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我军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的高明战法并没有系统地推广,各大战略区的高级指挥员们却不约而同地运用起来,比如毛主席独创的战略分散牵制战术。

这种称谓在学界并没有专门论述过,如此表达可能略见辞不达义,笔者能力所限,也想不出更好的学术称谓让大家一目了然。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表达,似可称作极限拉扯战术。

一、独到之秘

什么叫极限拉扯战术?比如说1947年3月关于陈赓兵团是否入援陕北,就是该战术的典型案例。

胡宗南指挥20余万大军在陕甘宁追击我西野部队,彭总起初直接指挥的兵力不过2.8万人,西野之兵少力弱,与国军兵力对比之悬殊,对各大战区一对比,令人不忍直视。

所以中央一度有让陈赓兵团入援陕北之议,但该提议后来被否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并非《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式的神机先定、算无遗策。

起初西野兵力,中央考虑让陈赓纵队作战范围从晋南豫西北稍微北撤,在晋西南黄河和汾河之间的三角地带大打,威胁胡宗南侧背。那时中央的打算是陈赓纵队逐步向陕北靠拢,以求扩大陕北兵力,应付胡宗南主力。

但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央发现陈赓在晋南大打,效果比直接进入陕北作战似乎还好,胡宗南前要追西野,后要防陈赓纵队,两边都很吃力。

我军通过两处分散的4万多人,拖住了胡宗南主力十几万人。这是一个令人意外的发现。

该发现启发了毛主席。1947年6月20日,毛主席在致彭总电报中,初步提出了陈赓纵队和西野主力分开行动的想法,并提出了战略分散牵扯战术的关键词,大家注意看:

惟分开行动,有远距离分开与近距离分开两种,究应如何为宜,依当时情况决定。

过了一个月,7月21日召开的小河会议,毛主席正式决定陈赓纵队不再入陕,而是进一步向南运动,在战略上牵制胡宗南,而不近距离与西野集中。

这一用兵法门,似乎违背了我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传统,是另一个层面的高深学问。就是战略牵制与战术集中的辩证统一,集中与分开,两种都有利,究竟何时集中而何时分散,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考虑。

有趣的是,毛主席这种军事探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明确的、全军推开的结论,但各大战区的高级指挥员们,却都不约而同地学会了。

二、陈云:一法通万法通

陈云坚持南满,就是一例很高明的极限拉扯。这个例子为什么排在其他几位专业军事领导之前呢?就是因为陈云特殊的身份,他是大众印象中纯粹的“书生”、“文官”,并无一点点军事指挥经验,这样一位拍板定案的领导,居然和毛主席的军事思想高度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底,国民党军对南满根据地发动进攻。当时东北我军分为三部分:北满、南满、西满。国民党军先捡最小的南满开刀,企图一鼓荡平。

南满只剩四县之地,部队只有两个纵队。面对国民党军数倍于我之强大兵力,南满内部发生重大争论,相当一部分人主张放弃南满,渡松花江北上与北满大部队靠拢。

没办法打,打不赢就走,这是我军陷入敌强我弱境地时的惯例做法,留得青山在,待来时重头再来嘛。

但陈云和萧劲光没有按惯例来。都按惯例,那还要领导干什么。

萧劲光最先提出要坚持下来。但他没能说服南满军区的异议者。军事会议开到半夜,萧劲光镇不住了,不得已把陈云请来最后定夺。因为陈云是东北局派来的南满分局书记,一把手。

陈云给大家做了生动形象的解释,东北国民党军像一头牛,牛头牛身向北满去,在南满留下一条牛尾巴,如果我们放松了这条牛尾巴,那就不得了,这头牛就要横冲直撞,南满保不住,北满也就危险了。

这是对极限拉扯战术的生动诠释。

后来就发生了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从军事角度讲,四保临江并没有达成太大战果,南满根据地只是击退国军进攻,根据地总面积没有扩大多少。但战略意义远比夺取几城几地要大,我军以劣势兵力占据有利战略位置,形成多点牵制,使国民党军瞻前顾后、无所用武。

陈云是做经济工作的宗师级人物,超一流高手,为啥能跨领域瞬间抓住毛式战术的精髓呢?所谓一法通万法通,军事工作和经济工作虽然行业壁垒森严,但总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尤其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规律,是可以互通的。陈云悟透这一点,靠得是超强的大局观,以及长期在绝境面前逼出来的临机调整、敏锐变化的能力。

至于末端战术指挥,陈云并不擅长,真要让他去具体指挥四保临江战役,绝对会出大问题,当时军区如无萧劲光、纵队如无韩先楚,四保临江估计不太好打。

三、粟裕:研究运用最深,多个场景复刻

粟裕善于打奇仗,与其不同寻常的军事思想有关系。

解放战争之初,关于坚持苏中和北撤山东,华中方面与山东方面曾有巨大争议。即使在粟裕指挥苏中七战全胜后,仍然存在。山野一直连续不断地向华中要兵,希望集中兵力用在津浦路作战,但粟裕坚决反对把华中主力不断抽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8月1日,粟裕在致中央的电报中明确表示:我各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应互相配合外,在战役上似不应要求一定之配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而在单独作战,以自己力量解决当面敌人,否则会影响到另一战略区之机动。

在粟裕坚持下苏中战略区好歹保持了基本完整,占据两淮膏腴之地,一方面利于我军后勤补给和招募兵员,一方面隔断国军与山东的联系,战略作用还是相当大的。后来国军在苏北发动进攻,同时王耀武在山东进行胶济线贯通作战,苏南国军又不断向长江以北压迫,相当于三线出击,三线夹两区。

后来粟裕指挥的华中野战军不得不北撤,完全放弃了苏中。但锅不能粟裕背,不能说粟裕的战略配合观出错了。事实上如果不是华中部队在南线牵制,薛岳指挥进攻苏北鲁南的部队更多,山野恐怕会栽更大的跟斗。这不是极限拉扯战术错了,而是两个互相配合的战略区,有一个区比较弱,没有发挥出牵制作用。

到山东后,粟裕又不断尝试复刻极限拉扯战术。较为著名的是孟良崮战役,广受军迷热议讨论的耍龙灯战术。

笔者以为,最能体现极限拉扯战术特点的,是攻克泰安之役。深入了解这段战史,我们不难发现,强行打下泰安,其实违反了当时耍龙灯寻战机的战术原则。耍龙灯为了什么?调动敌人,使其密集进攻的队形发生混乱。我军必须要快,灵活,到处扰动,而不能专注于一城一地,不能投入重兵浪费在坚城。

不知列位注意到没有,这是粟裕奇正相参的一次用兵策略,于极轻灵的招数中用了一招势大力沉的力劈华山,逼敌人使出全力应付。

目的就是极限拉扯,在战术层面使出了战役层面的招数。泰安是鲁中偏西的重镇,北可胁济南,南可瞰鲁西南,西可过运河,事实上粟裕还在鲁西方向作出修桥过运河的佯动,把极限拉扯的影响力做到最大。攻下泰安,差一点把鲁中战场强行劈为两半。

当然国军方面屡屡吃亏后也长了记性,牢牢记住冈村宁次给的建议,就是保持密集队形在鲁中山区,被吃掉一个整编师也死不回头。孟良崮战役最后取胜另有原因,不能完全归功于打泰安的拉扯,但至少这次战术运用对时局起到了积极作用。

豫东战役是辉煌的巅峰,陈唐兵团攻打开封,真正战场却在睢杞,开封城得而复弃,剑走轻灵,东西互施,这样的手段别人不要说使不出来,就是看,也看得目瞪口待。把省会当作极限拉扯的工具,只有伟人敢于放弃延安能与之等量齐观。

四、刘伯承:不着痕迹,化用无形

刘伯承是我军的军事理论家,是独立于黄埔系之外的另一科班专家,善于总结经验,善于研究战术,尤其善于从理论面捕捉不同战术的优点进而运用之。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我军历史上少见的神之一手,其意义不待多言。笔者以为当初刘帅义无反顾决定南下,既有绝对服从中央的考虑,更有他对这一战略的深刻理解。

举一个例子,奇怪的十一纵。

刘邓大军大战鲁西南之际,派王秉璋带第一旅先过黄河吸引国军。王秉璋打的很成功,一个旅吸引了一大堆国军,让刘邓大军主力挖出了很大战略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尝到甜头后,把几个独立旅合在一起成立了十一纵,王秉璋出任司令员。从此,这个纵队开启了一段神奇之旅。

刘邓大军准备南下时,王秉璋率十一纵突然调头北上渡过黄河,造成刘邓全军北返的假象。

刘邓成功渡河南下后,王秉璋率十一纵在鲁西南地带往返穿梭,时而与邱清泉第五军大打出手(邱部是追击刘邓的主力),时而袭击其他国民党军,极其能跑路,又极其会打阻击,与善打阻击的华野十纵一时瑜亮,弄得邱清泉等人极其恼火,刘伯承、粟裕到底在鲁西南留了两个什么妖怪纵队,怎么弄得又是滑不溜手满天飞,又是站住脚就特别顽强根本啃不动。

当时刘帅在大别山只带了一、二、三、六、七几个纵队,陈赓兵团还在豫西,白崇禧在武汉调动二三十万大军准备清剿大别山,刘帅兵力不够使,也没把十一纵召回来,就叫王秉璋继续在鲁西南站稳脚跟。

鲁西南当时堪称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腰眼,战略位置极好。王纵时而独立作战,时而接受华野临时指挥,配合粟裕打了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尤其是这两场配合简直是无缝衔接。淮海战役开打后,王秉璋又在豫皖苏地区遥遥策应陈锡联三纵飞兵宿县。终于在中野主力围住黄维兵团后,王秉璋十一纵才南下回归中野建制。

为什么能打这么好?王秉璋指挥的好自然是重要因素,但论及真实才能,王秉璋真得能强过陈赓、陈锡联、杨勇、王近山他们吗?行家都看得出来答案。之所以发挥这么好,就是位置卡得好,极限拉扯,攻敌必救,在合适的环境超常发挥,越打越顺。

五、东北运用的并不好

最后我们说说毛主席最寄予厚望的东北。客观地讲,东北整体取得的胜利很大,林罗刘领导指挥得当,这个不用质疑。

但就极限拉扯战术而言,林罗刘尤其是一号,运用的并不好,或者说并不太想用这样的战术。他的指挥风格偏稳,不打不无准备之仗,不行险出奇。所以望孟良崮和豫东这样的神仙仗只能兴叹,自己打不出这样的险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他的算度是深厚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47年、48年发动的反攻,几乎次次都取得一定胜利,宛如草原巨象,一步一推,令国军无从抗拒。所以辽沈战役之初,林罗刘不太愿意从战略上考虑太多险招,没必要搞什么关门捉贼,一步步推过去肯定行,哪怕长春暂时打不下,假以时日也没问题。尤其是远出北宁线,打锦州,范汉杰重兵集团防守锦州,卫立煌在沈阳也有十几万人,万一胶着在那里,后勤补给线再切断了,得不偿失。

不算错,但合不上伟人的大战略,等你一步步推过来,卫立煌主力跑了怎么办?

再者,战略上出奇招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十万兵往往打出二十万、三十万甚至五十万的效果。林罗刘虑不及此,对极限拉扯战术理解不是太深是主因。

最后再说说,为什么没有广泛推开,大家都运用的这么妙?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古代周朝时期发现了勾股定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也发现并证明了这一定理。微积分的创立,也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完成的。

什么原理呢?科学的演进带有规律性,当人们探索到一定阶段时,会自然而然地发明或发现更高段位的理论、方法、现象。军事科学同样如此。而且毛主席与各大战略区的高级指挥员们,长期以来就战争指导问题进行过无数交流,认知水平趋同,思维方式也趋同,在大差不差战争条件下,不约而同产生同样的军事认知,就很自然了。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