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占喜 琚再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斌在学习

张斌的“中右”问题政策落实记

张斌,山西万荣县人,生于1934年,1951年入伍,在兰州军区守备三师八团的前身——公安军内卫七十四团担任文化教员。1957年反右时,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定为“中右分子”,1959年安排复员。

1979、1980年间,为纠正与“反右”相关联的军队中的“中右”问题,国务院、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前后发过几个文件,对有关政策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所谓“中右”,指与当时划定右派的六条标准相比较,虽有错误思想言论,但不持有反党反社会主义立场的那一部分人(有的实际上只是说了几句偏激的过头的话)。当年全国被划为“中右”的人约30万。他们大部分都长期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斌拉二胡

为了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根据宁夏军区政治部的指示,组织处安排我们二人承办复查工作。由于当时没有人提出过此类申诉,复查工作不知从何入手。加上20世纪50年代宁夏军区部队编制几次变动,增加了文件查阅难度。组织处处长樊兴明指导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上级关于“摘帽”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规定,使我们增强了一个信念,就是一定不能让过去受到错误对待的同志继续蒙受冤尘。经过近一个月翻箱倒柜的查阅,查出了张斌同志当年被错划“中右”问题的原始资料。原来当时张斌因为对基层管理工作有些不同看法,给领导提意见过于尖锐,反右期间被基层组织划为“中右分子”,1959年以部队精简为由安排复员回原籍农村。那时,组织上并没有告诉张斌本人“中右”的事,所以他在后来落实政策中没有提出申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落实政策到工商管理局工作的张斌下象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斌现在的住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斌佩戴发给他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留影

组织处提出为张斌同志落实政策的意见呈报宁夏军区政治部,政治部作出决定,一是为张斌同志平反,二是张斌同志由复员改为转业安置。

1980年12月中旬,我们俩受组织派遣,前往山西办理落实张斌同志有关政策事宜。我们先到了运城市委和万荣县委,两级统战部门都非常积极热情,迅速提出了具体落实安置意见。尔后,我们到了裴庄公社西效和村看望了张斌同志,向他出示了政治部文件。张斌同志对我们的到来十分意外,他也没想到当年复员与“中右”有关。我们看到,张斌同志家境困难,5个孩子住几间土坯房。我们去时,他正准备和他的大儿子挑着几口大锅到黄河边熬硝去呢。这对我们触动很大,一项政策正确与否,对与之相关的干部的命运是何等的息息相关啊!

巧的是,张占喜同志因在万荣县有亲戚,对张斌后来的情况有一些了解。落实政策后,张斌被安排到县工商局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市县局的表彰。1985年,51岁的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由复员改办为转业后,组织又落实了他建国前的工龄,享受离休待遇。张斌同志复职前两个女儿已出嫁,没有安排工作,剩下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安排了工作。

张斌同志现在住的是二层楼房,虽90高龄,但身体健康。他说,改革开放后,是宁夏军区政治部的领导和同志在我自己并不知情、没有提出申诉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做了大量工作,为我辨清了冤情,没有当年宁夏军区党组织给我落实了政策,哪能有我和全家人的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的张斌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斌夫妇与子女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斌全家福合影

这件事尽管已经过去了40多年,我们都已是古稀之人,但每提及此事,我们都为当年曾经参加落实政策工作,为挽救一位老同志及其亲属子女的政治生命尽过绵薄之力而感到欣慰。同时,这件事也印证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得民心。我们俩也对宁夏军区政治部和组织处的老前辈精心保存历史档案资料而由衷钦佩。

本刊独家原创 抄袭剽窃必究

作者张占喜 陕西大荔县双泉镇人,1952年6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宁夏军区独立师组织科干事 、宁夏军区政治部组织处副团职干事。1988年转业到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先后任监察室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公平交易局局长、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等职。2012年6月退休。

作者琚再强 籍贯河北景县,1951年7月出生,1969年4月进厂参加工作。1972年12月入伍,曾任宁夏军区独立师二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兰州军区守备第三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宁夏军区政治部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和干部处副团职干事,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社处长、社副主任、巡视员。2011年8月退休。

原文编辑:巩天宝

本文编辑:徐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