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财侦探

编辑|茶茶

因为一封刷屏的辞职信,广发基金最近成为舆论的焦点。

这位原先在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任职的员工在信中指责部门负责人 “个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甚至是职业道德都令人无法忍受”。

辞职信的广泛传播,让广发基金的内部问题暴露在了公众视野中,而这似乎与广发基金业绩连年亏损关系密切。2022年,广发基金巨亏815亿;2023年,又接着亏损了333亿元,两年血亏1184亿元。

广发基金的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令基民大失所望,也引发了基金公司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讨论,公众认为基金经理的收入应该与投资者的收益挂钩,共同承担风险和损失。

1

内部人员的控诉

在辞职信中,该员工首先对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表示了怀疑。他认为,该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业绩不佳,且在过去的成功中,市场整体趋势和运气成分占据了较大比重。此外,研究员还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质疑,指出部门会议的召开频率大幅减少,从最初的每月一次,到后来的双月一次,再到最后的半年一次,这种管理上的松懈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部门考核,他指出,基金经理在投资经理的任命和考核上缺乏客观性,不公平公正,“部门考核全看个人喜好,研究员甚至无需维护模拟组合,而是以谁给投资经理干了更多杂事、谁更听话为标准。”甚至存在将功劳归为己有的情况。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团队的士气,也影响了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业绩表现。

该员工认为,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作为创新部门,成立已5年,但创新极少。各岗位没有明确分工,建议分离投顾和FOF业务,进行清晰独立的考核,而不是混在一起。

辞职信里透露出来的信息还有很多,比如,做过“稳稳的幸福”,任部门联席总经理,管理固收+FOF,是位女将……

据媒体报道,该辞职信中所指的基金经理为广发基金杨喆。

资料显示,杨喆曾任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分析师。2013年,杨喆加入交银施罗德,先后管理量化专户、基金组合。2017年,杨喆开始主理交银旗下投顾组合:我要稳稳的幸福。2018年权益熊市中,该产品因配置的资产含债量高,不仅躲过了权益的下跌,年内还录得5.52%的正收益,一度成为现象级投顾产品。至2021年杨喆离职交银,该投顾产品的年化回报超7%,最大回撤仅2.6%。

凭借稳稳的幸福名声大噪后,杨喆开始从投顾转向FOF。2019年、2020年,交银分别为杨喆新发两只养老FOF。2021年5月杨喆离开交银,卸任在管产品,杨喆交出优异答卷: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任期内年化7.52%、交银养老2035任期内年化28.69%。

2021年6月,杨喆加入广发基金,任资产配置部总经理、基金经理。

但杨喆加入广发后,光环不再,半数以上的在管产品业绩跑输基准。

数据显示,目前其在管的16只产品中,在管规模58.87亿元,管理着70%公募产品。除4只取得微薄的盈利外,其余12款产品均呈现亏损状态。其中,备受关注的代表作——广发核心优选六个月持有混合(FOF)A,自其任职以来,回报率竟为-20.5%,年化回报率也达到了-9.34%。

从种种迹象来看,该员工所言的部门经理专业能力不强、管理集中度太高,并非空穴来风。这样的成绩,也难怪下属会吐槽。而该员工的建议,希望公司选择真正有实力和品行好的人做部门领导,恐怕也是所有基民的愿望。

2

明星基金经理大溃败

近年来,广发基金可谓是“批量制造”明星基金经理,先后涌现出傅友兴、吴兴武、郑澄然、林英睿、唐晓斌等一批“顶流”基金经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刘格菘。

作为广发基金的王牌经理人,刘格菘过往业绩也曾十分辉煌。2019年,刘格菘包揽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前三名,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A、广发创新升级混合、广发多元新兴股票全年回报率分别为121.69%、110.37%、106.58%。2021年初,刘格菘以“900亿收益冠军”亮相互联网,摇身一变成为“顶流”。

不过,从2022年开始,刘格菘的业绩一路下滑。所管理的基金也从行业头牌,变成了“吊车尾”。

近日,广发基金公布了刘格菘在管的6只产品2023年四季报。截至2023年12月末,刘格菘在管6只产品2023年的收益均告负,年收益率在-27%至-38%之间。同时管理总规模为376.48亿元,相较于2022年4季度末的564.82亿元下降约188亿元,已不到顶峰时的一半。

此前,据Wind统计,2022年6月-2023年12月,刘格菘的管理规模单季度变化分别为684.72亿元、589.03亿元、564.82亿元、526.49亿元、376.47亿元。管理规模一路下降,意味着昔日“顶流”的光环已无法吸引基民入手。

一直以来刘格菘的风格都以激进著称,看好一个行业或个股就会重仓押注。因此,他操盘的基金产品除了重仓国联股份的出现亏损,一些其他赛道的重仓股也接连出现大幅亏损。

2023年底,国联股份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时收到北京监管局警示函。受此影响,国联股价迅速跌入谷底。

国联股份前十大持仓基金中,包括侯杰、王娟娟管理的招商安华债券,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混合、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刘格菘与吴远怡合管的广发创新升级混合,侯杰管理的瑞阳混合,付娟管理的申万菱信新经济混合等知名产品。刘格菘在管的至少三只基金重仓了国联股份,旗下基金产品业绩因此遭“重创”。

然而,在国联股份暴雷的情况下,刘格菘未采取规避措施反而增持,此举备受诟病,基民认为他的操作完全“散户化”,追涨杀跌,看不到理性的投资理念。

风险规避能力差,盈利把握能力也遭到质疑。比如在泰康生物个股上,有评论认为体现了刘格菘的贪婪。

2019年第三季度,刘格菘管理的基金逐渐“杀入”康泰生物中。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8月最高时盈利能够高达355.86%。然而,刘格菘非但没有减仓,反而逐步加仓。

2020年三季度康泰生物股价创下155元(前复权)的历史新高,此后的三个季度中,股价维持在70~134元间反复震荡。到了2021年三季度尝试冲击百元大关未果,留下了98.65元的近两年高点,此后股价一路下滑至2023年8月11日28.48元的收盘价,不及近两年高点的三分之一,股价妥妥的被“膝斩”。

对比刘格菘在康泰生物的持股变化发现,历史新高未落袋为安,反而是逆势加仓,颇像散户投资风格——越跌越买,只到补仓补不动时就割肉。

此外,刘格菘管理的基金高度同质化,不利于分散风险。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A”“广发双擎升级混合A”“广发创新升级混合”“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广发多元新兴股票”“广发小盘LOF”六只基金,从持仓情况来看,重仓股基本都是晶澳科技、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天合光能、圣邦股份等几只股票。广发基金还因此被称为“光伏大厂”。

去年,光伏产业遭遇产能过剩,光伏板块持续走低,股价走低,市值整体缩水,极大影响了刘格菘产品的收益率。

而另一位重仓光伏的90后明星基金经理郑澄然,业绩也亮起红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天天基金的数据,郑澄然在管的14只基金在2023年平均跌幅超过35%。在任职期内除了广发鑫享灵活配置混合A创造了34.10%的收益外,其他产品任职回报亏损幅度大部分超过30%。其中,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混合成立以来亏损了超40%,广发兴诚混合C亏损幅度最高,高达48.23%。回报率在3165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3126名,位列倒数第40名。

郑澄然管理的两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全是光伏设备,有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等。再加上一些医药和消费股,真是高举高打。

郑澄然的基金在管规模也从其巅峰时期的482亿元缩水至如今的186.62亿元。

随着明星基金经理业绩纷纷“折戟”,目前广发基金管理规模和发行规模也双双大幅缩水。

2020年,广发基金合计管理规模突破万亿,增长至12924亿元。2022年其发行数量较2021年缩水四成,发行规模仅为2021年的三分之一。而到了2023年,发行规模继续滑落至2021年的八分之一。

在发行和管理规模双双下滑的同时,广发基金还问鼎“净值腰斩数量和规模”榜首。据2023年年底数据,成立以来业绩跌超50%的主动权益产品总共有65只,其中广发基金有6只产品,总规模达到了189.94亿,霸占基金公司“净值腰斩数量和规模”榜首。

3

巨亏待遇不减

一边是成立以来业绩跌幅超50%的产品数量和规模位居基金圈榜首;一边是广发基金的员工高薪被曝光登上热搜。

一份网传资料显示,广发基金应届生月薪大概1.5-2w左右,硕士入职转正后第一年在25-35w之间,年终奖依据公司整体业绩以及部门领导的绩效评价给予8-12个月不等,后期和业绩相关,年终奖差距较大,年份好会更高一些,五年后总包基本能到50w左右。

虽然广发基金没能够给基民创造收益,甚至造成了不少亏损,但自身却没少赚钱。

从历年的管理费用占比来看,广发基金管理费占营收的比例日益趋大。

2019-2023年,广发基金营业收入分别为33.04亿元、62.51亿元、93.46、83.92亿元以及-219.15亿元;管理费用分别为20.47亿元、42.8亿元、83.82亿元、73.56亿元以及66.55亿元,各占当年营收的比例为61.96%、68.47%、89.69%、87.65%以及82.63%,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

可以看出,在2022年、2023年业绩为负的情况下,广发基金的管理费反而增长了。

以刘格菘为例,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刘格菘管理的产品合计亏损高达288亿元,但其依然给广发基金带来了13亿元的管理费用。

公司整体业绩不佳,但广发基金的员工却享受着优厚的酬薪,管理费也照收不误。这样的背景下,高薪酬曝光自然会引起投资者的不满,有不少网友调侃称那些高薪“都是自己的血汗钱”。

2023年7月8日,广发基金发布公告下调旗下119只基金的管理费。其中,管理费从1.5%下调至1.2%,托管费从0.25%下调至0.2%。

不过,对于广大基民来说,降管理费虽利好,但提高基金业绩才是最重要的。广发基金应该改变“捧红”一批明星基金经理、大肆卖产品的做法,从基础做起,重视离职者的忠告,内部自查,让真正有专业能力的基金经理操盘产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