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灭门奇案,少奶奶出轨以家法吊死,怨恨跨越15年两家灭门
温读
2024-04-03 09:18天津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现如今河北邯郸南部有一个小县城叫大名县,和河南濮阳、山东聊城接壤,属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虽说如今有些名不见经传,可在历史上,这个地界也曾是繁花似锦之地,是著名的河朔古邑,是历代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有5000年的历史。
唐德宗年间,改名为大名府,有兴旺强大之意,宋仁宗庆历二年建陪都,史称”北京”。
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
大名府文化灿烂,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民国九年的大名府杨桥镇。
民国九年六月十八,刚下完雨后杨桥镇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被灭门的这家,是这个镇子上出了名的富户,因为死状惨烈,闹的人心惶惶。
为了安抚情绪,地方上赶紧调了两个查案人员前去调查,这两个人,一个叫周良,一个叫刘德明。
被灭门这家,是杨桥镇镇北的布匹大户李玉龙家,是镇子里数一数二的富豪,平时遇个灾年啥的李家也会施济,免费给当地老百姓食物,平时逢年过节也会给地方捐钱捐物。
算是一个口碑不错的有钱人,如今突然被杀,地方上怎么可能不上心呢。
01
当两人匆匆来到被灭门这家以后,迅速查看一下现场,发现了一些疑点。
李玉龙,50岁左右,妻子过世数年却一直没有再娶,连个小妾都没有,这在当时十分罕见。他独身一人带着一子四女生活,儿子今年19岁在县里读书还未娶亲,四个女儿最大的不过才15岁,最小的今年才8岁。
李家宅院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宅院,当时世道不太平,冀南一带因为生活不下去落草为寇的比比皆是,当地的保安团也无力征缴,李玉龙作为当地有头有脸的富户,就招了一些看门护院的,还有七八个佣人。
不过,这些护院的打手,一般是在前院和宅子四周巡逻,很少会去后院。
李玉龙和四女,全部是中刀而死,而且还都是没有任何反抗的死在了床上,像是睡梦中被人所杀,而佣人们和护院,皆安然无恙。
周良和刘德明二人,简单看了一下现场,由于昨天下雨的原因,很多痕迹都已经模糊了,两人能在现场发现的蛛丝马迹很有限。
二人聚在一起商讨案子,两人一致认为,这是一起很明显的仇杀。
李家的金银财宝皆在,在其他房间睡觉的佣人以及护院也都安然无恙,这很明显,不是谋财害命,就是冲着李家人的命来的,肯定是仇杀。
可纳了闷了,平日里老李头也算是古道热肠,遇到个穷苦人家也会施舍些许银两,和地方也是花钱买情分,就这样的一人要是遇到个想图他财的不稀奇,可到底什么人会对李家如此仇恨呢?
甚至连七八岁的小孩子都不放过。
而且,李家这么多看门护院的,怎么会有人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院子,然后悄无声息的杀掉所有人然后又跑路了呢?
这个凶手,对李家宅院的布局非常清楚,可能和李家的关系很近,甚至有可能在这里居住过。
不过,周良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件事,死者中,没有李玉龙的那个长子。
他正想找人问这个事儿呢,从门外走出好几个年轻人,其中居首的那人,两眼发红,一脸愁容。
你们是什么人?
面带愁容的年轻男子对着周良、刘德明二人问到。
二人在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后,这位年轻男子,说道:家父李玉龙,我叫李弘泰。
刘德明也注意到了李弘泰,两眼发红,直到现在还止不住的掉眼泪,但没有嚎啕大哭,这个年轻人的自制力可不像富户家养尊处优的孩子。
李玉龙对这个儿子的教育,可以的。
刘德明和周良对视了一眼,李家人皆死,唯独这个儿子安然无恙,这也太蹊跷了。
要知道,凶手如果就是冲着灭门来的话,斩草除根的道理不可能不懂,何况还是一个已成年的儿子。
总不能这个凶手就是李弘泰吧,这也没道理啊,倘若是兄弟多因为家产分配不均导致怒下杀手的话,倒可以理解。
可李家就这一个独子,老李头这万贯家财可都是他的,根本不可能有人和他争家产。
刘德明和周良二人,越想越迷糊。
李弘泰一来没有杀人动机,二来昨夜下了一夜的雨,而李弘泰在学校里读了一夜的书,期间还有几个同学看到了。
甚至还有个同学,半夜起夜的时候看他还不睡,还和他打了个招呼。
李弘泰身后的几个年轻人,就是他的同学,都可以证明他的清白。
所以,周良和刘德明对于李弘泰的怀疑,很快就消除了。
没有作案动机,也没有作案时间,这么心思缜密且狠辣的手法,怎么看都感觉不会是他这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能干出来的。
案件就此陷入僵局。
02
周刘二人一大早接到上级命令就来到杨桥镇查案子,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忙活了一晌午,案情还一筹莫展,有些气馁的二人,便打算先去找个地喝碗胡辣汤。
俩人找了个摊,一边大快朵颐的炫饭,一边等着同事过来。
就在俩人炫完饭坐在那里闲聊这个案子时候,他们听到旁边摊上两个本地人在聊一桩陈年旧事。
那是十六年前的事儿了。
十六年前,杨桥镇上也发生了一桩灭门案,可巧就巧在被灭门的那家,也是做布匹生意的。
这就有点意思了。
十六年前,杨桥镇上富户,还不是李家,而是林家,家主林正书也是靠着布匹生意发了家。
当时林家的财富以及名头,丝毫不比现在的李家弱,方圆上百里的裁缝铺子都是他林氏的货,不仅如此,他家的布匹生意还做到了河南,山东一带,盛极一时。
首先死的是林家的一个儿媳,上吊自杀,一年后,林家也是在一个雨夜,上下二十几口人,老两口,五子五儿媳,还有孙子孙女,一夜之间全部被屠戮殆尽。
此案过去了十几年,仍旧没有破获,成为当地著名的悬案之一。
没想到,十六年后,又是一个做布匹的,又是在一个雨夜,发生了如此惨案。
周刘二人,都觉得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难道,是同行之间为了利益竞争?
可这个念头会快就被打消,同行之间竞争,会施阴谋诡计,哪有这在动不动就灭门的,这种风格感觉不太像。
那林家在搞布匹生意的时候,李玉龙在做什么呢?
周良开始问卖胡辣汤的老头:大爷,看您也是这里的老住户了,我想问问,这个李家是什么时候会开始做布匹生意的啊?
老头随意回道:你们两位不是本地人吧?当年林家在做布匹生意的时候,李玉龙是林家的管家,林家灭门那天,他当时受林家家主的命令,去县里谈生意了,所以才活了下来。
周良和刘德明对视了一眼,紧接着说道:那林家的布匹生意,后来是李玉龙给接手了?
老头摇了摇头说道:并不是,李玉龙当年应该是侥幸,他不可能是凶手,林家出事后,自己做起了小买卖,从摆地摊卖布匹开始,一步步的做了起来。而林家的产业是被家主林正书的一个侄子给接手的,但这个侄子不成器,也不识几个字,骤然得此巨富,根本接不住。
后来,林家的布匹生意就越来越不行,当年林家的一些老主顾,都慢慢的跑到李玉龙那里,这十几年经营,李家布匹出了名,林家算是彻底没落咯。
周刘二人听到这里,心里疑惑更甚。
林家当年出事,李玉龙没有捞到一丝好处,李家布匹能做起来也和林家没啥关系,他不是最大的获益者,可都是做布匹生意的,又都是在一个雨夜被杀,这中间也实在是过于巧合了。
这时候,刘德明对着老头问道:大爷,那林家覆灭的时候,李玉龙确定是在县城里谈生意吗?
老头明白他们二人对李玉龙起了疑心,摇摇头说道:当时李玉龙的嫌疑很重,地方对于李玉龙调查了许多次,当时林家灭门案不仅县里重视,上面冀南道都有人下来调查。但当天他确实是在县城谈生意,谈到很晚,到了深夜还在县城的客栈里,还有人跟他打了招呼呢,他到次日晌午时分才回来,肯定不会是他的。
周刘二人一脸沮丧,本以为听到一个陈年旧案,好像和李家灭门案有所关联,可现在线索又断了,相当于两人仅仅只是吃了个瓜,连根毛都没查到。
就在这时,周刘二人的同事总算是到了,他俩都有点嫌弃他们怎么来的这么慢。
可来的人说,这可不是他们办事拖沓,而是镇里又发生了命案。
今日一早,有人在镇上的漳河河边,发现了一具尸体。死者面部朝下,不清楚是自杀还是被人溺死在河里的。
模样也脸生的很,打听了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尸体的身份,大概是从外地过来的。
周刘二人顾不得多想,带着这些人一起去李家。
到了李家,发现李家的前院已经放了好几口棺材,原来是李弘泰在他们走后,通知了棺材铺,让他们运了几口棺材到这里,准备将自己的父亲和妹妹们安葬。
周刘二人,对于李弘泰的镇定下了一大跳,这个孩子才十八九岁,一直在读书也没经历过什么事儿,突然家中遭此巨变,不仅没有心神崩溃反而将家里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丝毫没有慌乱的样子,这也太少年老成了吧!
周良对于李弘泰一直有怀疑,可他确实是没有作案动机,所以不得不强迫自己打消自己对李弘泰的怀疑,只能归结于李玉龙教子有方。
毕竟断案,不能只靠自己主观猜测,一旦先入为主的印象成立,就会陷入主观陷阱之中,反而会忽略其他的线索。
由于下雨的缘故,再加上当时调查手段十分有限,他们在呆了七天,毫无进展。
案发七日后,李家人准备葬礼。
当时是夏季,尸体在家里停放太久会有味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七天还毫无所获,于是李家人和周刘二人商议,打算三日后发丧。
李家人也很想查明真相,可总不能一直停放在这里不发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