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第一师对越作战实录

作者 谢风华

接上集:充分发挥炮火威力,全力支援合成战斗(中)

三、灵活运用兵力火力,充分发挥炮火威力。

统帅炮兵是火力支援的骨干力量,我师在作战中做到了合理配置,正确指挥,灵活运用兵力火力,有效地保障了火力支援任务的完成,其主要做法是:

1、靠前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火炮的威力。

为发扬火力,支援合成战斗,尽量将阵地靠前配置,做到较大纵深的火力支援,并能保持阵地的相对稳定。开战前,各团根据战斗任务需要,在距离边境2至3公里的地域内选择占领阵地。由于边境地区都是山岳丛林地,地形十分复杂,能展开占领阵地的地方极少,所以这次对越作战,各团的阵地不得不选择公路旁、稻田地、河床和山梁上。如在谅山方向,52团根据合成军的作战意图,跑遍边境140平方公里的指定地区,虽然反复勘察,在山地也很难找到适合的阵地位置,只能将阵地选在比高50至100米的山梁上。在合成军的帮助下克服困难,开山修路4150米。但急造的简易路弯急、路窄、坡陡,再加上阴雨路滑,有时甚至要集中一百多人,才能将一门近6吨重的火炮拉上山。他们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占领阵地,使火力延伸到谅山南,既可对5000米内目标实施放列观察射击,又可对20公里正面内的目标实施歼灭或压制射击,增大了支援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师和25 、26 、52三个团的首长司令部,与41军协同,到靠矛山地区现地堪察,制定作战方案。这是向广西前线出发前,在马坝火车站整装待发。作者时任师作训科长。

2、正确选择,采取最适用的诸元准备和射击方法。

为隐蔽我军企图,战斗开始和各个战斗阶段的炮火准备都以精密法准备诸元,战斗中则多使用射击过的目标行成果转移射;当对有些目标要进行试射或必要的检验射时,则通常用连一发齐射,修正后转为效力射;当炸点观察困难时,适当使用烟幕弹试射,多数情况下可直接转为效力射;当决定观察所、炮阵地和目标坐标困难时,则使用弹测法决定射击诸元。如3月5日,27团配属162师从越南的茶灵到重庆,由西向东清剿残敌。由于深入高平纵深,地图误差大,又是大雾天气,测定的观察所坐标至少相差2公里,目标也难以确定。该团便采用弹测法,从炸点导出观察所和炮阵地位置,再决定目标坐标,射击效果不错,随后又转为成果转移射。为跟上我步兵清剿的步伐,27团阵地上两个营实施交替转移,始终保持射击不间断,支援步兵完成了清剿残敌的任务。

3、灵活指挥,充分发挥前进(敌后)观察所的作用。

各团在大量派出前观的情况下,根据战斗的发展变化和支援步兵的需要,采取了灵活的指挥样式:前观报告坐标,由群或营指挥射击;前观直接向群报告目标坐标,由群越级指挥射击;前观直接向阵地呼唤火力,指挥射击;跨营,必要时跨群指挥射击等方法。尽量发挥前进(敌后)观察所的作用,提高指挥和射击效率,取得了成效。如3月2日下午,为支援步兵163师488团谅山市区战斗,52团二营指挥连连长王维带领二营前观,插到最前沿的谅山北步兵三营指挥所所在的279高地。这里原是越军高炮部队驻地,遍布营房设施,看不出去。他们发现前方有一座25米高,在战火中已弹痕累累的水塔,为完成侦察任务,王连长和一个侦察兵毫不犹豫地爬到水塔顶部。塔上观察视界良好,可俯视谅山部分市区及远方高地。他们展开侦察后很快发现步兵遭敌高射机枪阻击,立即测定敌高机阵地位置,用密语将目标数据报给营观,由营指挥射击。他们又向营报告炸点偏差量,两次试射修正后转为效力射将目标摧毁。越军发现水塔上有我侦察人员活动,对水塔进行了密集炮击。炮弹就落在水塔四周,最近的只有十来米,飞起的弹片把头上钢盔打凹陷了,他们不为所动,在强烈的弹道声和炸裂声中继续坚持侦察作业,又发现敌一个观察所和一个炮阵地,以营射击予以压制。入夜,越军纵深炮兵向我步兵实施炮击,他们抓住敌炮发射瞬间的闪光及发射声,用方向盘测定敌炮方位,秒表法测定距离,将目标数据传回营观,行全营集中射击将其压制。

再如2月17日晚,在平孟方向支援122师的战斗中,27团吴志平带领的敌后侦察组完成了首日任务,在敌一、二线之间继续渗透。夜里他们登上越南敦张北侧两条公路交会处的无名高地。天亮后,看到高地在丁字路口旁,视界良好,可观察到敌纵深内活动和炮阵地等重要目标,非常适合展开敌后侦察。因步兵还没攻击到这个地域,他们将已发现目标确认登记,以备急用。他们在板涯发现一个伪装的敌炮阵地,10点左右敌炮突然向我平孟方向射击,敌后侦察组遂马上报告敌炮阵地目标坐标,呼唤炮火射击,三营一个连4发急促射,当即将敌炮压制,摧毁85加农炮一门,敌炮兵伤亡大部。当日122师进攻势头很猛,一线要点大部被攻占。时至傍晚,一线剩余越军开始后撤。他们观察发现从板黄沿公路溃逃下来约两个连的越军,迅速决定并上报目标坐标。由于对运动目标射击时机不好把握,团指定由吴志平直接指挥三营射击。为达成火力的突然性,他们根据对板洋敌团指挥所射击的成果行转移射。全营两发急速射,部分覆盖目标但稍有偏差,修正后再行全营急促射,炮弹在敌群中开了花。余敌逃向板洋方向,随即将火力转移继续急促射击,追着敌人铺天盖地地砸下去,发射炮弹86发,毙敌百余名。我步兵364团很快将残敌歼灭,俘敌几十名,俘虏中有越军较高层级的军官。越军俘虏说:“你们的炮弹打得太准了,就像长了眼睛,追着我们打,无处逃生。”

1987年,我师向广东省电视台赠送锦旗,中间持锦旗者为省电视台台长。

4、区分目标,灵活运用火力。

根据目标性质、射击任务和战场情况的不同,灵活运用火力,发挥炮火最大的效率。对能观察目标射击,为增大射击效果,对活动和暴露的目标多为急促射,对工事内隐蔽的目标则多为连营齐射;对不能观察目标,多为先急促射后等速射、监视射;对距我步兵较近的目标射击,要适当增大表尺,确保可靠的安全界;对面积较大的目标则集中火力实行适宽射向、三距离射击;对运动目标则行拦阻射击。如2月17日下午,在55军攻打同登的战斗中,越军自吹的“飞虎团”遭我打击后向太原方向逃窜。52团当即指挥两个营的火力封锁公路,对集群的运动目标,采用适宽射向、三距离急促射击,大量杀伤了溃逃之敌。后来又发现同登车站开出一列越军满载武器、弹药、人员的军用列车,向谅山方向逃跑。52团迅速指挥两个营行拦阻射击,发射炮弹80发将铁路炸断,我步兵用火箭筒对被截停的列车射击,列车爆炸起火燃烧。18日零时,发现从谅山向关湖增援的有10多辆汽车的越军,二营迅速发射44发炮弹行拦阻射击,迟滞了敌人的行动。而后又与兄弟炮群一起,以迅猛的炮火支援我步兵打退了敌人的冲击。据前沿步兵报告,赶来增援的越军尸横遍野,死伤大半,击毁敌汽车和摩托车八辆,剩下的残敌来不及收尸就逃跑了。

量敌用兵,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相结合。对敌主要支撑点、炮阵地、重要军事设施和反冲击步兵等重要目标,多以群或营行集中射击;对分散的点目标则多以连或排,甚至单炮进行压制、破坏或监视射击。如52团2月17日在谅山方向炮火准备时合理地分配火力,以一、二营分别打敌两个炮阵地,7、8连集中打扣考山观察所,9连则以放列观察射击打敌嘉暮山观察所,取得毙敌一部、击毁敌炮8门,打掉2个敌观察所的战果。

为支援合同战斗需要,不轻易放弃对超极限目标的射击。如27团在高平方向支援41军战斗中,按火炮最大射程和最大射界绘制了扇形射击指挥要图,在图中将几个主要装药的最大射程弧线都标示出来,当出现极限目标时,能准确判断情况,迅速定下射击决心。2月18日,师炮指要求27团支援侧翼进攻炮火支援较弱的365团,图上显示已超出极限方向。该团果断让三营一个连临时调火炮大架,改变基准射向,以最快速度做好射击准备。先后发射36发炮弹,压制了对步兵及友邻炮兵威胁极大的两个敌炮阵地。随后又按师炮指要求,对地涧、筑龙、那洋、朔江等地的6个目标射击,摧毁敌工事,杀伤敌有生力量,为365团的进攻扫清了障碍。

在支援步兵进攻战斗中,还实施了逐次护送射击和徐进弹幕射击。如谅山方向战斗中,3月1日步兵492团在攻打445高地时,52团先用一个营对高地集中射击,然后以一个连的火力,实行百米逐次护送射击,击毁了敌高机、机枪各一挺,毙伤敌几十人,我步兵无一伤亡地攻占了该高地。又如26团支援163师攻打谅山的门户扣马山时,10分钟炮火准备后,从山脚下开始每200米延伸一次火力,一直护送步兵攻占主峰。再如2月18日在朔江战斗中,支援122师歼灭板洋之敌,27团采用徐进弹幕的射击方法,从板黄南侧沿公路每200米一道弹幕,一直射击到超越敦张,步兵紧随弹幕向前猛冲,很快就攻击到敦张,切断了敌撤退的后路。

根据目标性质和状况,正确选择弹种、引信、装药,以获取对不同目标射击的最佳效果。如2月22日,27团对朔江方向坂洋村反斜面敌火力点射击时,开始用全号装药射击,结果落角小,打不中,后改用一号装药发射4发炮弹命中2发,消灭了既定目标。

5、大胆前出,抵近射击,间瞄与直瞄射击相结合。

在战斗中,大口径火炮主要以间瞄射击完成任务,但需要时也可适情派出少量火炮,对敌浅近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实施直瞄抵近射击,可在较短时间内以少量弹药取得更佳的射击效果。

如26团在水口方向的复和及谅山战斗中,先后4次派出10门次152加农榴弹炮,大胆前出,抵近前沿进行直瞄射击,战果突出。如2月19日,162师485团在越南复和地域大弄公路交叉点中间的“孤山”受阻,伤亡较大,越军用疯狂的火力阻击我军前进,切断了步兵与后方的联系。“孤山”孤零零地拔地而起,陡峭的山崖,刀削的石壁,怪石嶙峋,荆棘茂密,山上布满了天然洞穴,越军利用岩洞构筑了地道,在三面设置了强大的火力网,封锁通往复和、广渊与格灵的必经公路。为掩护大部队向复和推进,在尝试多种方法打击效果不佳的情况下,162师令26团抽调一门我军当时口径最大的152加农榴弹炮实施直瞄抵近射击,压制、摧毁孤山暗堡阵地。二营五连四班在连长刘南方带领下,冒着敌人的炮火,仅用7分钟就占领了距孤山仅八百米的阵地,马上开始对孤山火力点射击,发发命中。但敌仍在继续顽抗,从山体工事的不同部位向我军开火,四班又不断变换引信继续射击,战斗持续3小时20分,消耗弹药49发,敌各种轻重武器终于被压制,为步兵开辟了前进的通道。五连四班荣立集体一等功,宣化炮兵指挥学院将此战例编入战术教材,题为“火炮上刺刀,孤山战斗逞英豪”。

又如3月3日,55军进攻谅山市南区时,谅山之敌凭借奇穷河南岸文庙、428、391高地的有利地形,以火力阻挡我步兵前进。根据合成军首长指示,26团三营教导员胡运富和七连连长游钦裕带领7连一排利用夜暗开进谅山市北区奇穷河畔,在距敌前沿500米处占领了阵地。4日拂晓开始对1500米处的文庙敌机枪火力点实施直瞄射击,发射6发炮弹命中5发,摧毁了敌机枪阵地。随后,428、391高地的敌人疯狂反扑,用高射机枪和火炮对我猛烈射击。7连一排毫不畏惧,用两门火炮与敌展开对打。首先摧毁了428高地鞍部敌高机阵地,然后对391高地两个堑壕内敌步兵射击,压制了敌火力,支援我步兵顺利地攻占了这三个高地,为进攻谅山南市区扫清了重要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5月,在全军炮兵快反训练改革成果交流会上,向韩怀志副总参谋长(右)汇报我师研制的地炮群(团)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

6、摸索规律,准确判断,不失时机地打击敌炮兵。

与敌炮斗争,是我们这次对越作战的重要任务。52团摸索敌炮行动规律,及时准确地打击敌炮兵。如在谅山战斗中,他们发现越军炮兵经常分散隐蔽配置,进行游动射击,打了就跑,较难发现。但敌炮只要发射,就有踪迹可寻。52团要求前观随时注意观察,捕捉敌游动射击的火炮。2月25日,敌两门85加农炮从谅山方向游动到波包西南500米处,向探某地区我步兵射击。敌刚一露头,立即被我一营前观发现,指挥5、6连打了3个齐射,24发炮弹覆盖目标,其中1发炮弹直接命中炮位,击毁敌炮1门。52团还与步兵密切配合打击敌游动射击的火炮。3月1日15时,三营前观在向445高地转移途中接前沿步兵报告,在某瓦地域发现敌炮兵4门火炮刚打完正在挂炮要逃跑。他们马上在图上判断敌炮概略位置及可能要逃跑的方向,在西南3000米敌逃跑必经之路山隘口处的小桥确定了阻击点。先以中央连1发齐射试射,再根据步兵观察报告的弹群炸点情况修正了射击偏差。当敌炮车队接近阻击点时,三营前观立刻指挥全营行拦阻射击,3发齐射,首群炮弹即准确覆盖越军炮队,敌炮兵死伤大部,丢下了三门火炮成了我军的战利品。又如通过昼夜观察,52团摸到了敌炮惯用阴雨、多雾天气和早晚时机进行炮击的规律。2月23日上午雾很大,根据敌炮行动规律判断,敌可能趁机对我射击,该团遂指示所有观察所密切注意敌人动向。不久,便发现扣马山北侧和谅山一带的敌炮兵向我步兵开火,52团立即指挥各观察所全力捕捉目标位置。发现目标后集中二、三营火力,发射炮弹220发,摧毁敌85加农炮2门,122榴弹炮4门,使敌炮变成了哑巴。

27团准确判定敌纵深炮兵位置,有效将其压制,取得了理想战果。41军主力121师担任穿插任务深入越境纵深,回撤时作为高平作战方向回撤的后卫被越军尾随紧逼。3月12日在高平市不断遭受敌远程炮兵射击,回撤受阻。此时距战区要求3月15日前全部撤回仅剩3天,敌派出特工袭扰并试图夺占高平大桥未果,但这么多部队要通过唯一的高平桥,如不把越军炮兵压制住,回撤任务将难以完成。3月13日,41军炮指紧急决定,从在安来担任支援高平第一、二掩护区步兵战斗的27团一营,抽调一个152加农榴弹炮连,前出到高平市步兵最前沿占领发射阵地。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吸引并压制敌炮兵,以保障军炮指、121师指和三个团安全回撤。为隐蔽企图,军炮指提出要以静制动,做到敌炮不打,我亦不打,敌打我必须有效压制。上午10点10分,27团1连到达预定阵地位置的建筑空地,受领战斗任务。在占领阵地时一连长张克林发现,此地平坦开阔且紧邻公路,极易遭敌袭扰和炮击,便果断地将阵地转移到西边200米385高地山脚下的3块小空地上,既相对隐蔽,又有利于发扬火力。1连于11点10分,按要求提前20分钟完成射击准备。军炮指根据观察到敌炮射击时升起的尘土浓烟及敌炮弹的爆炸声,判断敌远程炮兵可能是122加农炮。结合地图估测敌炮阵地设在高平东南方向魁脱村地域两座大桥之间上千米公路两旁,距我炮一连阵地大约1.6万至1.7万米。据此判断确定了射击方案:将推算距离1.69万、1.65万、1.60万米,分别编为1、2、3号目标,每个目标行三距离射击;射击方向以尘烟方向确定,间隔100米行两方向射击,共对敌18个点射击。发射方法按齐射、等速射、急速射变换使用。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将一个炮兵营压制敌炮兵的任务分解,由一个炮兵连担任,射击难度很大。13日下午4点30,敌炮向我方射击,封锁回撤公路,1连奉命按预定方案射击,消耗炮弹79发,敌炮停止射击。27团带队的邵成武副团长感到压制效果不够理想,他制作了盲区目标射击图。经分析认为,方案确定的3个目标之间距离间隙过大,出现100至150米的空档,敌炮阵地如在空档区可能躲过我弹群覆盖,便把这两个空档区作为射击的4、5号目标。为增大炮火覆盖范围,把3号目标近方和1号目标远方分别定为6、7号目标,并决定了射击诸元。14日天亮后,敌炮又向我指挥所和部队射击,观察所与炮阵地周围都落下几十发炮弹,而原定的阵地位置完全被敌炮弹覆盖,若仍在原指定阵地损失将难以估量。在敌炮疯狂向我射击时,1连长果断下达了4号目标6发急速射的口令,他们冒着炮火对敌猛烈射击,两军炮兵展开对战,我炮发射20多发炮弹时,敌炮停止射击。军炮指判断敌炮被命中,为扩大战果继续对4号目标急速射击,又发射炮弹48发,持续射击5分钟。射击刚停,41军徐元利副参谋长就来电话说:“你们一连打得好,快、准、猛、狠,把敌炮打残了,打出了炮兵的神威,我为你们请功”。上午9点多,为掩护工兵在高平大桥设置炸药,再次对敌4号目标火力急袭3分钟,发射炮弹54发。在我猛烈炮火压制下,敌炮再也没有射击。部队按时安全回撤,工兵成功地将高平桥炸毁。27团1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军区授予“英雄炮一连”的荣誉称号。战后徐副参谋长(接任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高度评价说,此战是在特殊情况下,重炮在步兵第一线打敌纵深炮兵的成功战例。

我师部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从2月17日至3月16日,历时28天。在作战中,根据不同的射击任务和战场情况,合理配置阵地,适时变换指挥和射击方法,不断密切步炮协同,灵活运用火力,以及时、准确、猛烈的炮火支援合成战斗,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作战任务。据战后统计资料,在对越作战中,歼灭越军有生力量90%以上是炮火杀伤的。

炮兵第一师原是统帅炮兵,装备的都是大口径远程火炮,是我军历史最悠久的炮兵部队,有着优良传统,且训练有素。在对越作战中配属东线战场几乎所有主力部队,担任全正面、全纵深、全方向的火力支援,是压制火力的中坚骨干力量,是越军都不得不佩服和惧怕的战争之神。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师”。炮一师近几年“军改”已师改旅,虽番号不在,但功绩铭刻、精神永存。(全文完)

附:2017年10月底,去广西龙州烈士陵园扫墓,为纪念长眠在烈士陵园的战友们,我赋诗一首:

龙州行,祭英烈

龙州陵前,战友今又见。难忘当年,硝烟漫卷,金戈铁马度雄关。终不悔,血溅轩辕。惊回首,弹指一挥间。英魂在,皓月长天。

作者简介

谢风华,北京市人,1969年2月入伍,1970年1月入党。宣化炮兵学院毕业,硕士。历任炮兵52团侦察兵、班长、排长、团作训股参谋,师教导队副营职教员,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26团二营营长,师司令部作训科科长,师副参谋长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多次。负责炮一师快速反应训练改革攻关,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军第一部在炮兵群范围内使用,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控与侦察于一体,数字化的“地炮群(团)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研制成功了激光综合观测仪、火炮射击诸元电子装定仪、射击模拟训练系统、训练管理自动化系统等成果,获6项国家和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1988年受到广州军区通令嘉奖,被军区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军射击学会出版了谢风华撰写的专著《地炮群(团)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1990年底转业珠海,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