种途径,更是城市发展中所需的文化形态,希望能为城市带来不一样的养分和生机。

在BIGGER游逛2小时

我们有话要说

关于纸上内容

张三 创始人

我是到了现场后才发现BIGGER的活动全称从BIGGER Art Book Fair变成了BIGGER Art Book Fair、海报上一杠横线划在「Book」上。我是比较重度的纸媒爱好者除了正式出版的书籍,还对一些自策划自制作的纸媒读物感兴趣,我猜很多人来BIGGER也是冲着这个原因,这点在小红书上看大家发的帖子都写着「艺术书展」可以印证。

现场的「含书量」确实也不高,多了很多青年视觉的图像创作,能理解这是主办方综合考虑下的转型策略。最后我在一个叫te editions的出版团体摊位上买了一本「应节」(清明节)的书,艺术家蔡文悠的《不辞而别》。

书里收录了作者近十年参加闽南地区葬礼仪式的照片和笔记,里面有青年作者以家庭成员和艺术家的混合身份的观察,有对闽南丧葬仪式和从业人员的采访,还有对民间「生死观」和佛教「业力」一词的讨论。这样的纸媒作品会让展览更有纵深:我一直认为,展览是一个链接界面,好的展览应该可以让观众找到并打开他感兴趣的链接,然后可以往里再走深一些

朱丽丽 负责人

BIGGER艺术书展这类展览挺考究场地的。去年深圳那场是在蛇口海上艺术中心,空间和艺术装置、作品结合的很严丝合缝,色系与蛇口基本建筑色系是对立的,跳脱。这次在公园里也挺特别,穿过公园,爷爷奶奶们的主场地,路过一保安室,经过涂刷改装成一个橙色空间,上面还有一只大象时不时在动,这个印象深刻,有微改造有在地融合。

关于内容,其实都是一些插画师、书籍的创作者们,很多熟悉的面孔。如果内容结合在地、或者所在空间,再深究一层次可能就更好了既满足打卡青年,又满足对内容着迷的青年,整体更有逻辑、更自洽。

见面的意义

王瑶佳 主编

线下见面的意义到底有没有被高估?感觉这两年回归附近、回归线下,变成一种主流主张,以至于关注面对面的形式好像大于交流的质量。这次在BIGGER现场,不知道是人多闷热的环境因素,还是五颜六色小插画趋同化带来的麻木感,降低了兴奋阀值,我很难沉浸式一个个摊位细逛。

但离开后刷到小红书推送的摊主心声、观众参后感,那些聚焦单独某个艺术家的作品特写,那些有趣通透的语言表达,比如 @雨珩 说「我们也只是在赶一个艺术农村大集市,你有你的羊肠子,我有我的猪膀胱」,这些看似不见面的交流仿佛更深刻更有连接感。反而在信息茧房的利好影响下,留得住人细品。

小红书刷到的笔记

更像是市集

梁韵懿 编辑

相比起艺术书展,我更愿意称之为艺术集市,不过看到主办方今年的小红书名是「BIGGER Art Fair」,应当是有意为之的安排。

进入场馆,映入眼帘的是各类colorful的文创产品和插画,书籍的占比较小,整个场馆面积并不大,但能安排下一百多家参展商,别有一番琳琅满目的热闹,爱淘货的人到此,探索感拉满。

能感受到主办方有在努力将艺术中的更多元素聚集到一起,比如参展商有工艺纸品公司、设计公司之类,但更大的感受是,包含个性情绪的视觉设计带来的是一时的亮眼,缺乏让人深入探究的欲望,其实我们更加需要一些具有生活共鸣的,能够真正与人沟通的创作

邓玮晴 策划

今年BIGGER艺术书展比起展览更像是市集,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平台去展示他们对于艺术的思考和理解。有关主办方,能够从展馆的布置和周边中感受到他们的用心,如赠送每位参观者海报和在门口位置设置类似书本翻页的装置。但是由于场馆的面积不大且邀请了非常多的摊位,导致现场比较闷热和杂乱。

我本人非常喜欢「不止版画」工作室和「体热重」的艺术作品。铜板和木板是「不止版画」工作室艺术家经常使用的媒介。童趣的画风结合深沉的画面内容给我带来了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体热重」工作室的摊位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艺术作品。游客可以从多方面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如动画,手翻书等。

图源小红书用户 @体 热 重

纸张的有趣

邹玉婷 策划

BIGGER展会完整的体现了麦克卢汉提到的「媒介即讯息」理论。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也就是媒介本身才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在展厅二楼,我看到有一位艺术家将纸箱和一些科学的小巧思结合在一起,把静态的图片变为了能够动态翻转的动画,每张图片动起来就变成连贯的一套动作。单独来看,每一张图片都是不一样的,所传达的情绪价值和艺术氛围都是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媒介多样的手段让静态图片产生了其他的表达形式,这就是媒介即讯息的意义。

周玥 策划

第一次去书展,做好了预期管理。展位很多作品也很丰富,规模比想象的要大一些。但是在这个人潮涌动的空间里,没有目的性的话,很容易陷入迷茫。能够在一个笼统的程度上感受到主办方和艺术家们的用心,却不太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停下来认真翻阅内容,很容易错过一些好东西。

唯一购入的是破烂儿大老王的100个TOYS一本小书,收录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玩具。这种环境里,可能直接了当的「有趣」更有说服力。并非精准受众,更多的是疲惫,到了旁边咖啡厅坐下的时候,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结语

国内艺术书展兴起是件好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独立出版物和一些正在艺术创作这条道路上挣扎的人们。这也许与独立音乐相仿,不管是典型画像还是生动的群像,看得出是小众的,有其局限性的,但却是真诚且有生命力的

©️BIGGER艺术书展

足见做书是一个更向内的艺术表达,而办书展向外,具有公共性。主打一个「体验牌」让大多数人逛有所获,增强人们的「社交性」,促成书与人、人与人相遇的氛围,也营造着一定的「仪式感」,就像早在宋代就出现了类似书展性质的「曝书会」,在逛书展前专门腾出时间、做好攻略,到现场挑选、集章、听分享等,唤醒人们「拿起」「翻阅」的简单动作。

尽管当下生活越来越像一块块压缩饼干,但纸制品带来的情怀和独特纹理依旧难以被取代,纸上的内容更甚。

本文特别鸣谢:

邓玮晴提供的「大头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