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上文

上一期咱们说到,日本帝国主义战败之后,为了消灭罪证,对七三一部队乃至于细菌实验室、特设监狱和中心走廊进行了破坏。众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在南京市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军史馆)向中国签字投降。但其实,七三一部队毁灭证据,比日本投降的时间还要早。

1945年7月中旬到8月初,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会议,争取苏联早日对日本作战。1945年8月10日,苏联对日本宣战,七三一部队所隶属的关东军,正是苏联红军的首要打击对象。当时,七三一部队的负责人石井四郎得知相关消息,就马上谋划起如何毁灭证据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号焚烧掩埋坑剖面图

七三一部队作为一支细菌战部队,留下来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资料,石井四郎把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带回了日本。后来,石井四郎把这部分数据和资料交给了美国当局,换来了自己免遭战争审判而苟活了下来。其余的数据和资料,包括难以运输带走的实验设备、细菌样本等等证据则尽可能就地销毁。上一期咱们介绍七三一部队遗址的时候提到有锅炉房的存在,此时正是销毁证据的绝好去处,根据幸存者,曾在七三一部队动力班服劳役的苏海祥回忆,他看见日本人用汽车把一包包文件、一箱箱仪器运往锅炉房销毁,最多时一天运了十来趟一连烧了好几天。

焚烧掩埋坑中出土的器物组合

尽管如此,因为罪证太多,锅炉房的焚烧速率不够,所以七三一部队还采取就近挖坑焚烧掩埋的策略。考古学家也找到了当年七三一部队当年留下的掩埋焚烧坑,比如说其中一个,上部已被破坏,坑口距现地面约1.4米,深0.95米。平面略呈不规则圆形,斜壁平底,口径3米,底径2.6米。在坑内,考古学家发现了残破的玻璃器皿口沿、瓶盖、底部、导管、试管,还有军用水壶、带有日文商标的啤酒瓶等,最珍贵的还有一些完整的、盛放溶液的玻璃瓶,希望能通过下一步的研究可以知道这些溶液都是干什么用的。除此之外,坑内还发现如烧焦的木头和炭化的碎木屑、一些被烧毁变形以及被熏黑的玻璃器皿,这可以说明坑内被焚烧过,佐证了七三一部队用就近挖坑焚烧掩埋的方法销毁罪证。

采集品血清瓶

还有一些掩埋坑没有焚烧过的痕迹,也许是来不及了。考古学家还大致复原出了销毁罪证的流程,先在实验室外就近挖一土坑,然后把木材架于坑底部点燃,待充分燃烧时,将实验室器皿集中投入焚烧,最后用坑内挖出的土回填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集品细菌培养箱

至于建筑,七三一部队选择全部炸毁。据日军独立混成131旅团79大队中尉大队长千田谦三郎供认,1945年8月13日,在哈尔滨旅团司令部召开了专门研究炸毁平房细菌工厂的会议;会后,七三一部队炸毁了几乎所有的与细菌战、人体实验有关的建筑。考古学家发现,仅就细菌实验室、特设监狱及中央走廊来说,一共发现了4处爆炸点,形成了爆炸坑,坑内填满了因为爆炸而散碎的砖瓦,建筑的结构被炸坏,断面露出了变形的钢筋。在爆炸坑里,考古学家发现了迫击炮弹,至少可以说明为了毁灭证据,日军用迫击炮向七三一部队建筑进行了炮击。

爆炸点之一——东南角残墙

至于当时关押在特设监狱里用作人体实验的中国人,七三一部队勾结另一支之前咱们提到的细菌战部队“五一六部队”,用毒气把他们全部杀害,还杀害了部分劳工以及实验用的各种动物。

今天我们可以部分复原七三一部队的罪证,探知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要感谢黑龙江省文物研究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细菌实验室和特设监狱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

考古发掘队员合影

这次发掘从2014年5月开始,全方位了解了细菌实验室和特设监狱遗址“四方楼”的布局和功能,纠正了口述回忆和资料记述的一些错误,发现了一些毁灭犯罪证据的证据,出土了1000余件七三一部队犯罪的实物证据。这次考古编制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考古发掘报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三期内容的原始材料和一些表述,都出自这本考古报告。让我们用报告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爆炸穴点和焚烧掩埋灰坑的发现,是日军侵略者毁灭罪证的直接证据,是不可多得的无可争辩的第一手例证。尽管其不惜任何手段极力掩盖销毁罪证,但真相终究会昭然于天下。

以上内容来自科学出版社《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考古发掘报告》,此书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编著。

作者 | 王 超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