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手术技术的进步,人工晶状体的材料逐步改进,出现了可折叠的人工晶状体。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是软性晶体,制作材料主要为硅胶、亲水性丙烯酸酯(水凝胶)和疏水性丙烯酸酯。一个光学部直径6.0mm的人工晶状体,可以对折,甚至卷曲起来;使用植入镊或植入器,通过1.5~3.2mm切口植入眼内后,折叠的人工晶状体会自动展开,支撑在指定的位置,代替天然晶状体执行屈光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玻璃材料
玻璃也曾被用来制造人工晶体的镜片。玻璃的透明度好,屈光指数大,比PMMA优越的地方是它更耐久,而且可以耐受高压消毒,但玻璃人工晶体比较重,易导致镜心偏移和脱位。由于玻璃质地太硬难以打孔和接袢,最大的问题是受到Nd:YAG激光击射后会发生碎裂而这种击射是目前治疗人工晶体植入后晶状体后囊混浊的首选方案。由于这一原因,玻璃人工晶体在1984.年就从市场上消失了。
2、硅胶和水凝胶材料
近年来也用硅胶和水凝胶(hydrogels)制造人工晶体。由于其质软具有充足的柔韧性,故又称为软性人工晶体,可通过小切口植入眼内。水凝胶又根据聚合体中含水率的多少和其性质,分成2种: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和高含水率的水凝胶。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软性人工晶体是硅胶,其次是PHEMA。有折叠式和非折叠式。于1997年得到美国FDA销售许可的Array折叠式多焦人工晶体,其视光部是用第二代硅凝胶新型光学材料(SIMZ/UV),袢体材料是PMMA。
此型人工晶体的前表面为非球面,有一系列重复的连续的晶状体屈折力,晶体视部中央4.7mm直径范围内有5个非球面形的环形区域,环形区之间的过渡较平缓,这种设计可提供由远到近的焦点范围,也减少了引起眩光和光晕量的可能性,中央2.1MM直径的第一个环形区域主要提供远视力,直径2.1~3.4mm的第二个环形区主要提供近视力;直径3.4~3.9mm的第三个环形区提供远视力;直径3.9~4.6mm的第四环形区提供近视力,直径4.6~4.7mm的第五个环形区提供远视力,也是向周边球面区过渡的区域。此型人工晶体的功能受瞳孔大小的影响不大,但它们仍然要求瞳孔直径大于2.1mm才能使它充分发挥功能,此人工晶体所有提供近视力的环形区都在晶体所处的平面提供+3.50D的屈光力(相当于+2.40D老视眼镜的屈光力)。所有提供远视力的环形区,尤其是第一个环形区,可为远处物像提供一定程度的景深。此型设计可减少人工晶体偏位、倾斜和术后散光的影响。此型人工晶体属于折射型,它不会像衍射型人工晶体那样发生高阶衍射而丢失部分人射光线的能量,所有入射光线全部应用于视觉系统。此型人工晶体是应用折射和(或)衍射的光学原理,使经过多焦人工晶体的光线产生两个或多个焦点,则远处和近处物体发出的光线均能聚焦于视网膜上。

人工晶体光学镜片材料、光学镜片的式样及人工晶体的制作形状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手术的效果。从材料上看,被半个世纪的“临床考验”所证实为安全、稳定的PMMA仍是目前乃至将来一段时间内最理想的人工晶体材料,镜片的类型趋向于各种“后凸”型的或向前倾斜10度角的平凸型的,因为这几种人工晶体引起的后囊混浊最轻、最少;多片式的由于易导致镜心偏移、脱位及眼内感染等并发症而将陆续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单片式全PMMA或硅胶的人工晶体。
3、丙烯酸酯材料
此类人工晶体以Alcon公司生产的SA60A-L型Acrysof人工晶体为代表,采用单片设计,和光学部为一整体。材料均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是由苯乙基丙烯酸酯和苯乙基甲基丙烯酸组成的共聚体。它属于PMMA系列,具有与PMMA相当的光学和生物学特性,但又具软性,而且折叠后的人工晶体能轻柔而缓慢地展开。这种材料的人工晶体可吸收紫外线(波长398~400wn),屈光指数为1.55,光学部直径为55mm,人工晶体全长为125mm,适于植入晶状体囊袋内。Acrysof人工晶状体由于生物相容性好,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