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楔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和清明节相关的古诗,而今天恰恰又是清明节。

前段时间,南通市发布了一则通知,引起了网络上的热议。(如上图)

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

有人说,这是劳民伤财,还污染环境,是陋习,早应该禁了。

也有人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用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之情,不能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纸扎房子到底是陋习还是文化传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扎库

扎库

指为死者用纸糊制房屋、纸人,纸马、纸车……生活享受所需什物尽量齐全。丧礼毕,当场将这些精心制作的五颜六色之“库”一把火烧掉

从明清至近代的地方志史料来看,扎纸人纸马祭神灵,是丧俗艺术中的一种主要而且相当普遍的形式。

江苏南通称纸扎为“扎库”,所扎房屋高可逾丈内里陈设俱全,可容人在其中活动。而纸房子就是“扎库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扎库”的传统影响至今,南通当地习俗中,特定的日子才需要扎库,一般是至亲去世后的“五七”扎,清明节并不需要扎库。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纸扎房的目的是悼念“至亲”的离世,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一点,也算是“人之常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民间艺术

纸扎,最初起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祀祭活动,是将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迄今发现最早的纸扎实物,是197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古墓群中发掘的纸棺

根据墓主人随葬品买地券上的记载,年代为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这具特殊的纸扎棺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纸棺文字记载的是:

大唐大将张无价当时被李世民派遣去讨伐高昌国,待到高昌国覆灭之后,张无价被调遣到在这里镇守边疆,等到张无价死后,他的部下为了好好的安葬他就想为他做一个棺材,但是当时的条件无法找到什么树木,无奈之下才想出了制作“纸棺”,而“纸棺”的纸哪里来呢?部下就将那些公文、战报都拿来当成了“纸棺”的材料。

到北宋时期,纸扎成为丧葬习俗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随着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发展,丧俗纸扎形成一个专门行业, 宋人 吴自牧 在《 梦粱录 》中曾提到杭州繁华市场的“舒家纸扎铺”、“狮子巷口 徐家 纸扎铺”。

明清之际,纸扎成为丧俗和鬼节的主要用品。从一些地方志记载来看,明清纸扎工艺之精湛远远超过宋元,应用也更广泛,成为当时各个阶层丧俗和祭祀活动的主要用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历史沿革来说,纸扎确实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

到了现代,中国的纸扎还登上巴黎设计周,更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品牌名叫“skea天堂纸扎”,就是由4个80后青年创立的。创始人小艳希望自己的纸扎品,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死亡、珍惜生命中的爱与相处

用民俗学者王娟的话来说,“它联系了生者与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独具的匠心,他们用纸扎的方式,为武侠电影的布景进行了搭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中国的纸扎从古到今都是一种民间艺术,既有传承,也有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陋习?

纸扎被认为是“陋习”,也不是全无道理的,原因可能有三

第一,纸扎与祭祀相关,而很多封建迷信活动也和祭祀相关

正因为如此,所以纸扎就和封建迷信活动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提倡“ 弘扬科学真理,破除 封 建迷信”,所以纸扎即使不是被打击的对象,也难免被误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纸扎与节能环保要求相左。

我国已经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而纸扎是要有焚烧环节的,多多少少对环境是有污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个可以参许多城市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通过限制燃放地点和时间实现文明燃放。要想保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第三,纸扎有相互攀比,奢靡的趋势。

后人给先人烧“纸扎品”,除了寄托哀思之外,还希望先人能在那边过得更好,福荫子孙。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然纸扎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俨然有了攀比之风。

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这组纸扎房,大家就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层的传统中式楼房,带花园,有停车库和飞机停机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进的北方传统四合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高的欧式别墅,花团锦簇,”金银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三十米长的英式联排别墅,占据了半条马路

不管是出于环保要求,还是安全考虑,纸扎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有关部门在推动移风易俗过程中才会出台各种禁令。但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纸扎不应该被一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结束语

文化传承是什么?

文化传承是将一代人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等有意识地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智慧和精神。是我们与过去相连的纽带,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有了传承,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