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下令枪毙一个军官,枪响后二人却落泪不止。

1947年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刘伯承、邓小平的带领下越过了湍急的黄河要塞,拉开了解放军向国民党战略反攻的序幕。

毛主席高瞻远瞩,认为只有让军队直接挺进位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才能彻底打乱蒋介石的作战计划。

于是,刘邓二人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快速向南进发,经过二十天的时间成功挺进大别山,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就在这时,部队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刘邓二人决定枪毙一个有军功在身的副连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7年,挺进大别山作战完成后,部队由于连续一个月的作战,战士们已经非常疲惫,由于长时间的艰苦跋涉和伙食短缺,战士们急需休息。

伤员们没有可以安置的地方,在远离后方的大别山区里行军时常会迷失方向,缺少粮食和药品的行军生活异常艰难。

但面临的问题不止这些,大别山的老百姓们经受了连年不断的战争,由于过去在这里驻扎过的国民党军队非常蛮横,老百姓们非常害怕战士们。

曾经在大别山驻扎或经过大别山的国民党军队对大别山老百姓们态度十分恶劣,不止抢夺老百姓家里的钱财物品,更是连商店里的东西也不放过。

由于曾被欺负过,大别山的老百姓们对军人都产生了不信任感。

于是,在解放军还未到达大别山之前,不了解解放军军容军纪的老百姓们,就已纷纷带着全家人逃到了山上。

由此,部队的战士们也不禁产生了萎靡情绪,又因为是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候,部队里竟然发生了一些违反纪律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和邓小平敏锐的察觉到了部队里出现的问题,于是赶忙给解放军战士们召开了维护军纪的严肃会议。

在会议上,邓小平认真地和干部们说,这件事不仅仅是纪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会带来军事上的大危机,是非常严肃且可怕的。

于是,为了遏制部队里的不正之风,也为了维护人民解放军在老百姓们眼中的名誉,使老百姓更加信任、相信我们。

邓小平在整顿纪律干部大会上提出了三条铁的纪律: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抢掠民财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

这三条铁的纪律一经宣布就在解放军内部被广泛执行,广大战士也全部严格遵守着党内“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求。

早在刚刚跃进大别山后,邓小平就做好了两个打算和目的,一是要多打胜仗,因为只有多打胜仗,才能挫敌人的锐气。

老百姓们也会因此更加信任解放军的能力与解放军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让老百姓相信我们是有能力保护他们的军队。

第二就是要严守纪律,爱护人民。这样做可以维护人民解放军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让老百姓愿意接触我们,真正的做到军民一家亲。

而正因为那三条铁的纪律是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行动指南,是“约法三章”,无论何时都要遵守,所以部队内对违反约法三章的人就会严厉处罚绝不姑息。

为了落实约法三章的内容,邓小平亲自出马成立了执法小组,而执法小组的任务就是在部队中严抓违反纪律者。

大别山对国共都是十分重要的地区,如果让国民党军控制大别山,就很可能在这里建立起严格的屏障,阻碍解放军前进的脚步。

而解放军如果能驻扎在这里,就可以借此地直逼国民党的心脏地带,这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巨大的帮助。

因此,能挺进大别山,并取得大别山当地老百姓的信任,对解放军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2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下令枪毙一个军官,却让二人极为心痛。

挺进大别山作战后,我们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就必须与当地居民建立信任关系,联合起来。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解放军部队里严格的贯彻约法三章的内容,希望能靠实际行动温暖老百姓的心。

但就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要枪毙一个副连长的大事出现。那么在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就在约法三章公布不久,就有一个叫做赵桂良的解放军战士违反了纪律,私自进入商店拿了店里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店老板已经逃入了山中,赵桂良就进入商店内,私自取了不少的东西。他拿了两匹布料,一捆粉条,以及一些白纸毛笔。

在被发现以后,这位副连长汇报说,他拿布料是因为想给他们连队年纪最小的一个战士做一件保暖的棉衣。

拿粉条,是希望能送给自己敬爱的首长刘伯承,因为他听说刘伯承很喜欢吃粉条,至于白纸和毛笔,是想给连里出板报用。

邓小平和刘伯承听后都深深的叹了口气,赵桂良拿的所有东西没有一件事是给自己用的,他全都是为了别人。

赵桂良平时表现很好,他不但关心战友,爱护年纪小的战士,在战斗时也英勇作战,立下了不少功劳。

面对这样一位优秀的战士,刘邓二人都不忍心对他加以处罚。但铁纪在前,任何人都不能脱罪呀!

刘伯承对此更是深感悲痛,他知道这位副连长赵桂良人很不错,还是个老八路,是在抗日战争中也立过功的战士。

但事情已经发生,为了严肃部队的风气,刘伯承还是强忍痛苦,他说:“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如果我们的纪律搞不好,老百姓为什么不可以跟别人走呢?”

邓小平也陷入犹豫之中,思索良久之后他叹了口气,通知部队要召开公判大会,对赵桂良的事情作出判决。

“法纪如山,谁也不能以身试法!”邓小平说。虽然刘邓二人心里都十分矛盾,但面对严肃的纪律问题,谁也不能动摇。

赵桂良自己也深知自己的错误,他对此感到十分后悔,因此面对要枪毙的判决,他心悦诚服。

但他还有最后一个愿望和请求,因为家中母亲年事已高,他希望他被枪毙的事不要告诉他母亲,就说他牺牲在了战场上。

邓小平同意了这个请求,他认为可以考虑作为战场牺牲告诉赵桂良的家人。

就在审判大会进行时,商店的老板回来并跑到台前,他哭着说如果他当时在店里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请求放过赵桂良。

不止老板,有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妈妈也流着泪,说虽然知道解放军纪律严明,但只是拿了一点粉条和布料,不要因为这样就枪毙呀。

面对群众们的强烈挽求,政委再一次被感动,决定请示刘伯承和邓小平,希望能放过赵桂良这一次。

但军法如山,一个不把纪律与规定放在心上的军队是一盘散沙,也很难能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去打胜仗。

正因如此,邓小平还是强忍着泪水,决定继续执行枪毙的判决。刘伯承潸然泪下,却也是坚定的点了头。

虽然刘邓二人与这位副连长有着深厚的情谊,却依然持着法不能容情的原则,没有让个人感情影响他们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审判大会继续进行下去,并宣布要对赵桂良私自拿老百姓财物的行为作出枪毙的判决。

枪声响起时刘邓二人都热泪盈眶,邓小平强忍着泪水,但他认为,只要赵桂良的牺牲,能够让大家一下认识到错误与问题,能够让大家稳定下来,让大别山根据地顺利建立,那么这就是值得的。

赵桂良所在的警卫三连的许多官兵都捐出了自己的积蓄,为他们的副连长买了一口厚棺材,安葬了他。

刘伯承心里十分悲痛,但他虽然对赵桂良的死深感惋惜,却仍明白,想把约法三章实际的贯彻下去,必须要有所警示。

这件事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的军纪严明。那么,在我国近代的历史中还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呢?

3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下令枪毙一个军官,结束后二人却痛哭不止。

赵桂良因为违反纪律,虽然平日里是个优秀的战士,但刘邓二人,不得不忍着悲痛将他枪决。

其实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很多,许多大公无私的革命者们为了胜利与自己的信仰,选择了大义灭亲。

1931年,一位叫做黄公略的红一军团高级将领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计划。

这时,国民党方却将黄公略的母亲与妻子带到长沙做人质,并派出黄公略的兄长和堂弟作为说客前来说服黄公略投降。

黄公略大为生气,当即向保卫部回电:“大义灭亲,就地正法!”

事后黄公略在军队内部进行了思想道德与反奸教育,在部队思想成长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全党的钦佩。

还有发生在1937年延河边的一场枪击命案,一个叫做黄克功的年轻团政委将自己逼婚不成的恋人刘茜枪击致死。

这件事在陕甘宁边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派人认为黄克功害人性命,必须严肃处理,最好处以死刑。

另一派则认为,黄克功年轻聪明,立过军功,如今国家缺少人才,应该让他留下戴罪立功。

时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的雷经天作为这起案件的审判长,严肃的宣判了结果:判处黄克功死刑!

就在行刑前,雷经天收到了毛主席的信,毛主席在信中写道:“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

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1948年,一个叫黄寿发的解放军干部在太行山的阜平县被处以枪决,而且还是由毛主席亲自批示的。

原来,婚内出轨的黄寿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竟然残忍的杀害了自己尚已怀孕数月的妻子。

可怜的妻子何茵被无情的杀害,她肚里还没来得及出世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睁眼看看这世界了。

这件事影响巨大,因为黄寿发不但是一名老战士,而且还时任冀中军区的参谋长,可谓是个人才。

对于黄寿发应该被处以刑罚还是将功折罪一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毛主席知道了这件事后,当即作出了指示。

对这种行为必须严惩,不管此人在军中资历多老,军功有多大,触犯了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绝不能姑息迁就!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谈判结束后,41团的解放军战士们进入北京,承担起了起城市防护的责任。

几乎每个士兵都用严格的纪律法规来要求自己,努力让这次进入北京成为解放军良好形象体现的好机会。

不但每个战士的背包上都贴着写了进城纪律,甚至他们都已经将这些纪律条文背得滚瓜烂熟。

终于在严格的要求和部队内部互相监督下,这次进北京给老百姓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部队军纪非常严明。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数不清的人和事,无一不印证着解放军部队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

在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严抓军队纪律,在不同时间颁布了许多文件和要求。

分别是1947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48年的中央、军委关于各野战兵团、各后方军区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指示等等。

部队的严明军纪体现在行军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在1948年东北野战军途经锦州时,正值苹果丰收的季节。

但战士们面对老百姓家里的许多苹果,却仍然坚持“一个未动”。这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

不管是在建国前和建国后,我国一直坚持严肃党内和部队的纪律。

战争时期的军纪要求和在建国后对贪腐现象的大力排查,无一不彰显了共产党的治国治党治军理念。

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严格的要求,军队的纪律就无法得到保障,那么战士就会在松懈的氛围里逐渐放松。

那样,部队的战斗力就无法得到保障,也就不能保证打胜仗,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与人民的权益,因此,严肃军纪才会显得如此重要。

那么,您对此又是什么看法呢?欢迎来评论区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