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号晚,雷军发布了小米汽车,据观察,雷军的发布会现场直播,吸引的观看人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款新车的发布会,小米汽车当晚大定5万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一些一年都卖不到五万辆的车企来说,这个数字令人羡慕得流鼻血。会宣传确实能给企业带来不少好处,然而像雷军这样自带流量的人少之又少,如果一味将车卖得不好归咎于不会宣传,那就大错特错了。

前段时间,高合汽车停工停产,高合的管理层在总结教训时说,老一套的造车模式,打不过互联网思维。这话翻译一下:我们老老实实造车,干不过那些在互联网上吹牛皮吸引流量的。

无独有偶,这两天,哪吒的投资人周鸿祎在评价哪吒汽车的时候也说:你们做的车超出了我的预期,但你们工程师文化太重,不懂宣传,都在自嗨。

我估计,接下来卖得不好或者倒闭的车企,都可以把问题甩锅给:不会宣传。

但是,卖得不好就一定是不懂宣传,卖得好一定是宣传得好?对于这两句话,我各举一个正例和一个反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知道罗永浩的故事吧,在两三年时间内就通过带货还清了6亿元的债务。罗永浩是懂宣传,懂卖货的吧,但是大家知道他那6亿元欠债是怎么来的吗?造手机!没错,锤子手机就是他造的。

按说,这样自带流量的人应该很会卖手机吧,但是罗永浩的锤子手机总共只卖出了300万部,一年销量300万部吗?错了,是锤子手机4年的总销量!罗永浩也因此欠下了6亿元的债务,你还敢说懂宣传就一定卖得好吗?

再来看看卖得好的,我也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懂宣传的,另一个是不懂宣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知道雷军是自带流量的,但是雷军有一个老对手叫余承东,他的宣传能力和雷军相比可能在伯仲之间,两人一路从手机市场杀进汽车市场。

余承东卖的第一辆车是问界M5,但是这辆车销量平平,整个2022年只销售了5万多辆,对于余承东这样的顶级选手来说,全力以赴的结果竟然只有这个数字,着实有些令人尴尬。

不过,到智驾版的问界M7出来的时候,余承东就打了一个翻身仗,上市三个月就销售达到67000辆,2024年更是预计销量达到28万辆,要知道买M7的大部分是冲着智驾版去的,这可是一款30多万的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承东的例子表明,懂宣传可能卖得不好,也可以卖得很好。

另外一个,并没有流量明星宣传,但是也卖得很好的,这个就是比亚迪。比亚迪的特点是工程师文化,以及在新能源车领域长时间的耕耘。

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为302万辆,但是有谁想得到,就在2020年,比亚迪的全年销量还只有42万辆。多年的积累,终于迎来了爆发。

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还是产品力!流量明星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产品力不行,就算是像罗永浩这样的流量大佬加持,锤子手机也是分分钟扑街。

小米su7的产品力在哪里?我个人觉得,目前来说,比较确定的一点是外观漂亮,有高级感,还有,智能化应该也会不错,当然这个还没有实证,如果后续su7交付后爆出很多问题,那么su7的高销量就会是昙花一现。反之,su7就会从特斯拉model3切走很大一块市场份额。

华为汽车的产品力在哪里?在于智驾!抖音上流传出来的无数M7自动驾驶的视频,充分证实了华为智能驾驶的顶级水平。至于智能座舱,华为的座舱毋庸置疑是天花板级的,不过这部分对于汽车来说,只能算是加分项,而非决定项。

再说比亚迪,其产品力毫无疑问在于性价比,还有领先的电池技术。现在大家都知道,20万以下的新能源车,买比亚迪就错不了,当然100万以上的,比亚迪也有。

所以各位大佬们,如果你们的车卖得不好,不要再怪宣传了。宣传是有作用,但是关键还是产品力。当然了,由于2024年是车市腥风血雨的一年,要想活下来,除了要有产品力,还得有很强的产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