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两大门神,一个是尉迟敬德,二个是秦琼秦叔宝。

真实的历史中,两人都曾是李世民的红人,但是,李世民在排“凌烟阁功臣榜”的时候,将尉迟敬德排在了第七位,秦琼却排在了第24位(这是最后一名)。

这是为何?

李世民怎么如此不公道?

仔细看那段历史,这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

1、秦琼和李渊关系太好了,感觉像是前皇帝李渊的人

剧照:秦琼(严屹宽饰演)

秦琼这个人,在《隋唐演义中》的口碑好得不得了,谁见了都得叫声二哥,有道是:有名的朋友八百个,没名的朋友数不清。

真实的历史中,秦琼混得也算可以,但主公换得有些勤。

开句玩笑话,这人费领导啊!

早期,秦琼是朝廷官员,跟着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三位大佬过日子。谁曾想,大隋眼看就要寿终正寝,无奈之下,秦琼想做一只良禽,择木而栖。

秦琼选的新单位是瓦岗寨,带头大哥是李密。

李密书读得好,做大哥也就那样。把大家带着带着就带偏了,被王世充胖揍。

李密跑去投奔李渊了,有道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老李家靠谱。

剩下的秦琼等兄弟们怎么办?凉拌,跟着胜利者王世充混日子吧!

事实证明,李密眼光毒辣,选人选对了,秦琼等人跟着王世充连吃败仗,根本干不过李密的队伍。套用现代话,跟着这姓王的老大,这日子过得倍儿凄惨,吃不上四个热菜。

此时,秦琼等人有了去意。

而李密在李渊那里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得不亦乐乎,时不时悄悄传递信息过来,让秦琼等人也早做打算。

于是,秦琼、程咬金等人决定投奔李渊,他们选择了最无耻而又最张扬的方式:在李渊军队和王世充军队对垒时直接投降。

还有比这更侮辱人的吗?没有了。

王世充气得快吐血,但无可奈何。

秦琼到了李渊这里,分配到了李世民麾下,一时间,秦琼如鱼得水,干得风生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历史书中都弱化了李渊的能力,其实,李渊这人有大才,会用人,也有魄力。他发现秦琼这武将有些水平,特别重视。

公元620年,秦琼击败了刘武周麾下著名的武将尉迟敬德。这让李世民大为赞赏。很快,李世民采取招降的手段,将尉迟敬德招进了大唐阵营。

就此,李世民集齐了两大门神。

李渊了解了秦琼击败尉迟敬德的情况后,惊为天人,决定重重赏赐,不仅赐予了名贵的“小金瓶”,而且对秦琼另眼相看,说道:你远道而来,抛家舍业,又立下如此大的功劳,别说赏赐,就算是将我的肉割下来给你吃都可以......”

有一句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秦琼被李渊的话震撼,从此下定决心好好干,让李渊大哥稳定当皇帝,争取多娶几个嫂子。

很快,在击败宋金刚的过程中,秦琼又立大功。李渊继续重金赏赐。

公元621年,在击败窦建德的战争中,秦琼带人勇不可当,率先冲破窦建德的大阵,立下奇功。李渊直接封秦琼为“翼国公”。

到这一步,秦琼对李渊已经是感恩戴德了,当然,对李世民也是配合得非常好。

李世民麾下将领不少,但李渊对的最好的就是秦琼,可以用“万千宠爱集一将”来形容。

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又架空了父亲李渊,让其被动禅位了。

看似,秦琼名义上是李世民的麾下,实际上,他和老皇帝关系非常好,这对功臣榜上的排名是有影响的。

一般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前皇帝李渊的爱臣,能被李世民重用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何况封秦琼为24功臣呢?

有人会说了,秦琼不是李世民的爱将吗?说对了一半,前半段算是,后半段不是,只因为一件大事的发生。

2、玄武门之变中,秦琼只是辅助性的将领

李世民最紧张、刺激的一幕发生在公元626的那个夏天。

当时,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究其原因:都认为对方是自己上位最大的障碍。

既然是障碍,那就“一杀了之”,就看谁的刀更快,谁下手更早。

事实说明,长期征战疆场的李世民,更具有稳、准、狠、快的特点,他发动了影响深远的“玄武门之变”。

结果大家都知道,李世民不仅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还辣手无情地斩了十个可爱的侄子。不仅如此,还让武将尉迟敬德“逼宫”李渊,要来了军权。

这个大行动中,秦琼在干什么呢?完全是个边缘人物。

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是参与了策划和执行的,尉迟敬德和侯君集等武将也被重用,就是没有重用秦琼和程知节的消息,或者有可能,这两人为了避嫌,没有深度参与。

从某一方面说明,李世民不敢完全信任秦琼,万一秦琼有一丝的顾忌皇帝和太子的脸面,一切就会前功尽弃。

所以,李世民用的武将是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

我们看旧唐书怎么写的。

看《旧唐书太宗本纪》,提到玄武门之变时写道: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 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这个里面有秦琼和程知节,但在后面的行动中不见他俩的身影。

再看一段: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 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 元吉,平之。

直接没有了秦琼和程知节。

看《旧唐书秦琼传》,里面只用了几个字: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

何其简单?真相只有一个。

从这些资料说明,秦琼和程知节(程咬金)要么压根就没参与,要么就参与了,只是做了后勤等辅助工作。

“玄武门之变”对李世民太重要了,这不仅决定了他能不能顺利上位,而且决定他的生死,一旦功败垂成,死的人是他和这帮属下,还有他可爱的孩子们。

因此,“玄武门之变”成功后,深度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人,后来都被重赏,而且个个都成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多都是比较靠前的,只有秦琼和程知节比较靠后。

大家试想一下,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既不是策划方面的骨干,也不是执行方面的干将,怎么会排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前列呢?

凌烟阁功臣榜前十位,不是皇亲国戚,就是玄武门之变中的骨干。从排名来看,秦琼绝不是玄武门之变的骨干,出力很少。

写到这里,知道那段历史的人一定不服,魏征在玄武门之变时,还是太子的人,寸功未立,最后不也高居凌烟阁第四吗?

这是个好问题。我们继续聊。

3、秦琼在李世民当皇帝后,一直多病,发挥很一般

李世民当了皇帝后,开始长期重用那一帮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人。而秦琼,在李世民当皇帝期间的存在感并不高。

看了很多史料,得出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结果:多病。

是的,戎马半生,征战无数,没有大伤,也会有小伤,年龄越大,伤病造成的延迟效应越大。

《旧唐书·秦琼传》: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其后每多疾病,因谓人曰:“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啥意思?玄武门之变之后,秦琼拜为左武卫将军,封邑700户。这个数字是尉迟敬德的一半左右。后来,秦琼常常生病,他自己对人说:“我戎马一生,打了二百多次仗,受了太多的伤,流了太多的血,因此,常常得病!”

既然,秦琼的身体是个多病之躯,又怎会被李世民长期重用呢?

魏征的年龄大于秦琼,玄武门之变时已经46岁了。

李世民登基后,魏征被李世民重用,一是此人确实有才华,二是想收服太子党的人。

随着接触的增多,李世民对魏征越来越欣赏,而魏征在李世民时代的中前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细品,秦琼多病,在李世民时期对国家贡献不大,魏征敢于直谏,得到李世民重用,对国家贡献很大。另外,凌烟阁排功臣榜的时候,秦琼已经死了五年了。

所以,魏征排前四是有原因的。

多病,后期贡献也不大,能将秦琼放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世民还是给足了死去的秦琼,活着的秦家人很大面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世界,从古到今,所有的封赏都是有原因的,秦琼和上任皇帝关系铁,关键的玄武门之变没怎么发挥,年老时又多病,终究让秦琼排在“凌烟阁24功臣”的最后一名。

但我想:死去的秦琼一定很心安,毕竟未曾负欣赏他的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