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共济改革后,在职人员医保个人账户的划入金额为个人缴费的全部金额,退休人员个人医保账户按照当地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一定金额划入,无论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医保门诊待遇在共济改革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医保共济改革前不能报销的门诊医疗费,也能在一定范围内报销了。

经过1年多的运转,医保共济改革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好处,医保基金真是把钱用在了刀刃上,让那些身体不好、经常看病的人,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医保改革带来的好处,大大减轻了医疗负担。随着共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地区继续优化调整门诊报销待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让利于民。

3月31日,福建医保局就发布了事关医保共济改革后的门诊报销待遇调整问题的通知,从通知内容看,可以说是门诊医保待遇的重大调整,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起先睹为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医保局发布完善职工医保共济保障通知

3月31日,福建医保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关于落实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通知》,从通知的内容看,重点是“落实完善”四个字上,具体看看都有哪些看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明确职工个人医保账户划入标准

对于退休职工来说,个人医保账户划入比例,按照2023年统筹地区2023年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的2.5%的比例划入。

由于不同地区的人均养老金可能会不同,因此即使在福建省内部,不同地区退休人员的划入金额也会有差别。

对于在职人员来说,个人医保缴费的全部金额划入个人医保账户,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全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管理。从个人医保账户的储存额上来说,这种变动会减少个人医保账户的划入金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门诊起付线降低了

通知明确,职工医保门诊起付线在原来的标准上降低200元。

如果原来是700元,降低200元后变成500元,如果原来是800元,降低200元标准后变成600元。

起付线标准降低,意味着患者在门诊看病时,可以报销更多的医疗费。

第三,门诊封顶线提高了

受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能力的限制,门诊医疗报销的金额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每年不能超过一定的标准,超过标准后不再报销,这就是门诊报销设定的门诊报销上限。

通知明确,统筹支付的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50%。比如原来的标准是每年10000元,那么提高50%后,标准变成了15000元,这样门诊患者可以少支付5000元医疗费,这样的变动,对于那些身体不好,需要经常看门诊的病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于年龄大的退休人员,好处多多,毕竟年龄越大的人,去医院看病的概率越大。

第四,门诊报销比例提高了

门诊报销比例提高了,病人支付的比例就降低了,减轻了病人的医疗负担。

在职和退休人员,在一级医疗机构门诊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8%、93%,提高了3个百分点,退休人员比在职人员报销比例高了5个百分点。

在二级医疗机构门诊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3%、88%,提高了8个百分点。

在一级医疗机构门诊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8%、83%,提高了3个百分点。

通知明确,福建的这个医保新规将从2024年4月1日开始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

福建发布的完善医保共济保障机制的通知,能有效降低门诊职工的看病负担,和以前的门诊报销政策相比,有三大变化,退休人员医保账户划入金额增加、门诊起付线降低,统筹支付限额提升,门诊报销比例有3%或者8%的提高,新规将从今年4月1日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