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腊月二十四,北方已经过了小年,眼瞅着马上就要到春节了。汉中火车站熙熙攘攘,吆喝声、叫骂声、广播声纷纷扰扰,年味已经越来越浓了。

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穿着军装的青年显得格外显眼。他看起来二十二三岁,腰背笔直,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裹,里边装的全都是他带给家人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已是凌晨3点,外边乌漆嘛黑,青年就和大部分人一样,准备在候车室将就一晚,等到天亮了再坐车回家。

正当他睡的迷迷糊糊之时,只听到凄厉的喊声:“爷爷,爷爷……”

青年立马从睡梦中惊醒,快步走上前去,发现原来是一对在候车室乞讨的爷孙。老者看起来60多岁,嘴角吐着白沫,斜靠在墙上,小孩十一二岁,正在向周边人哀求救命。

后半夜候车室人也不多,许多人也被惊醒,纷纷走过来围观,但并没有人伸出援手。看着小孩向着围观的人群磕头求助,青年嘴角抽动了两下。

他背着包裹,喊了一声“跟着我”,便抱起老头就朝车站值班室跑去,小孩脸上的泪水都来不及擦,提起一个破口袋,紧紧地跟在他身后。

到了值班室,叫醒了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工作人员倒是很积极,但一没有药,二没有医生,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知道向上级报告。

青年回头问小孩,老头有没有什么病?为什么口吐白沫?小孩有些结结巴巴的说道,爷爷之前没说有什么病,只是经常会说这痛那痛。他们俩晚上吃的别人扔掉的盒饭,还捡到了一个苹果。大半被他吃了,爷爷只尝了一点点。

青年估摸着可能是食物中毒,他不再干等车站的安排,抱着老人出了候车室,两道人影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铁路医院距离火车站一公里左右,多亏青年是当兵的出身,才有这么好的体力,普通人早就累趴下了。

到了医院,叫醒了值班医生,青年说了他的猜测。医生没敢怠慢,赶紧安排住院、输液、洗胃。

在医生忙碌的时候,青年才仔细打量起眼前的小孩。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啊!穿着一身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旧衣服,松松垮垮地大了两号,外边套着一个破旧的棉坎肩。

最不忍直视的是他脚上还穿着一双黄胶鞋,没有穿袜子,还露出了大脚趾。汉中的冬季虽然不算特别严寒,但也是零下一两度的气温,小孩冻得浑身瑟瑟发抖。

青年从包裹里拿出了两小袋关山奶粉和一个搪瓷缸子,找护士要了点热水,将两袋奶粉全部冲了,满满一缸子递给了小孩。

小孩有些不知所措地端起了搪瓷缸,望着缸里乳白的液体,散发着牛奶的香气,小孩有些不敢喝,但他肚子里面的叫声已经出卖了他内心的渴望。

“喝吧,喝吧,喝了就暖和了,这可是好东西!”青年和蔼地跟小孩说道。小孩犹豫了一下,端起缸子就大口喝了起来。

可能是奶粉给小孩补充了能量,他终于不再战战兢兢,青年随即问起了他和爷爷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孩名叫王振国,今年已经11岁了,他是爷爷捡来的,就住在火车站三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子里。

说起那个小村子,王振国明显有些害怕,他说村子里所有人都欺负他们爷孙。他们也是实在没办法,才到火车站来乞讨的,已经有大半个月了,前几天都好好的,但没想到快过年了,却出了这事。

听到这里,青年长叹一口气,没有再问什么,只是和小孩默默地在病房外等候。

这名青年名叫黄建华,他的身世其实和王振国很相似,不过没那么凄惨。1960年,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父母逃荒逃到了汉中勉县,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将他送给了当地一家村民。

这户村民家里没有孩子,因为无法生育,就留下了他,传承自己香火。养父母因为无法生育,所以在村里面也没有任何存在感,即使收养了黄建华,还是备受歧视。

黄建华很懂事,虽然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但养父母对他的好,他都记在心里。但他心里其实憋着一口气,不但为自己,也为养父母。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黄建华却努力上进,想为父母争口气。1978年,他报名参军,在验兵时各项条件都符合,而且征兵干部对他也很满意。

但当时大队书记一心想让自己的侄子当兵,将黄建华顶掉。老实巴交的养父实在忍不了,提着给牲口铡饲料的铡刀去了书记家里,誓要书记给个说法。

书记一看把老实人逼急了,也没再敢瞎整,最后黄建国如愿到新疆某汽车团当了兵,这次也是他入伍后第一次回家探亲。

第二天早上,老头恢复了意识,他确实是食物中毒。捡到的苹果好的部分被孙子吃了,他自己就吃了点带腐烂的部分。如果是身体强壮的年轻人,可能根本没事或者是拉肚子,而老头身体虚弱,吃了差点要了命。

老头今年58岁,祖籍并不是这边,十多岁时父母就得病去世后,他靠给地主放牛、当长工长大。分土地时,因为他是独户,也没人帮他说话,分得也都是些犄角旮旯。

因为家里穷,一直到30多岁还娶不上媳妇。后来和一个寡妇看对眼,两人正准备搭伙过日子时,寡妇却因一场疾病死了。此后,他便一直独身一人。

47岁那年,他无意捡到了一个男婴,也就是后来的王振国。当时王振国还在襁褓当中,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周边的人说这小孩有先天疾病,不然一般人家是不会遗弃男婴的。

王老头没管那么多,反正他也是一个人,有个孩子作伴也算有个慰藉,还请先生给起了个大名。

王老头艰难将婴儿拉扯到三岁,却发现王振国还不会说话,村里人都说这孩子不是傻子就是哑巴。有人说风凉话,说王老头是大傻子,捡了一个小傻子。

王老头一开始很绝望,但渐渐也想开了,总归是个伴。结果到了5岁时,王振国竟会开口说话了,除了刚开始还有些磕磕绊绊之外,很快就和同龄小孩差不多了。

王老头大喜过望,觉得这是老天赐给他的福气,他想供小振国读书。当时农村小学读书,一学期学费加书本费大约1.5元,加上其他文具等开销,总共得要花四五块钱。

可老头在生产队挣工分,分下来的粮食连饱腹都不够。到年底时分的钱还不足10块钱,日子过得苦哈哈,家里住的还是泥墙茅草屋。

队里人也瞧不上爷孙俩,对于老头吃糠咽菜供小振国读书的行为也是嗤之以鼻。王老头没什么宗族亲戚能依靠,也没有人接济他们,平时还得受欺负。

实在没办法,在冬天最冷的那段时间,他就带着孙子到火车站乞讨。那时候能坐火车的,也都是有点身份的人,运气好也讨点钱或者是吃的。

车站工作人员看他们可怜,晚上候车室人少后,就放他们进去休息,毕竟里面要暖和许多,比他们那个破房子更暖和。

黄建华听老人讲明之后,也非常同情他们爷孙俩的遭遇。他问了一些王建国上学的事,发现这小孩虽然说话迟,但实际上挺聪明,虽然屡屡被人歧视和嘲讽,却内心很善良,是个好孩子。

从小振国身上,黄建华也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他决定做些什么。因为急着回家过年,他就帮老人交了医疗费,又留下了二十块钱,让老人回家养养身体。约定好正月十六,他要来火车站买票,到时候让爷孙俩在火车站等他。

在家过完春节后,到了正月十六,黄建华果然在火车站遇到了爷孙俩。他们依然在乞讨,但看起来气色好了很多。

爷孙俩看到他后非常激动,连忙磕头感谢。黄建华一把拉住俩人,说到他们住的地方看一看。爷孙俩自无不可,带着他回了村。

到了地方,一看果然和老人说的别无二致。村里许多人家已经盖起了砖瓦房,但爷孙俩住的还是破破烂烂的土坯房,墙壁许多地方都已经开裂。

屋内倒是收拾得挺利索,但连件完整的家具都没有。黄建华转了一圈后,心里有了数。他拉住王老头说道,千万不要让小振国辍学,以后他每半年给寄25块钱回来。

爷孙俩又要给黄建华跪下磕头,他拦住两人道:马上要全面推广包产到户了,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鼓励王振国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在乎别人的嘲笑,用学习成绩去打脸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部队后,黄建华果然信守承诺。1982年、1983年连续两年,他陆续给王振国寄钱写信,王振国每次收到信后,也会给他回信,详细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1984年的夏天,黄建华又寄回去了30块钱,但一直没有收到小振国的回信。他也没在意,在那个年代通信不方便,信件有时候也会丢失。反正在冬天他也要退伍了,到时候再去看一看。

1984年冬天,黄建华退伍了。回家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完,工作联系好之后,他便去了王振国家里。王家的土坯房终究没能撑住,竟然已经垮塌了。

黄建华大吃一惊,赶忙询问村里人。才得知王家爷孙俩10月份就走了,说是王振国的亲生父母找了过来,将俩人都接走了。具体在哪里,他们也不清楚。

黄建华又去问了村里的干部,村支书摸索了半天,给他了一封信,说是王家小子走的时候留给他的。

黄建华打开信封,果然是王振国熟悉的笔迹。可能是走得急,他就简单写了自己的父母过来找到了他,要接他和爷爷去省城。他发了一封信到部队,为保险起见又留了一封信在村部,信的末尾是他到西安后的住址。

看到信后,黄建华也明白了事情始末,也为王振国感到开心。亲生父母过了这么多年,还来找他,说明当时可能遇到了突发情况,现在又将他接回去,证明家里条件应该也还不错。以后,王振国应该不会再过苦日子了。

黄建华进了当地一家国防单位的配套厂,依然做开车的老本行。稳定下来后,他给王振国写了信,但不知道是不是地址错误,他始终没收到王振国的回信,这段往事也就渐渐淡忘了。

月如梭,一晃30年过去了,黄建华也早已经成家,女儿也已经大学毕业,在省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养父已经去世,但养母尚在,一家人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才51岁的黄建华出现咳血的症状,在当地医院确诊为肺癌。当地医院医生技术水平有限,便委婉建议到西京医院胸外科治疗。

78岁的老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也病倒了,家里鸡飞狗跳。妻子留下照顾老母亲,女儿回来带着王建国去省城求医。

但这种超大型医院想要住进去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黄建华的女儿也是大学刚毕业,没什么人脉关系,只能先办手续,等待医院病床出来。

等待的过程中,还得要抢专家号,女儿排了好几次都没抢到。一天,女儿突然兴冲冲地回来跟黄建华说,这两天医院里来了几个协和的专家过来交流,她抢到了一个号,专家名字叫王振国。

黄建华听到这个名字后也没多想,第二天一早,父女俩便早早来到了医院等候。等他们进诊室后,发生的一切却仿佛命运的馈赠。

黄建华并没有认出来王振国,毕竟他和王振国只见过两面,而且还是他11岁的时候。但王振国在看完他在老家医院拍的片子之后,没有安排他重新去拍,反而是跟他聊起了家常。

得知黄建华是退伍军人之后,王振国问他是不是XXX部队的汽车兵。当得到确认后,王振国非常激动,一把就拉住了黄建华的手,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黄建华也感觉缘分是如此的奇妙,但因为后面病人排着队,俩人也没办法多聊。王振国开了检查单之后,说道后面他来安排。

当天晚上,王振国就打来了电话,说是住院已经安排好了,他过来接黄建华。等到手续办完,王振国才详细地说了他这些年的经历。

他父母竟然都是大学教授,在那个特殊年代也受到了很大的迫害。1970年王振国出生后没几天,他父母被判了刑,为此他们托关系想将小振国送到汉中这边的乡下亲戚这儿。

可是他们找的人不靠谱,除了火车站竟然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小振国扔掉了,然后卷钱过起了日子。可怜王振国的父母在牢里挂念着儿子,却不知此事。

直到79年,王振国父母平反出狱后,慌忙到乡下去找儿子,才得知亲戚那边根本就没收到过孩子。两人伤心欲绝,便开始到处寻找。

直到1983年,将当年送孩子的那个人找到,他们才有了比较准确的目标。又花了一年时间,终于找到了王振国。一开始王振国并不想认他们,但在爷爷的劝说下,最终同意跟父母回了省城。

他和爷爷回省城不到俩月,父母就因为工作调动去京城。因为王振国还没收到黄建华的回信,到了京城后,他便又写了一封信到村部,希望黄建华跟他联系。

但黄建华后来再没去过他们村,这封信自然也就没有到他手中,两人至此就彻底失联了。

王振国后来考上了北大医学院,还到海外深造,归国后进了协和,虽然才41岁,但已经是圈内很有名望的专家了。

一周后,王振国亲自给黄建华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黄建华恢复的非常不错,一切皆大欢喜,如今黄建华身体康健,两家保持着密切来往。

因为自己曾淋过雨,所以也想替别人撑把伞。黄建华当年的义举,让他在三十年后重获新生,这不得不说是命中注定的美好。

正所谓:种善因结善果。每个人想得到命运的眷顾,便要用心耕耘自己的福田,舍得播下善业的种子,来日才会得到无上的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