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有幸认识了几位动物园之星(Planet Zoo)的资深玩家,还看到了不少年轻人的设计作品。

老实说我被震撼到了,在这些设计作品中,分配通道、分离原理、主题展示,甚至故事线索等等在目前国内动物园中尚很少应用的新技术、新理念、新趋势,已经被这些玩家运用得很娴熟了。

看得出来,这些年轻人热爱动物、热爱动物园,也有充沛的精力和令人惊叹的学习能力,他们甚至还举办了几届“动物园设计大赛”,其中“专业组”参赛选手的部分设计作品,远远比现在能看到的出于各种高端资质设计院设计出的动物园要靠谱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大家有兴趣有时间,可以看看这个视频(视频较长,大约4个多小时)。

这些游戏玩家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少都是青年才俊、业界精英,他们对国内动物园行业的评价是:“动物园领域是国内明显的几个与目前国力不匹配的……”,话语中的字斟句酌,和他们年轻人的冲劲儿不太匹配。

我能想象出他们在说出这句话时的克制,他们要表达的其实是:“动物园行业是洼地。”

从最近的几次网络暴击看来,动物园行业何止是洼地,都快成下水道了。然而,何以至此?沿用思维惯性,我们可以先看看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

显而易见的,自媒体借助网络平台,特别是通过视频载体传播途径迅速发展。在赛博世界流量为王的推送算法加持下,网络世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出现了。

“基因突变是无序的,但选择是定向的”,在当今处处雷区的舆论导向地图上,可以任意批评的话题区越来越少,而几乎每座动物园都被标注上了“安全地带、随意发泄”的标签。

关于动物的话题、对于动物园这一如此小众行业的关注,只会引起公众的兴趣,不必担心触碰网警的红线,于是必然的结果就是动物园成为无处安身的网络信息洪流的理想宣泄出口。

还有我们不愿看到的,或者已经看到却不愿承认的:城市人群作为一种群居灵长类动物,几乎每个个体都渐渐发现来自群体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

群体内成员之间的交流不再以传递信任、鼓励和温情为主,而是越来越多的焦虑、压力和无助,于是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动物——作为伴侣的宠物,或者作为自身映射的动物园中的圈养野生动物。

动物园生物学之父黑迪格尔曾经指出:公众在动物园中观看动物时,仿佛看到在现代人类社会环境下挣扎的自己……

于是基于“共情”的情绪输出越来越多。这种表达具有难以想象的强磁场,吸附无穷的流量,瞬间会变身成一个巨大的铁球,不断砸向动物园。在洪流面前,理智不堪一击。再有就是别忘了,“智子”其实一直都在。

内部因素

除了上述外因,内因也长期存在,这就是国内动物园在观念、知识、技术、材料等领域,确实落后于其他行业。

多年以来,动物园行业一直有两个声音:对内强调的是各动物园之间的厚重情感,对外强调的是行业的特殊性。

厚重情感往往只体现在宴会桌上,真到为了延续圈养种群而必须单方牺牲短期利益的时候,各家往往又背过身去扒拉自己的小算盘;对“特殊性”的强调,在与动物园行业有过交集的其他行业眼里,其实是对“落后性”的掩饰。

这导致了在很多合作领域,动物园难以与对方平等交流;在面对公众声音时,动物园难以自信应对;在需要向国际同行请教时,我们甚至提不出有效的问题。

一个行业,如果只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才能表达其重要性,这本身就是一种弱势地位的体现。

就像在现实世界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一样,在信息世界,落后的、弱势的行业也必然承载更多的批评、指责。

动物园行业曾经错失过一次上车的机会。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动物园开始逐步恢复与国际同行的交往,在1989年10月30日至11月15日,由中国动物园协会和美国华盛顿史密斯桑宁学会国家动物园在上海联合举办了一次国内动物园园长培训班。

此次培训班的教材是《发展中国家动物园生物学教程》,这份教程由克里斯·威梅尔、杰·安德鲁·蒂尔和查尔斯·皮克特编著,由中国动物园协会编辑委员会组织上海动物园的吴锋、崔丽萍、林歌、汤锡珊进行了翻译,由陆厚基审校。

遗憾的是那次园长培训班并没有取得预计的成果,当年美方讲师团的领队、时任美国林肯动物园哺乳动物主管的马可·罗森塔尔后来多次来到中国,推广动物园生物学的理念。

由于多种原因,这份教材的中译本没能正式出版,很快就消失于少数动物园的档案堆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这份教材的引言写道:“这个培训班是为帮助动物园改善动物的饲养和管理儿设立的。将动物关在狭小而单调的笼舍中不会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同情,也不能刺激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兴趣,这样的动物园会受到政府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的严厉批评。只有生动、健康、行为自然的动物才能激发游客的好奇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不幸,这个40多年前预言变成了现实,甚至更糟:动物园行业受到的批评何止来自政府机构?

如果把那次培训看作通向光明未来的第一趟列车,那后续分别在1993年、2002年和2015年驶过的三趟列车,我们也都错过了。

01

1993年,由世界动物园园长联盟(IUDZG)和世界保护联盟物种保存委员会的饲养繁殖专家组(CBSG)共同发起起草了第一版《世界动物园保护策略》。

这份策略通过11章的系统阐述,回应了当时存在的对动物园的质疑,并重新解读了黑迪格尔在上世纪40年代确定的动物园的四项基本功能,并对其赋予了新的含义,阐述了世界动物园保护全球多种野生动物的责任和机遇。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版策略,可以说这版策略明确地向公众表达了“动物园是做什么的”

02

2005年,世界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WAZA),即之前的由世界动物园园长联盟(IUDZG),发表了第二版保护策略《为野生动物创建未来——世界动物园与水族馆保护策略》。

这版文件比第一版策略更加完善,通过综合保护、野外种群保护、科学与研究、种群管理、教育与培训、运营与公关、伙伴关系与保护政策、可持续和道德规范与动物福利等九章内容,强调了综合保护的重要性,并将动物园行业从迁地保护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与就地保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团结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综合保护。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版策略,可以说这版策略明确地向公众表达了“动物园已经在和其他环境保护机构一起协同行动了!”

03

2015年,最新版《致力于物种保护——世界动物园和水族馆物种保护策略》从综述、致力于保护、建立物种保护文化、在野外救助物种、科学与研究、吸引公众参与——带来支持保护的行为变化、种群管理以及现代化的保护机构和动物福利等方面强调了现代动物园的核心使命:一切为了物种保护。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版策略,则这版策略已经宣告:“动物园已经成为野生物种和栖息地保护的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带领我们走出洼地的上班列车,最近的一班离开站台已经10年了,还不知道下一趟列车什么时候能来。

在下趟列车进站之前,首要的任务是各个动物园自己走出洼地、爬上站台。艰难爬行的过程中,有一条坚实的绳索,就是《动物园生物学》。

听说最近上海动物园即将举办流水席,如果那时候大家在带走一丝醉意的同时也能带走一本经过重新编译整理的《发展中国家动物园生物学教程》,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本书有可能就是2024年驶出洼地的船票。船票的背面,还印着乘客须知:

*动物园的工作重点在于动物管理和丰容;

*为动物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及设施;

*科学和人道地管理动物,及动物种群管理;

*尊重动物科学和道德伦理;

*应积极地开展研究和保护项目;

*应该有高效的保护教育工作者和保护教育部门;

*通过生动、深刻印象的保护教育项目和动物展区吸引游客;

2011年,刘农林老师说:“动物园尽管是一个很窄的行业,但影响面巨大。”这句话在2024年的表述可能是:“动物园是洼地,是洼地就不得不承载洪流。”

在当下自媒体兴盛时代,每座动物园都处于公众监督之下。洼地中的传统动物园,或早或晚都会遭到来自政府或民间的指责和质疑。毕竟,公众关注是推进动物园尽快转型的不可抗拒的动力。

然而,舆情的推动,会将动物园行业推向何处呢?是爬上站台,还是推向深渊?乘客须知,已经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