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中央领导商议西渡黄河,陈赓大胆出言,和毛主席想法不一,言论震惊四座。

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曾经与陈赓产生了意见分歧。在谈话之际,陈赓更是直言不讳,当面反对毛主席的抉择。

陈赓公开“叫板”毛主席一事引发热议,而毛主席之后的处理行为,也让很多人感到由衷地钦佩。

那么,陈赓为什么会有不同意见呢?两人之间都发生了哪些故事?毛主席又是如何回应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和毛主席是老乡,他出生于1903年,自幼在湖南湘乡地区长大。与寻常人家的环境不同,陈赓的祖辈精通武艺,他也可以说是在武术世家中成长起来的。

很小的时候,陈赓便接受爷爷奶奶的训练,培养出一身精湛的武艺,性格正派,为人忠勇。

虽然陈赓的家庭条件算不上非常富裕,但是在那个年代,他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熏陶,并飞速地成长起来。

1922年,陈赓便接触到革命思想,并正式加入共产党,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而他早年的经历,也有过九死一生,非常曲折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参加革命的初期,陈赓也进入过著名的黄埔军校学习,毕业之后还留在学校担任过领导职位。

这个时期,陈赓与蒋介石产生过接触。尤其是在征讨陈炯明的时候,时任警卫连长的陈赓,还曾舍命救援蒋介石,留下一段佳话。

此事过后,蒋介石无比喜爱陈赓,几乎与其形影相随,信任有加。可是在国共分裂之后,尽管蒋介石极力争取,陈赓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共产革命事业当中。

回归到共产党的队伍后,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陈赓很快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并深得毛主席的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巧合的是,他与毛主席既是老乡,又是湘乡东山学堂的校友。只是他比毛主席要晚上五届。

可是按照从军经历来算,陈赓在年仅13岁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投身到军旅队伍中,要比毛主席早上很多。

长征期间,他的表现更是让毛主席赞誉有加。他作战勇猛,妙计频出,在许多危险战局中,都曾立下过辉煌战功。

1935年1月7日,红军成功攻克遵义后,便开始一系列的整顿,并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改写了共产党的革命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离开遵义后,又遭到国民党的顽强阻击。双方在土城地区展开激战,情况十分危险。

国民党派出四个旅八个团,攻击一万多人的队伍。他们武装精良,人数众多,对红军有着极大的威胁。

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敌军突破红军阵地,已经靠近白马山红军指挥部前沿。如果在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争取时间等待援军,战况将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就在这个关键时期,毛主席派人点名通知说:“陈赓在哪里,让他率领干部团进行反击,一定要挡住敌军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临危受命,在察看过地形后,便开始组织人马进行反击。在激战到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援军终于抵达白马山。

随后,陈赓配合援军多次组织反击战,最终重创敌军。毛主席在高处观看战局后,更是万分高兴地称赞说:“陈赓是个人物,绝对可以当军长!”

1935年6月,共产党部队在四川某地区完成会合任务。而陈赓所率领的精锐人马,也并入大部队中,归属于张国焘领导。

某天中,张国焘与陈赓闲聊之时,便问起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区别,希望能对比出一个好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陈赓的性格十分耿直,根本没有听懂张国焘的话中隐晦。于是,他接下来的话,差点惹出杀身之祸。那么,陈赓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2

陈赓在西渡黄河之时发对毛主席,直呼其不够英明,最后诚恳认错。

面对上级领导的询问,陈赓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你的部队还是要差上些许,在生活问题上有些欠缺,但是在战斗能力上还算优秀。”

严格意义来说,陈赓所说的都是实话,也明确指出部队发展的问题。可是张国焘心胸狭隘,便对这坦白的评价暗恨不已。

两人说完话后便各自散去,而陈赓却在某天晚上,听到保卫局领导邓发的消息说:“你一定要万分小心,张国焘在找机会处决你。”

邓发对于张国焘的性子很了解,他担心陈赓大意犯错,又将情况汇报给毛主席进行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得知后,立刻派人给陈赓送信,将其调到自己的身边工作。在陈赓策马离开之时,还遭到红四方面军秘书长黄超的阻拦。

幸好陈赓没有理会,这才及时离开张国焘的管辖内,来到毛主席的身边工作。正因如此,陈赓才成功躲过张国焘的加害。

从此之后,张国焘逐渐远离政治中心,成为共产党的边缘人物。而陈赓却屡立战功,职位不断晋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奉献出许多经典军事战役。

陈赓性格火爆,脾气直爽。即使在面对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询问时,他也会毫不留情去出言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的夏天,蒋介石指挥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分东西两线朝共产党的解放区进攻。

西线敌军从西安而来,气势汹汹地逼近延安。而东线敌军从苏北而来,向着山东地区大举进犯。

在毛主席的指挥下,解放军的两支主力避敌锋芒。其中陈毅、粟裕的军队从鲁西南打过黄河转战。而刘伯承、邓小平的军队,准备突破黄河,挺进大别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刘邓大军的条件非常艰难,他们扛着国民党40个师的压力。而胡宗南占领延安后,又在试图整军继续追击。

当时,中共中央已经转移到天赐湾地区,情况比较危险。毛主席与周总理认为,中央撤出延安后,晋陕交界的黄河两岸,已经落入敌军的把控。

胡宗南可以从延安北上,配合阎锡山的东进大军,可以继续对陕北进行夹击。面对两路敌军,只依靠彭德怀的大军,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如此危急的局势,毛主席思索过后,便下达命令说:“将陈赓的四纵调回陕北,让他驻扎黄河两岸,东挡阎锡山,西敌胡宗南,做个当阳桥的猛张飞!

此时陈赓刚打完晋南战役,正在曲沃翼城地区训练整备。当他接到上级命令,火速前往陕北讨论西渡黄河问题时,心情便十分沉重。

毛主席的决策自然很有道理,如果调陈赓西渡黄河,就可以应付胡宗南和阎锡山的兵马,还可以根据情况支援彭德怀。

可是陈赓的心中却有着不同意见,在他翻阅大量军事资料后,又与身边指挥官商议,还是制定好了两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套方案,就是同意毛主席的战略决策,选择西渡黄河,抵挡敌军。而第二套方案,则是劝说毛主席改变决策,尝试南下进军。

在陈赓前往中央的旅途中,战况也在时刻变化着。任弼时认为,将陈赓调回陕北,并没有令胡宗南或阎锡山放慢进攻的脚步。

而毛主席却有着其他考虑,他并不是要陈赓回来“围魏救赵”,而是希望他策应刘邓大军,牵制住蒋介石的大部队。

陈赓尚未抵达之前,毛主席身边便有着反对的意见,令他十分恼火。在得知陈赓已经奉命返回陕北后,中央领导又前往小河村进行驻扎,商议下一步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毛主席还不知道,陈赓是带着怨气而来。两人见面没多久,便产生了意见分歧。那么,陈赓又对毛主席说了些什么呢?

3

陈赓出言顶撞毛主席,反对中央决策。毛主席巧妙应对后化解分歧。

1947年7月19日,陈赓经过长途跋涉后,成功抵达小河村。再见到毛主席后,他便出言试探说:“主席,你经受的考验太多,旅长们都着急过河保护你呢。”

陈赓想要试探中央西渡黄河的决心,而毛主席也巧妙地回答说:“我叫你们过黄河,可不单纯是要保护我们。”

言外之意,毛主席十分坚定西渡黄河的想法,这让陈赓的心中十分不安。于是,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他一直沉默寡言,表现很是犹豫。

在场领导都很清楚陈赓的性格,毛主席也对他的异常表现看在眼里。因此,在几天的会议结束后,两人便巧妙地组成了一桌酒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天晚上,毛主席准备了一桌酒菜。他想要为陈赓践行,也是准备听听这位战将的心里话。

在吃饭的时候,毛主席便主动端起酒杯说:“咱们是老乡,这是一杯送行酒,也祝你一路顺风,旗开得胜。”

面对毛主席的真诚邀请,陈赓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决定好说出心里话。两人闲聊几句后,还是毛主席开门见山地说:“你就别演戏了,有什么话直说。”

眼看心事被说穿,本就不好酒的陈赓,又忍不住豪饮一杯,这才脸色通红地说:“主席,恕我直言,你调我西渡黄河的决策,实在不够英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略显意外,但依旧神色如常。周总理见状,便准备出言劝和,示意陈赓不要酒后失言。

哪曾想,陈赓借助酒劲,一股脑说出所有的心里话。他认为刘邓大军和陈粟大军的安排都很明智,这两把钢刀可以直插蒋介石的心窝。

可是在陈赓所部的安排上,毛主席的安排却有些“小题大做”。陈赓认为,他的部队不应该摆在黄河区域。

陈赓越说越激动,周总理急忙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多言。毛主席察觉后,还是笑着让陈赓继续讲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陈赓又说出心中所想:“主席,你不应该让我西渡黄河。你应该让我走出去,南渡黄河,杀向敌人的心口。至于保卫陕甘宁,实在是对我大材小用。”

看着毛主席继续示意,陈赓依旧在滔滔不绝地说着。他认为四纵调回陕北,是消极防御,而不是主动出击,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步。

在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陈赓希望能更加激进地打出去。而他的这番言论,却惹得毛主席勃然大怒。

毛主席怒拍桌案,指责陈赓不听指挥,忽略陕甘宁的重要性,想要把中央领导全送给蒋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闻听此言,陈赓汗如雨下,急忙出言辩解,表示遵守上级的命令。紧接着,毛主席脸色一变,又哈哈大笑地说:“陈赓啊陈赓,你可真是禁不住吓!”

其实,毛主席心中已经做好改变计划的决定,他之所以故作发怒,也是心中好笑。因为他的想法,和陈赓所指定的方案不谋而合。

毛主席认为,陈赓需要消防项羽的做法,拥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只要南渡黄河,出兵豫西,就能搅动胡宗南脚下的八百里秦川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聊到最后,毛主席表示,陈赓的想法没有错,并让他提出详细的南下方案,又令陈赓组成一个强大兵团,时刻准备反击蒋介石。

经过这次“争吵”风波后,陈赓对于毛主席的胸怀非常钦佩。西渡黄河的计划取消,陈赓准备率领部队打进蒋介石的统治区。

历史已经证明,陈赓和毛主席的决策是英明的。在日后的战役中,陈赓兵团给蒋介石带来许多的“麻烦”,也成功配合党中央完成相关的战略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之后,蒋介石节节败退,在解放军的反攻下将手中地区陆续丢失,只能率领残余人马逃奔中国台湾地区挣扎苟活。

而陈赓酒后对毛主席斗胆直言的故事,也成为历史中的一段佳话,被后人广泛热议,相继流传下来。

回顾这段故事,毛主席的巧妙应对,故作发怒,同样蕴含着深层次的领导艺术。陈赓在没有领会中央的真实意图下,当面“叫板”的行为是不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毛主席在批评过后,又幽默地出言调侃,在提醒陈赓的同时,有没有让饭局的氛围过于紧张。

不得不说,陈赓优秀的战略眼光,足以配得上他开国大将的身份。而毛主席的智慧和胸襟,同样是令人钦佩的。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