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生产管理中,会到一些方法和工具,比如PDAC、六西格玛方法论、IE手法等,今天分享一下,关于KPIV和KPOV这个管理理念,因为它也是一种很好用的工具。

关键的输入变量(KPIV) :Key Process Input Variable,是对过程或系统的输出变化或产品的关键过程输出变量(KPOV)产生重大影响的过程输入,

关键输出变量(KPOV): Key Process Output Variable,这意味着KPOV由KPIV确定;因此,如果KPIV保持恒定,则将产生可预测且一致的输出。这样,KPIV决定了KPOV的整体质量,或者简单地决定了过程或产品的输出质量。参考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图看,在过程稳定的情况下,管理好KPIV,那就可以获得需要的KPOV, 这个很关键!!换句话说,控制好KPIV,就可以得到期望的KPOV。但这里面有两个前提:

其一是要找出影响KPOV的所有KPIV,即识别出所有的KPIV,然后对KPIV进行管理和控制,就可以达到预期的KPOV。

举个例子,假如你想改善电阻焊的焊接合格率,这个达到目标的焊接合格率,比如目标是一次焊接合格率为99.5%,这个就是你的KPIV;然后你工作的重点是找出所有的影响电阻焊接产生不良品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KPIV,找到这些因素,通过各种方法管理和控制这些因素,比如,焊接压力、时间和温度会影响焊接合格率,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做DOE的方法,找到最优的参数设置方案,并把它固化到设备中,同时要求设备操作员每天开班点检对应的参数,如果有异常就停止生产,如果正常就开机生产,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焊接合格率,也就是达到预期的KPOV。实现焊接合格率达到99.5%的目标。

其实这个方法不光对过程和设备有用,也可以推广到很多地方,灵活运用,使用这种方法就可清晰的管理过程或设备。当然识别出KPIV的过程会比较辛苦,但找到KPIV后,管理好KPIV就会比较轻松些。

其二是过程不要发生变异。当然过程如果发生变化,我们需要重新寻找和识别KPIV,不断大胆验证,小心求证,不断更新KPIV。

用好这个工具和方法,将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