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过年,我想回老家翻修一下老房子,正好碰上同村小学同学贺才亮。把想法跟他一说,他听后不但没有支持我,还让我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他说,农村老家的房子现在能盖不盖,你将来会后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跟我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叫才亮,今年55岁了,在一家化工厂上班。老家在农村,家里有个哥哥,两个妹妹。老家干农活太苦了,看着父母亲每天没明没黑地干活,仍然为吃喝熬煎的样子,从小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活出个样子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更何况叔叔大儿子也考上了大学,剩下两个儿子,听说考大学也不成问题。就冲这一点,所以我也要考上大学。

在那个年代,想改变命运,除了读书恐怕没有别的出路。叔叔二儿子也确实聪明,跟我同班同学,一起考大学,人家考上了,我却落榜了。第二年复读了一年,我还是没考上。复读了一年,还没有考上,父亲说了我几句,让我心里更难过。

这天,我们在地里割麦子,父亲放下手中的镰刀说:“老二,你就不是念书的料,复读了一年还没考上,你也老大不小了。家里又没钱,去城里打工挣点钱,也该张罗着结婚成家了。不要再想着念书的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说的话让我很伤心,我躲在屋里,想了一晚上。虽然不甘心,但自己实实在在努力了,就是没有考上。想着一辈子要待在农村,驴一样拼命干活,过着缺吃少穿的日子,我实在心有不甘。

想归想,现实还是残酷的。整个暑假,我低着头,跟父母在地里拼命干活。那个时候,考不上大学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尤其还复读了一年。但我还想继续复读一年。抗战争还坚持了八年,我离八年早着呢。

有一天下午,在镇政府工作的叔叔回来了,人家二儿子也考上了大学,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谈起我念书考试的事情,父亲顺便说了我的想法。叔叔略微低头想了一下说:“不如办个农转非户口,将来可以考个技工学校,技工学校毕业了,单位招工很吃香的。只是农转非需要3000元才能办理。”

听叔叔这么一说,我好像已经跳出农门,心里一下子像乐开了花。但听到后面3000元,我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顿时蔫了下来。浑身上下像霜打了似的,钻到被窝里,哭了起来。凭家里的条件,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当时,村里有个砖窑,尤其从窑里出砖的时候,都是用人力背。特别受苦,家里没有特别难的事,一般人不会轻易去干这活的。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被窝里躺着,听到父亲和母亲在说话。母亲说:“金忠(我叔叔的名字)说的农转非倒是一条出路,说不定正是二儿的机会,只是3000块太多了,咱去哪弄啊!”家里一时沉寂下来,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父亲咳嗽了一声,大口喝水的声音。很快传来父亲的说话声:“就这么办吧,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为了3000块,天还没亮,父亲就去砖窑背砖去了。

每天晚上,我们要睡觉的时候,父亲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家门。“满面尘灰烟火色”一点不过分。父亲的脸庞黑黝黝的,这倒是其次,主要脊背不能目视,全起了皮,上面很多地方还有血痂。听父亲说:“背上垫着麻袋和皮套子,放在背上的砖火热火热的,虽然炉火早就熄灭了。”父亲说着,母亲小心翼翼给抹着药膏。

父亲在砖窑整整干了二十天,跟叔叔借了300块,把家里年底才能卖的一头猪也提前卖了,才凑够3000元,给我办了农转非。我的户口转到叔叔的户口上,我成了城里人。严格的说,只是小城镇户口,据说跟城市户口还有区别,当时我也不懂。

我换了一所学校,又去复读了。我有了非农户口,即使考不上大学,但考技校应该没问题。有了这个农转非条件,心里自然轻松了许多,至少压力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但我还是用十二倍的力量沉着应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苦读了一年,命运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我居然考上了大学,而且还超出录取线50分。一家人高兴那是肯定的,只是白花了3000元办个农转非,让父亲遭受那样的罪,至今想起来,心里隐隐作痛。

[玫瑰]02

四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国有大型企业,进厂半年后,就成了部门技术组组长。当时赶上单位效益好,厂里给职工盖了楼房。我作为骨干人员,福利分房自然享受上了。搬进楼房那一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

正好赶上星期天,我把父母接到楼房里。父母这么大年纪,第一次住楼房,母亲居然感动的热泪盈眶。不久,我便有了女朋友,年底的时候,结了婚。

来年夏天,我就升了部门副经理,收入自然增加了。当时楼房还不贵,我平时喜欢写作,偶尔写个“豆腐块”的文章,发出去能挣点零花钱。这样一来,自然省了不少开资。年底,我给父母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楼房,连装修总共才花了1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单位离老家只有20公里,父母一生地里劳累惯了,在楼房里一下子坐下来,反而有点不适应。住进楼房的一年后,我还是把他们送回老家。父母在院子里种些蔬菜,还种了三亩玉米。秋天忙完,冬天来临,我又把他们接回楼房里。就这样的日子,我和父母一起过了六年之久。

天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前些年父母相继过世,我也就在清明上坟的时候,才回老家走走。老家的房子还是父母健在时盖好的。大哥在老家又批了一块地皮,盖起了自己的房子。他也在城里安了家,做建材生意,自从父母不在了,他也是很少回来。

大哥做建材生意赚了钱,所以父母的老房子给我留着,一直等我有钱了回来重新翻盖。这些年,偶尔回来跟叔叔和婶婶坐在一起,饭桌上,他们总是唠叨说:“你一个男人,还有儿子,回来盖个房子,将来没了,材(指棺材)还能在院里停放一下。”叔叔咂了一口烟,继续说道:“看看你大哥,人家生了两闺女,还要回老家盖房子,房在根就在!”听着叔叔和婶婶的话,我不由得掉下泪来,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其实当时也有想法在老家盖房子,可妻子总是说:“盖起来谁住,还不是瞎投资,我反正和儿子不会回来住!”妻子这么一说,我也就没有想法了。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叶落归根的情结也越来越浓了。有一次,我给叔叔打电话唠嗑时,叔叔又说起了盖房子的事,我终于开始动摇了。想着退休回老家养老,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一不做,二不休,立马开始了动工。

村里盖房子很快,前前后后不到半个月就盖好了。正赶上房屋确权的时候,我去办手续,人家说什么也不给办理。我跟说了老半天,人家给我解释说:“你没有农村户口,所以不能办理,盖房子属于违章建筑,没有给你强拆就算不错的事情了!”

看着盖好的房子,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蓝天白云,多好的地方,是个养老的地方。一砖一瓦盖好了,却没有房本,虽然能住,但万一哪一年强拆,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房子建成了,但装修还是不能下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着那年3000元办的农转非,父亲父亲弯腰曲背背砖,真是亏死了!看着我盖好的房子,不能装修,村里有人说,啥好处也想占,自个儿办了农转非户口,老了又想回来占地产?房子是你的,但地产是村里的。你迁走户口的那一天,村里就没有你的份了。

‬农户在农村申请一块地皮就可以盖房,至于楼房国家还鼓励农民去购买。为啥非农户就不可以双向选择。这规定对农民照顾,对我这样的人也实在不公平了吧。

气也没有办法,政策法规条条框框明文规定,咱也不能违背。期望着那么一天,新政策下来,我新盖的房子有了房本,房子装修好,我可以名正言顺,心安理得住在里面颐养天年。

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有这么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