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2004年,胡宗南女儿突然来访,询问有关对父亲的评价,满意而回。

这一年的某天,熊向晖老爷子和女儿熊蕾刚刚在家里吃完午饭,准备睡午觉,突然家门外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熊蕾询问她的姓名,女子避而不答,只说自己从台湾省来,并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女儿满腹狐疑,把名片交给已经躺在床上了父亲,熊向晖看了以后,眼睛里突然闪过了一道光:“为真,为善,为美。”原来是她呀。

见父亲喃喃自语,勾起了熊蕾的好奇心:“爸爸,她到底是什么人?”

“她是胡宗南的女儿。”父亲的话让女儿吃了一惊。按照爸爸的吩咐,熊蕾把胡家三小姐请进了客厅。

此时熊向晖也已经起身换好衣服,精神矍铄地和胡为美见面。

熊向晖和胡宗南究竟有什么历史渊源?面对胡女儿的询问,熊老又如何评价她的父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真像。”看着眼前的胡为美,她和父亲的容貌居然如此相像,让85岁高龄的熊向晖心中泛起阵阵涟漪,60多年以前的事情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1937年底,他第一次见到了胡宗南,那一年他只有18岁。

当时熊向晖刚刚从清华大学毕业,怀揣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新中国的向往,他来到西安,见到了正在那里的胡宗南。

胡宗南当时在国民党军队担任要职,为了扩充自家的实力,他广撒英雄帖,希望把更多的有志青年招入麾下。

熊向晖是当时应聘者之一。在面试的那天,上百个年轻人被请到了一间大房子里,一个一个被点名问问题。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来这里时,熊向晖答道:“因为我追随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来到这里为国效力。”

如此掷地有声的回答,引起了胡宗南的注意。熊向晖的表情镇定自若令人欣赏,高学历的背景也让他加分不少。

没过几天,熊向晖收到了录取通知,请他担任胡宗南的副官职务。

这让还不到19岁的年轻人喜出望外,这个职务使他有很多机会直接接触胡宗南本人,对他来这里的初衷十分有利。

副官需要应对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年轻的熊向晖待人接物颇为得体,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

没过多久,他再一次被提拔,担任胡宗南的机要秘书,这个职务显然更为重要,几乎可以触及到所有机密文件,胡宗南的行踪也大都能了如指掌。

熊向晖的文笔也非常好,每次写演讲稿都花费心思,胡宗南热情慷慨的演说少不了他的功劳。

渐渐地,胡宗南对他越发信任,碰到事情总愿意先听听熊向晖的意见,外出公干也经常把他带在身边。

为了进一步培养他,还写信给自己的母校——黄埔军校的西安分校,推荐了这个出色的年轻人,熊向晖因此成了黄埔的第十五期优秀学员,也在同时加入了国民党。

1943年5月份,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美国人的强势介入,日本帝国主义瞬间成了强弩之末。

虽然日军仍然在华夏大地胡作非为,但此时的蒋介石却把中心放在了“安内”上。一天凌晨,一封密电来到了胡宗南军部。

此时已是深夜,胡宗南已经入睡,熊向晖一个人看了这封电报。

电报内容让熊向晖大惊失色:原来蒋介石密令胡宗南立即调动他的部队,向红军的革命根据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想要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他们的阴谋诡计得逞,必定给我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急之下,熊向晖顾不上个人安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组织的联络人王石坚,再由他报告中央。

第二天清晨,他若无其事地把电报交给胡宗南。接到了上峰的命令,胡宗南立刻着手操演人马,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然而事情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迎来了转折,胡宗南居然在7月4日收到了朱德总司令的明电。

在明电里,我军把国民党的“秘密行动”全部公之于众。国难当头之际,国民党只顾和同胞打仗。对他们放任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为非作歹的行为大加斥责。

明电不单单发给了他,连电台也收到了原文的拷贝,日以继夜滚动播放。这一招着实厉害,将胡宗南推入两难的境地。

此时距离委员长规定的攻击时间只剩下区区五天时间,如果选择不进攻,之前的练兵前功尽弃,军营中必然陡生怨言。

更有甚者,还可能给国民党的同僚要员们留下口实,局面被动不言而喻。

但如果选择继续打,弊端似乎更多。作战计划已经人尽皆知,开战显然逃不开背“卖国”的骂名。

况且,共产党的军队肯定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卵击石难免自讨苦吃。权衡再三,胡宗南还是决定不打为妙。

02

2004年,胡宗南后人突然来访,熊向晖精辟概括胡宗南的一生。

1943年,胡宗南进攻延安计划败露,懊丧之余,胡宗南满心狐疑:难道共产党真有高人,会未卜先知?

“明电到底是怎么回事?”胡宗南今天的目光竟如此严厉。是询问?还是试探?熊向晖一时难以分辨。

他本能地想躲闪,可是理性和经验告诉他:此刻必须迎上去。

虽然心里嘭嘭直跳,表面上却依然表现出从容不迫:“报告军座,看起来我军内部有人泄密,要好好查一查才行。”

胡宗南直勾勾地看着熊向晖的脸,沉吟良久才缓缓地说:“是啊,能知道如此机密大事,显然级别不会低。是该查查了,否则我们今后的工作很难开展。”熊向晖诺诺称是。

胡宗南立即着手调查,却不能大张旗鼓,军营里出了叛徒让南京方面知道的话,自己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他委托自己的好朋友戴笠暗中走访。

可到最后,戴老板没有给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熊向晖蒙混过关。

那么熊向晖为什么要向我军传递情报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1919年,熊向晖出生在山东省掖县,家庭声望显赫,父亲是当地的县长,几个舅舅也都在政府机关任职。

虽然家境优渥,熊向晖却没有骄娇二气,反倒是因为目睹了底层穷人的艰难生活,他的心中萌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念头。

他的读书成绩非常好,在1936年考取了清华大学的中文系,在那里他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此时抗日救亡运动已经兴起,他积极投身其中,也接触到了红色思潮。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是因为其出身,所以组织上决定先不公开这个身份。

后来他到了武昌,第一次遇到了周恩来。

“努力去争取抗战的最后的胜利,努力去争取独立的、自由的、幸福的、新中国的来临!”周恩来慷慨激昂的演说鼓舞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也让熊向晖心潮澎湃。

一个崭新的新中国,正是多年来熊向晖所向往和追求的。通过这次演说,让熊向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也被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熊向晖喜出望外的是:过不多久,他就获得了和周恩来单独见面的机会,周公还向他面授机宜。

我党的党员大多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书读得也不多,虽然质朴,但安排在国民党要员身边工作的话,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对我党的情报机关来说,熊向晖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难能可贵。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组织上准备交给熊向晖一项特殊的任务。

当时胡宗南从外地调任西安,在国民党军队体系中步步高升,是有名的实权派。

组织上的打算是:如果能策反他固然最好;如果不行,及时掌握他的行踪和相关动态,对我党也是极为有利的。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熊向晖成为胡宗南的副官和机要秘书的后话。

由于工作出色,熊向晖被推举为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毛主席也评价他:一个人抵得过几个师。

在胡宗南身边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好几次危机都顺利度过,1947年熊向晖终究迎来了他谍报生涯中最大的困难,他和胡宗南的上下级关系也因此走到了尽头。

03

2004年,胡为美登门拜访,询问对父先评价,熊向晖精辟概括。

当解放战争打到白热化阶段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不惜花费重金从美国购置了大量的先进武器。

胡宗南的部队也被武装地焕然一新,战斗力大大提升,很快,蒋介石的命令又送到了,他要求胡宗南部和空军配合作战,轰炸延安。

熊向晖得到情报后,第一时间传递给了王石坚,王石坚马不停蹄地将情况送去了延安。

毛主席当机立断,组织军民迅速撤离。国民党的长枪短炮对着空城一顿狂轰乱炸,白白消耗了炮弹。

毫无疑问,熊向晖再次立下大功一件,然而接二连三的泄密,还是牵扯上了熊向晖,胡宗南对他越来越不信任。

国民党加强了情报管控,不断有我党地下人员被逐抓捕。

后来,王石坚也被出卖被捕,他的身份十分特殊,几乎联络点所有的工作人员和他都有联系。顺藤摸瓜,火烧到了熊向晖的身上。

就在危难之际,熊向晖向胡宗南提出了要去美国留学的想法。

也许念及这么多年来熊向晖鞍前马后,又也许是因为爱国情怀未泯、为将来共产党真的夺取政权留一条后路,胡宗南居然没有阻拦,放任熊向晖前往异国他乡留学深造。

从此以后,熊向晖便再也没有见过胡宗南……

听到了这么多自己原本不知道的故事,胡为美一下子入了迷,不过她并没有忘记拜访熊向晖叔叔的初衷。“那您觉得我爸爸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面对胡为美的追问,熊向晖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又说了一件关于胡宗南的往事。

1936年,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的放任行为,引起了全国有识之士的强烈不满。当时的胡宗南在西安拥兵自重,本来有能力左右中国的历史进程。

曾经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也给这位学弟写了亲笔信,希望他不要忘记在黄埔时的誓言,一定要以国家危亡为己任,鼓励他对蒋介石施加影响。

这封信,后来收录在《周恩来统战文选》中。

收到来信后,手握10万大军的胡宗南却置若罔闻,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反倒是后来张杨两位将军在西安软禁蒋介石,才扭转了全国的抗日局面。

说完这些,熊向晖便不再吱声,平静地看着胡为美,此时无声胜有声。

很显然,周恩来的立场,也就是熊向晖对胡宗南的评价,冰雪聪明的胡为美已然心知肚明。

可是她依然不死心:“熊叔叔,还想再问您一个问题。我爸爸待你一直不错,如果当时没有去美国,会不会真的在我爸爸的手下继续做事?”

“不,不会的。胡长官确实待我不薄,在我即将暴露的前夕令尊准许我出国,其中原委我也心知肚明。但是我的信念始终没有变过,我愿意为它奋斗终生。”

没什么豪言壮语,熊向晖老人朴实无华的话却打动了胡为美的心。从台湾千里迢迢没有白来,她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一旁的女儿熊蕾,也被父亲的话语深深感动。

熊向晖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1949年,他辗转从美国回到大陆,在外交部担任要职。

后来被派驻去过很多国家,每到一地他都注意了解当地的情况,注意维护我国利益。

退休前转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党组书记,在经济金融领域再度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