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村振兴画卷,在萍湖村徐徐展开

文_筱

听说涵江区的萍湖村是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引起了我的关注,想利用出差的闲暇到村里看看。

早晨,车从宾馆出发,穿过城区,上了高速,大约45分钟的车程,一幅风光绮丽、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展现我的眼前,同行的同志告诉我,萍湖村到了。下了车,村支书陈维樵热情地招呼我。他是一个十分壮实的汉子,一开口,一股浓浓的莆田腔。寒暄之后,我了解到他是2018年回乡担任村支书的,原本在福州开商店,经营食品。他一边领着我参观村容村貌,一边给我介绍村里的情况。

我环顾远山,远山的树上有如一只只白鹭泊在枝头,阳光映照,泛着银辉。陈书记告诉我,那是枇杷林,眼下正是枇杷生长时节,远看如一只只泊在枝头的白鹭,其实是给正在生长的枇杷罩上的一个个套子。罩上它,既能防寒,也能防止鸟儿咬啄,损害枇杷的品相。

满山遍野的枇杷树,为每一棵树上的枇杷罩上套子,那样多少工作量啊!陈书记笑了笑,风趣地说,这就好像一个姑娘,貌美了,更让人心仪。这枇杷品相好了,才能卖个好价钱。我问陈书记,村里一共有多少亩枇杷,一年能够给村民带来多少收入。书记说,村里一共有800多亩,一年可以收入300多万元。

枇杷是村里的支柱产业,这些年,村里把提高枇杷品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努力发挥乡贤的作用。他说,村里有位乡贤郑少泉,是省农科院的枇杷种植专家,每年他都几次回到家乡,开展技术培训,手把手地传授枇杷种植技术。

提高枇杷品质,关键在品种。这几年,村里大面积进行品种的更新,淘汰掉那些口感不好、长相不佳的品种。眼下,新品种已经逐渐替代了老品种。被书记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想看看被套子罩得严严实实的枇杷,识一下“庐山真面目”。垫着脚尖,我还是没有看到套子里面生长的枇杷,倒是有一株没有罩上套子的枇杷树,一个枝条上长着四五粒的枇杷,抱团而生。看到这些枇杷,我心里就涌起儿时吃枇杷的滋味,这味,酸中有甜,甜中带酸。

站在桥上,环顾村庄,萍湖村村落四周被群山环抱,呈东西走向,环境幽静典雅,东有夹漈山,西有石柱山,南有越王台,北有五角仙洞、泗洲文佛寺、老鹰山等。萍湖村境域由考马洋梯田和楼下洋、下畲洋两小平原及大林山、老鹰山、萍山组成。一条溪流从西向东穿村而过,这溪,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秋芦溪,读来诗意盎然,这溪,涵江人称之为母亲河。秋芦溪在萍湖这段又称为萍湖溪。走在溪畔,溪水潺流,空中云彩、溪岸的树倒映水中,湖光潋滟,有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不时地还有些鸟儿盘旋在溪面上。萩芦溪所流经的萍湖地段被三个人工造的陂分为两段,形成三个硕大的人工湖,勤劳智慧的先民用筑“陂”的方式截断水流提高水位,引水灌溉下游平原,利用水位落差推动水车转动,把溪水提到所需高度来浇灌临溪的楼下洋、下畲洋两片小平原。其实,莆田话所说的“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坝”,其形如琴,功用是为了提升水位,水位低时,水被蓄在了“陂”内,水达到了一定的量,多余的水就顺着琴的“凹”处流出了“陂”,向着下一个“陂”流去。

春风吹拂,溪岸小草已经长出新绿,几丛芦苇在风中摇曳,给人几分荒芜的感觉。我喜爱这种荒芜,添了乡村的韵味,我一直以为,乡村就应当多些乡土味,多些原生态的东西,多些鲜花,多些绿意,少些钢筋水泥。支书兴致勃勃地说:“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他们要将秋芦溪一溪两岸进一步美化花化,种上樱花、桃花等,还打算在溪岸两旁的闲置空地上种上鲜花,用美吸引游人。

“秋芦溪是我们村的宝贝,也是先辈世代呵护的重要资源,我们要用好,更要保护好。”支书兴奋地说。他们已经与浙江的一家企业签了合同,要在溪中小岛上建一处帐篷营地,进一步利用乡村的自然风貌,发展乡村游。

萍湖村多数的自然村坐落在秋芦溪的两岸,我问村支书,刚才看了你们的村史介绍,有梯田和竹林。支书说,萍湖村是个平原与山区接壤的地方,除了目之所及之外,还有些自然村地处半山区,我们把这些梯田打造成既可种粮,又可观光的梯田,让它成为网红打卡地。

我们顺着“陂”,过了溪。先去了吴妈宫。这村里为什么要供奉吴妈呢?陈书记告诉我,按今天的话说,吴妈是个医生,游走各方,为百姓治病,百姓为了纪念她,专门建了宫,以纪念这位为民解难者。他还告诉我说,不止萍湖村供奉吴妈,仙游等一些乡村也供奉吴妈。

我望着吴妈宫,红墙灰檐,庄严肃穆,它是一处民俗,也是一处文化景观。

萍湖村不只是山清水秀,而且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溪畔有一条长廊,专门介绍郑樵。我在长廊中仔细地看着有关郑樵的介绍,村支书在一旁非常自豪地告诉我,萍湖村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厚,附近有鹧鸪墩古文化遗址、岭埔头古文化遗址等远古遗址,有越王台、芗林山、南峰寺、夹涤草堂等与萍湖息息相关的人文之地,还有许多古匾、古碑、古坊、古井、古迹、古树、古墓等。我听后也有些惊讶,一个乡村,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实在也不多见。

走进长廊,便走近了一位先贤:郑樵(1104—1162),字渔仲。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于宋崇宁三年(1104)生于萍湖。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郑樵已修书50种,献给皇帝,被授右迪功郎,但他没有接受,回家后,筑草堂于夹深山,编纂《通志》丛稿。绍兴三十一年(1161),《通志》书成,郑樵到临安献书。适逢高宗赴建康(今南京市),戒严,未得见。第二年春,高宗还临安,诏命郑樵将《通志》缴进,并授他枢密院编修官,是时,他已病逝,终年58岁。郑樵一生述著颇丰,多达81种,669卷,又459篇。其中著名的《通志》200卷,就是在夹漈草堂中写成的。

夹漈草堂

夹漈草堂四周景点甚多,自古就有“夹漈二十四景”之称。较为有名的是:登山路上的“下马石”——相传是我国闻名理学家朱熹拜访郑樵时下马步行的起点。草堂西侧200米处的“出米石”——民间传说,郑樵刻苦著书的精神感动了神仙,吕洞宾下凡在石上挖两个洞,一洞出米,一洞出盐,两洞出的盐米仅供师徒两人食用。后来书童把洞挖大,结果洞中飞出两只白鸟,从此就不再有盐米流出。草堂西侧约100米处的“占星石”——相传郑樵站在石上夜观天象。此石突兀山间,站在石上仰望上苍,天宇低,确是观察天文的好地方。草堂前面约100米处的“晒书石”——石长60米,宽35米,相传郑樵每年都要把书拿到这块石上晒太阳,以防霉变。此外,还有摇篮石、修史堂(芗林寺)、搬柴坑、乌纱石、放生池、石龟石蛇、东山采药、曲水流觞等。望着两个石砌的洗砚池,上池外方内八角,下池外方内圆,一股清泉,顺着龙头汩汩注入池中,洗砚池边上是书亭。站在书亭眺望,云卷云舒,感慨万千。我感慨郑樵的执着与勤奋,为了著书立说,甘于寂寞,避开喧嚣,一再寻觅最佳的读书写作的地方。除了夹漈草堂,还有溪西草堂、南峰草堂、芗林草堂。我站在书亭眺望,想到了耕读传家,养身谷为宝,继世书留香。每个村落在世代传承中,都在孕育着一个乡村的文化,书写着一个乡村的许多故事,孕育着一个乡村的精气神。

乡村游,不只是让人欣赏到一个乡村的自然风光,更要让人体会到乡村文化。泱泱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相当长的一段是农耕文化,承载农耕文化的是农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文化,乡村振兴必须做好文化振兴这篇文章,讲好发生在广袤大地上的乡村故事,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我与庄边镇的镇长和驻村的镇人大常委会主任、村支部书记一起喝茶聊天,话题自然是做好萍湖村乡村振兴。尽管招数各异,但都是信心满满。他们说,萍湖村从一个贫困村变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全面推进乡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萍湖村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就要在示范上做文章,就要在示范上显担当。说起未来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村支书兴奋地说,把握特色,避免同质化。推进萍湖村的乡村振兴优势在产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既要互补,更要融合。乡村振兴,是为农民建家园,要让农民得到实惠,农民有了好处,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眼下的萍湖村,有相当一部分的村民在外经商创业或是打工,要把村民组织起来,让他们在家门口创业,在家门口就业……

一幅蓝图,在聊天中徐徐展开,这张蓝图很美,我对萍湖村的未来,很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