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经济发展的多元方向,哪里都能产生富裕阶层,但要达到全体居民能有较高的民生水平却是不易的,需要当地经济繁荣、就业岗位充分、市场充满活力而让居民有更高更多元的收入来源。

东南沿海较发达城市在改革开放中占据着地缘和先发优势,因此也就率先实现了普遍富裕,在国内城市人均收入前列的名单中占据了多数。那么具体哪些城市更为突出,在民生上建树更大呢?来看看2023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15强城市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论都市发达感,北上广深肯定要比国内其他城市领先不少的,尤其是上海与北京。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是项系统工程,不仅只是工资水平,还有市场经营、房租红利以及养老金等所得,再加上各地农村民生差异,对全体居民收入水平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就人均收入这项指标比较看,北上广深的优势并没那么明显。

其中上海、北京的领先幅度较大,2023年分别达到了8.48万元与8.17万元,是国内城市唯二的破8万元/年的,除了它们就业工资确实相对偏高外,老人的养老金水平也在国内领先是助力不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与广州虽然紧随它们之后,但收入上低了不少,分别是7.69万与7.48万元/年,而且对后面的苏州、杭州等城市的领先幅度也不大,后两者2023年也都有7.4万元左右了,就算像南京、宁波、厦门等感觉发达程度略逊一点的也都在7.1万元/年以上,与广深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并非很大。

除了苏州、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在近几十年经济发展很快,逐渐缩小与相对先发的深圳、广州的差距外,人口结构也是有一定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省在近几十年吸引了巨量省外年轻人流入,其中深圳与广州两市就吸收了近半,所以它们的人口结构要比江浙各市更具年轻态,而且外来人口比例也要更高一些,这对人均收入是有一定负面作用的。最典型的便是相关养老金收入、社保支出的转移净收入,广深两市就不高,其中深圳还是负值而对整体人均收入有一定拉低。

所以再次说明人均收入统计是个系统工程,不能直观感受的,当然以上9城也都是国内最为发达的城市群体了,那么15强中排名靠后的还有哪些城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绍兴、无锡、舟山、温州、佛山与嘉兴都上榜了,最低的嘉兴在2023年也达到了6.63万元以上,这些都是来自粤苏浙这三大经济强省内的二三线城市了,部分的经济总量也不是很大,像舟山尤其规模小,但在民生水平上却一点也不弱的。

反而像成都、武汉、重庆这些近些年非常高光的中西部中心城市,虽然经济体量已非常大,但人均收入在国内还进不了前20,说明虽然民生与经济规模有关,但还有其他因素决定的,如当地经济和市场活力、社会保障体系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再来总结下上榜城市来源,浙江省以6城入围独占鳌头,虽然它最高的杭州市还低于广州、苏州而只居第6位,但论上榜数量浙江省还是相当惊艳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名不虚传!

广东、江苏分别也有3个城市入围,再加上来自福建省的首强厦门,15强城市除了北上两大直辖市外都是来自东南沿海,看来先发优势暂时还是难以弥补的,其他地区的城市还需要更加油才能逐渐缩小与它们的差距。

最后来看下表,具体了解15强名单和收入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