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加上“燃油”,在当前的中国汽车行业语境下,已经无法和“一招鲜吃遍天”等同,反而更可能意味着边缘化,昭示着品牌影响力的退化。

福特,尤其是长安福特,就是最佳的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长安福特的累计销量为233122台,相较2022年全年同比下跌幅度达到了7.13%。经历了2020年、2021年两年短暂的销量回暖后,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长安福特似乎又被“打回原形”。

值得注意的是,合资很艰难的确没错,但并非所有合资都像长安福特一般开倒车。

比如,一汽丰田2023年全年国产新车零售量超过80万台,同比增幅达到4.1%;比如,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全年终端销售1050017台,同比增长0.9%,仍然稳居百万阵营。

是挫折在看碟下菜吗?是,也不是。

说不是,是因为市场公平竞争,能者多劳,能者自然也就多得,规律面前一视同仁;说不是,则是因为,挫折面前,品牌额态度、实力,很大程度上恰恰决定了这份挫折化解起来的难易程度。

我们无意将福特打为退市的三菱之流,可以肯定的是,曾经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参数图片)”的福特,凭借出色的体系能力和深厚的经验造诣,仍然能在庞大的中国车市找到一席之地。

时间的问题而已。

只不过,长安福特,就未必了。

燃油车不垫后,新能源不开路

对于如长安福特一般体量庞大的合资品牌,面对燃油、混动、纯电夹杂的汽车市场变革,稳妥但并不保守且成功概率极高的做法是,一手燃油、一手新能源,俗称“两条腿走路”。

详细展开来说,即:一方面需要稳住燃油车的基盘,毕竟超过6成的市场仍然归燃油车所有,守城战打好了也能保一时平安;另一方面则需要用新能源冲锋,无论是从抢占市场的角度还是从抢占用户心智的角度,新能源虽迟但到。

目前市面上仍然掌握着话语权留在牌桌上对局的合资品牌,无一不是做到了用燃油车垫后、用新能源开路。

保住燃油车这一缓兵之计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必须有,自身能力不足转而合作国内企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力这一远交近攻之计,同样不失为一计良策。最怕的是既无缓兵之计,也无冲锋之矛,主打一个隔岸观火、浑水摸鱼。

结果,必然是火烧到了自己身上,鱼没摸到,先把自己淹水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在推出了包括2023款蒙迪欧1.5T版本车型、2023款蒙迪欧1.5T-E混动车型、2024款锐际、2023款锐界L的前提下,长安福特的燃油车阵营,成员只多不少,成果却只减不增。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蒙迪欧的累计销量仅有59905台,这已经是长安福特牺牲产品调性、牺牲品牌利润、竭尽全力无所不用其极之后得到的结果了。很难判断,蒙迪欧的上限,是否便是如此。

去年12月份,蒙迪欧的月销量为8726台,几乎是全年最佳;而同时期的合资产品,迈腾的月销量达到了27826台,凯美瑞卖出了22688台,雅阁卖出了22661台,同为美系出身、价格甚至更高的凯迪拉克CT5当月都卖出了9100台。

合资需要反思,但拳头产品蒙迪欧每况愈下的长安福特,尤为需要反思。

好消息是,至少蒙迪欧这一单品的销量仍然能睁开眼和残酷的市场对视;坏消息是,只有蒙迪欧能对视了。

以去年12月的销量为例,除了蒙迪欧外,长安福特的燃油车阵营几乎再没有销量能拿的出手的产品。

曾经的当家“花旦”福特锐界,当月仅卖出了3024台;探险者更惨,2267台;锐际仅有1738台。至于曾经的A级车头部产品福特福克斯,卖出了9台,一个惨到难以置信的数字。

当我们了解了长安福特全阵营销量“塌方”的燃油车后,就不难理解为何曾经快要挤进百万阵营的长安福特,如今会沦落到和三四线合资品牌“菜鸡互啄”的境地了。

毕竟,大后方都没了,还谈什么开疆拓土呢?

当然,我们亦无法用“转型阵痛期”来为长安福特找补。原因是,有的品牌是真的因为转型才经理阵痛,而长安福特,转型力度不大,阵痛却不小。

目前,长安福特旗下唯一“原汁原味”的新能源产品是福特电马,去年并入长安福特销售渠道后,福特电马并没有因为渠道的助益而扭转败局,表现最好的时候,月销也仅有302台,全年累计卖出3109台,给新势力塞牙缝都不够的数字。

至于混动产品,比如2023款蒙迪欧1.5T-E混动版,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总功率不过96kW的电机,仍然不能改变整车喜油厌电的属性,拿去糊弄三年前的消费者或许可以,现在,恐怕难。

既无良将垫后,又无猛将开路,销量跌跌不休,亏损年年不止,不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后浪“拍死”前,先被同门抢了风头

长安福特如今的境况可以用“四面楚歌”来精准概括,合资品牌、自主品牌、新势力,统统在蚕食几年前属于它的市场和地位。

更为至关重要的是,如今就连曾经在乘用车领域“籍籍无名”的同门——江铃福特,也开始在乘用车市场崭露头角、抢走长安福特的风头。

去年4月底,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曾表示:“中国市场已经完全变了,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福特在中国市场的定位。”

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位CEO对中国市场有着极其清醒理智的判断。重新思考福特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是福特在中国市场的主旋律之一。

而思考的结果其实显而易见——打出差异化优势,名为“野”的差异化优势。

于是乎,去年的车展上,我们相继看到福特Ranger、福特Bronco、新一代F-150猛禽国产化的消息。相比较和自主品牌死磕产品的本土化理解、和新势力死磕技术产品的创新性,将福特的“野”凸显从而进行最大化,是一个并不艰难但极为正确的路径。

小众车型的受众,往往会将专业和底蕴排在性价比之前。

好消息是福特Ranger和福特Bronco和新一代F-150猛禽要国产了,坏消息是不归长安福特、而是归江铃福特。

信息显示,去年5月份福特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上,福特更是明确表示在华新战略的重点将是商用车业务、电动汽车和出口业务。

三款重磅越野产品、重点之一的商用车业务,很显然都是江铃福特而非长安福特的主场。很难不让人猜想:福特这是要重用江铃福特,轻用“扶不上墙”的长安福特了?

三款越野产品势必会让福特的品牌力增强,只不过功臣并不是长安福特。

曾几何时,长安福特连续长达35个月未推出全新产品,经典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更是普遍比其他合资品牌要长。

这其中当然有长安福特自身产品导入层面的问题,但同样有福特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长安福特近几年可以说一直缺乏、也一直在等一款有力度、有厚度、有深度的好产品。

只是,连续多年表现不佳的长安福特,没能成为可以被福特委以重任的对象。

一碗水,端不平。有高,自然就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