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清明,都在做什么呢?除了一样的祭祖扫墓外,他们可比我们还会玩!比如踏青、吃寒食、拔河、插柳、荡秋千,还有……蹴鞠,就是现在的踢足球。为啥有点犹豫要不要说蹴鞠呢?主要是现在的足球,太给人添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第一次将清明节定义为春季的国家假日,是在唐代唐玄宗时代。当时的清明节和寒食节还没有合二为一,但可以理解为是相邻的两个节日,所以也就有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小长假”。

我们大多会选择清明这个即是节日,又是节气的日子,和已经逝去的亲人们,甚至是祖宗们聊点啥,这个时候多数人的行为一般都是烧纸一捧,纸钱若干,墓碑前摆上点心、饭菜、美酒,甚至香烟,然后说出上一年的总结和下一年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智能AI大行其道的如今,可能你会发现今年的清明节和往年有些不同之处。清明临近,这门生意突然火了!那就是有人用AI技术重生了曾经逝去的亲人,费用有高有低,这和时长有很大关系。短的10元就够了,如果想聊太深,太多,可能就几万块了。甚至已经成为了“复活”亲人的产业链。

但AI技术让逝者复活之后,似乎逝者和我们的距离,不再是“生与死”的距离了,有些原本遥远,只能自己慢慢品,慢慢想的事情,可以和他“她”去诉说了。虽然他“她”是在“手机里”,你是在“手机外”。这种视频化的存在,让那个曾经永远离开我们的人,真像是打了个视频电话一样地“复活”了。

台湾著名的音乐人包小柏,2021年遭遇了女儿因病去世的打击。中年丧女,女儿的年龄也永远留在了22岁。几年后,他利用AI技术,成功重现了女儿的声音和影像,原本颓废的人,有了AI女儿的陪伴,突然又有了一些生气。他不仅能和女儿对话,在过生日时候,女儿还能为家人来唱生日歌。对于包小柏来说,AI技术,成为了他表达思念,想念女儿的最大慰藉了。

现在很多的网站上,都能提供“让照片动起来”,“让照片开口说话”等服务,不过也仅仅是张口说话,远达不到两个人互聊的程度。据锄禾君了解,如果真想实现两个人类似现实世界那样的互聊功能,就需要有更多的影像、照片,甚至要利用到面部建模,声音样本的模拟等技术。所以,想要达到包小柏那样的AI互聊水平,至少是万元以上的一项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在农村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小赵,在奶奶离开后的很多年里,每到清明都是思念最深的时候。今年她得知可以用AI“复活”奶奶之后,就立刻行动了起来。她说自己在和商家交代“你能不能帮我复活奶奶”的文字时候,手都是颤抖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最终,小赵选择了一款1000元的套餐。并按照要求给了一段奶奶的语音和照片。没多久,小赵就收到了“奶奶”打来的“视频”。虽然说声音很像奶奶,却又不是奶奶。而“视频里的人不像奶奶,充其量是一张能动的照片”。但每次看到,还是有一瞬间,能觉得奶奶在和自己絮絮叨叨的感觉,她觉得这钱已经很值了。

不过更多的人,觉得自己心里对亲人的挂念,很难放下。如果有了AI加持让亲人“复活”,恐怕会更走不出来了。还有人觉得,AI复活亲人,会让死亡变得“儿戏”一般,不再严肃。并有网友指出,所谓的“复活”,不过是用技术模拟声音,讲一些人工智能的话,多数属于心灵鸡汤一类的,不过是“高级款”的复读机罢了。

并且,只有生前留下了足够的音频和视频数据的人,才“配”被“复活”,如果想靠着AI复活自己的老祖宗,那基本算是痴人说梦。很多人心中会“想”去AI,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又往往会让自己情绪不能控制,甚至会崩溃。

那么,在这个清明之后,您会有选择用AI,“复活”自己亲人的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