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1日,毛泽东收到一封来自济南前线的电报。

一向对华东野战军十分满意的毛泽东,这次罕见地不高兴了。

原因是前线将帅之间,因为进攻济南的兵力安排发生了分歧,“官司”打到毛泽东这里来了。

毛泽东之前和粟裕商定,打济南只用14万人,而用18万阻击国民党军的援兵。这封电报却认为,用于攻城14万人太少,必须集中用兵。

大战在即,总思路要调整,影响非同小可!毛泽东不高兴就在于此。不是都定了吗,怎么又要改?

这封电报是谁发出的?最后怎么处理的?毛泽东支持谁?我们一一从头道来。

一、许世友越级发报

分歧发生在粟裕和许世友之间。

解放济南,粟裕定下的策略是攻济打援,也就是说攻城与打援并重,尤其是打援任务更重要,因此决定,把华野当时能集中起来的32万大军一分为二,攻城14万,打援18万。

许世友认为这样分兵不妥,应把多数兵力集中起来,这样打济南才有把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说这样的分歧不该发生。粟裕时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许世友只是华野山东兵团司令员,粟裕是最终拍板的,许世友应该也必须遵从华野司令部的命令。

再者说,兵团司令越过华野司令部,直接给中央发报,属于越级行事,似乎不是很妥当。

许世友是情商智商双一流的高人,为何要这么做呢?

其中有一定缘故。

许世友对攻打济南早有准备。

在两个月前,中央透露过要打济南的意思,并且有意让许世友、谭震林率领的华野山东兵团担任主攻任务。

许世友当时刚刚打完兖州、济宁,连战连胜,很有信心,准备接着就去打济南。但粟裕考虑到济南比较难打,山东兵团伤亡较大,华野其他部队也刚刚经历了豫东战役,伤亡也不小,必须进行休整。

中央同意了,许世友兵团也只好暂时休息下来。

但许世友心里放不下这桩事,早晚打济南的任务还是他的,许世友暗地里做了准备,把济南的兵力、攻防形势都研究得透透的。许世友甚至还想办法抓了一个从济南来的“舌头”。

此人是个旅级军官,之前被王耀武调到潍坊参加守城,城破后被俘。

许世友听说他对济南城防情况很熟悉,便立即给第九纵队司令员聂凤智打电话,叫他让那个俘虏把济南情况写下来,再让他画一张草图。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聂凤智和许世友想到一块去了,许世友想到的,聂凤智早几天前就想到了,马上安排优越的生活条件,让那名俘虏写。

过了几天,许世友还没拿到情况,坐不住了,给聂凤智打电话要他亲自去看。一看,那个俘虏没写一个字。

聂凤智气得火往上撞,问他什么情况,他傲慢地说:“我愿意写,可是,一者天天玉米饼、窝窝头,实难下咽,拿白面馍馍来还好说;二者铅笔用不惯,换毛笔、砚台来就写。”

聂凤智在电话中汇报到这里,许世友焦急地打断他的话说:“你们就满足他,赶快叫他写就是了。”

聂风智立即照办了。这名俘虏的军事素养很扎实,毛笔字写得很漂亮,几天下来,写成厚厚一大叠,详详细细地把济南城防形势图、兵力分配、明堡暗堡等交代的明明白白。

作战参谋们赶紧把这些东西都标到军用地图上,呈给许世友。

许世友文化水平不高,不太会看地图用地力,就硬生生把济南部署团记在脑子里。

那段时间,他天天晚上挑灯夜战,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竟然真把偌大一张部署图背了下来。他和粟裕来往打电话,提到济南城防部署,从不用对着地图讲,而是张口就来,令人啧啧称奇。

许世友对济南城防兵力知道得很清楚,所以对攻城兵力非常看重,得知粟裕只用44%的兵力攻城,而以56%的兵力打援,感到十分不解。

毕竟集中用兵是华野十分成熟的用兵经验,无论莱芜战役还是孟良崮战役,打强大集中之敌也好,打较弱涣散之敌也好,都要集中至少三倍以上兵力才能开打。

王耀武城中守敌多达11万,又从徐州加强了一部分兵力,估计已经到了12万。我攻城兵力只有14万,虽说也能打,但明明可以用更多的兵来打,为什么不增加一些呢。

带着这些疑问,许世友这才给毛泽东发了电报,声明要增加攻城兵力。

这是许世友和粟裕发生分歧的原因。

那么第二个问题怎么解释呢,许世友为什么不顾忌讳地越级给中央直接发报呢?

二、陈毅离开华野的影响

越级发报,倒不是因为许世友不尊重粟裕。

粟裕的指挥才能,早已在莱芜、孟良崮、豫东等大战中得到充分证明,华野上下无人不钦服粟裕之奇姿杰出、神鬼莫测。

越级发报另有其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许世友在进攻兖州腿伤复发,行动不便,毛泽东下令暂停进攻济南时,许世友回到胶东老解放区蓬莱县治病养伤。

粟裕在华野主持研究进攻济南时,反复召开了多次会议,与毛泽东多次交得了意见。

最终定下攻济打援的战略安排时,粟裕与谭震林(华野副政委)、陈士榘(华野参谋长)、唐亮(华野政治部主任)、张震(华野副参谋长)联合署名向中央上报了最终作战方案。

毛泽东看到这一报告,注意到没有许世友的署名,他并不知道许世友回蓬莱县养伤,于是去电报询问,许世友为什么没有署名?他去哪里了?

粟裕接电报后立即向中央报告了许世友的去向,毛泽东亲自明确,哪怕许世友有伤,也要他克服一下,请他回来负责指挥攻城之战。

许世友一看电报乐得差点蹦起来,主席亲自点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立即从蓬莱赶赴济南前线。

为了回应毛主席的关切,许世友便直接向主席发了一封电报,报告自己已经回到前线担负指挥。这乃是一问一回的人之常情,虽有越级之嫌,越也可以理解。

但是许世友感到当下的兵力安排不太合理,于是在电报中另外吐槽了一下分兵的安排。

许世友在电报中如此说:

“以现在情况打下济南是有把握的,但从部署上看,我们兵力不集中,没有重点使用,这样很容易造成对我军的不利。尤其是攻济南的兵力已布置好,不能变动。第一步只能这样部署了,但第二步我一定集中使用兵力,打下济南我们有最大的决心与把握,只要能挡住援敌。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以争取时间解决济南。”

这些话表面上看起来还比较平顺,实际上涉及到根本方向问题。

第一,反对分兵。这大概是从1947年华野“七月分兵”导致一连串失利的经验中,得来的认识。这一认识倒也没错。

第二,改变粟裕攻济打援的部署,把主力集中到济南城下。

毛泽东从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察觉了华野潜在的问题:权威缺失!

权威缺失来有两个原因:

第一,陈毅调任。当时陈毅调任中原军区兼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虽然仍保留着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但实际上不再参与华野的具体工作,转由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负责。陈毅坐镇华野时看似不负责作战指挥,好像一个整天哈哈笑的老好人,但他一走,重要性立时体现出来。粟裕的能力与资历不是很匹配,能力进步飞快,早已超越平辈绝大多数战将,而资历却不够深厚,不要说无法与陈毅相提并论,哪怕是谭震林、张云逸等华野副职领导比,都稍显年轻。

古往今来,无论中外,为帅为将者,资历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资历足够深厚,会自然而然消解许多矛盾,自然而然生出许多威信。

粟裕太年轻了!

第二,长期分兵。自七月分兵以来,华野实际上形成了三个中心,转战河南的陈士榘唐亮兵团,转战鲁南鲁西南的叶飞王必成陶勇兵团,留在胶东的山东许世友谭震林兵团。陈唐兵团一度接受中原野战军刘邓指挥。

尤其是山东兵团,从1947年9月胶东保卫战开始,许世友一直独立行动,自成一体,未与华野指挥部同步行动。

分兵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影响用兵方略的统一性,以及方面军指挥员的大局观。

就以山东兵团来说,七月分兵后的思路是:保卫胶东,恢复昌潍,截断胶济,进兵津浦。

许世友的战略任务始终是局部的、支线的、辅助的,当然他打得十分出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偏师之力打得国民党军狼狈大败全无招架之功,这是许大将军的威猛所在。

但偏帅究竟只是偏师,许世友不需要考虑华野三大集团的分合问题,也不用考虑三大兵团何时需要复合,更不用考虑全山东如何解放的问题。

1948年4月华野之所以在濮阳召开整顿会议,其中一项内容是防范分兵后出现离义主义,就是考虑到长期分兵可能带来的问题。

权威不足,无尽指挥。这不光是维护粟裕个人权威,更是保证华野指挥统一、号令一致、方向一致的大问题。

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果断亲自起草电报,给许世友做工作。

电报大意是,攻济打援战役,攻克济南是主要目的,一切战役安排都应服从于这个目的。

但,是不是所有兵力都要集中到济南?或者说,大部分兵力都要集中到济南才行呢?

敌人也有援兵,万一敌人援兵大队开过来,我们还没有打下济南,那么岂不是打成僵局?甚至有可能攻城失败呢?

粟裕同志提出的攻济打援并重,甚至打援兵力多于攻城兵力,是应对当下形势的唯一正确的思路。

而且,把许世友率领的山东兵团14万人放在济南城下,与敌人11万人作战,是对山东兵团、对许世友的高度信任。

又是劝说,又是鼓励,又是威令。许世友自然是心悦诚服。

绝口不再提增兵攻城之事。

这就是老一辈军事家们的觉悟。

有意见,有分歧,这都正常。打仗嘛,敌人在变、形势在变、我军在变,不变的只有形势永远在变化这个特点。说起来非常拗口,但当事者、统军大将都很清楚,有时只是暂时执迷于当下局势,只需要灵犀一指那么一点,就豁然开悟了。

三、粟裕太难了

话又说回来,毛泽东是不是在拉偏架,为了照顾粟裕、为了维护华野统一指挥,而不顾客观事实地劝、压许世友呢?

毕竟,14万人打11万人坚守的大城市,我军历史上无此先例啊!把握不大。

我们回过头看看粟裕作出攻济打援决策的背景。

粟裕对于打济南是非常谨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豫东战役胜利结束之后,粟裕胃口并没有一下子涨到直接打济南。

毛泽东问粟裕,华野合兵之后——毛泽东意识到华野长期分兵不利,故同意华野今后将三大兵团合为一处,下一步的作战方向是什么。

若是易位而处,让国军将领回答这样的问题,势必口出狂言,就像内战之初那样信誓旦旦地讲六个月解决中共问题。

粟裕得胜而不骄,认认真真埋头研究了半个月——等于晾了中央半个月,在明知中央已经有打济南的倾向之下,小心谨慎地提出三个目标:

第一,集中力量打邱清泉第五军。这是困扰华野、中野好几年的劲敌,以前无力吞之,现在好容易华野集中起来了,可先消灭他。

第二,(若中央嫌第一目标不够狠,这话是笔者给粟裕补的内心旁白),则可打济南,打济南必须两面分兵,一部攻城一部打援,但打济南有可能打成僵局。

第三,如果怕打成僵局,则以多数兵力打援,以少数兵力攻城。

善战者不能一味浪战,量力而为才是真善战。

毛泽东起初不太满意,反复与粟裕商量,到底该怎么用兵。

毛泽东虽然没有一味强逼粟裕马上进攻济南,但倾向十分明显,打下济南则整个山东形势根本性变化。

粟裕一直不松口,反复说明,打济南必须考虑这个,考虑那个,一步一步,像讨价还价一样与毛泽东商量。

粟裕如此谨慎,并不是性格中的善而软的特点带到作战筹划中,而是国军形势在迅速变化。

在毛泽东与粟裕商量打济南的同时,蒋介石与王耀武也在商量巩固山东、保卫济南的事。

蒋介石8月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会上大骂手下无能,1948年开年以来7个月损失70多万人,丧失了洛阳、开封、四平、潍县、究州、临汾等一批中等城市,代价极为惨痛。

老头子性格一向如此,出了事总要找一个背锅的,拉出来各种吊打,却从不反思自己的错误。

这次会议骂完后,蒋介石宣布要改战法。他认为屡战屡败的原因是城城皆防,背的包袱太重,无法集中兵力与共军作战。在进行战役时,一个军或一个师的机动兵力经常被共军几个纵队包围,救援不及而导致被歼。这样一个接一个败仗,国民党军不仅始终处于被动,有生力量也被共军一口一口吃掉了。

蒋介石决定修改防御战略,裁并“绥靖区”,扩编新的机动兵团,每个兵团配备少则五六个旅,多则十几个旅,具有独立作战的能力,使共军“吃不掉,啃不烂”。

尤其是针对陈毅“匪部”(国民党方面对解放军的情报极为稀松,一直认为华野是陈毅指挥作战,故而各种战报中一直称华野为陈毅部),蒋介石以刘峙的徐州“剿总”为核心,组建了四个机动兵团:

邱清泉的第2兵团,驻商丘;

黄百韬的第7兵团,驻新安镇;

李弥的第13兵团,驻蚌埠;

孙元良的第16兵团,驻郑州。

对四个兵团进行重点整补,完备兵员建制,调拨新武器装备,加强机动作战能力。在济南、青岛、台儿庄、海州、开封等地设绥靖区,最大的是济南第二绥靖区,由王耀武指挥11万国民党军驻守。

这是一个新变化。

如果华野把主要兵力放在济南周围,只以少量兵力阻援,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国军新编的几个兵团围而攻之。

这种庞大兵团的战斗力,远比之前五大主力强的多,必须谨慎对待。

这是粟裕将更多兵力用于打援的根本原因。

毛泽东自然也能明白这一道理,所以才坚决支持粟裕将多数兵力用于阻援。

四、粟裕晚年的感慨

许世友率山东兵团攻打济南的东野,粟裕亲自指挥华野主力18万人打援。

粟裕指挥大军在兖州、邹县地区严阵以待,准备集中兵力歼灭由津浦路北上之敌。

杜聿明负责指挥徐州国军北上救援济南,因为之前在济南与王耀武吵了一架,北援不甚积极。

为何也王耀武吵?杜聿明认为,决战在城外而不在城内,必须把重点放在援军上,城内只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只要国军在城外击溃共军的阻援部队,济南城之围不攻而自解。

敌方高级将领都将重点放在阻援上,再次证明了粟裕的正确。

王耀武则认为必须尽可能多地把兵力放到城中,要求空军不惜一切代价往济南运兵。杜聿明拒绝。

济南战役开打,杜聿明、邱清泉等得知华野主力集结的消息,深知北上凶多吉少,有意拖延,济南战役结束时,邱清泉兵团才到达成武、曹县一带,未与华野接触。

战后,有人认为粟裕把敌情估计得过于严重,预定的阻援计划实际上没有实施,济南就解放了。

一些争议一直持续了很久。粟裕性格和善,也不以为忤。从未当面争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80年代,已是风烛残年的粟裕,回忆当年战争,才公开说:

“在以往攻城失败战例中,有些是正当守敌已经精疲力竭,再经受不住最后一击之际,可是各路援敌已蜂拥而至,我军背后受敌,以致只得被迫撤围,这种‘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事情,决不允许在战略决战即将到来的时刻重演。必须谨慎从事,以最坏情况作根本的出发点。徐州地区的敌人正是慑于我军打援集团兵力强大,才不敢贸然进犯。敌人增援部队不敢前来,正说明军委、毛泽东同志攻济打援方针的正确。”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