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夏秋,朝鲜战争已经爆发有两年时间了,战争局势也已进入了对峙阶段。

克拉克(“联合国军”总司令)刚刚上任不久,为了打开局面,准备实施“海岸登陆”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7月的一天深夜,志愿军第九兵团警卫连抓到了一个秘密空降的敌军特工朴北时

经过审讯,朴北时透露了他所承担的重大情报任务。

我方决定来个将计就计,朴北时携带的信鸽成为了我方的工具。

在我军兵团保卫部的策划下,一场惊心动魄的“谍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朴北时的信鸽

1952年秋到1953年春,朝鲜战争进入了中后期。

抗美援朝前后五次战役狠狠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的“联合国军”的锐气,但在克拉克接任总司令后,萌生出了“卷土重来”、“登陆作战”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的航母编队、战舰靠近北朝鲜,只要克拉克一声令下,“联合国军”就能靠着炮火优势进行登陆。

朝鲜半岛三面环海,“联合国军”登陆作战有两地:一个是西边的黄海,另一个是东边的日本海。

为了应对敌军登陆作战,志愿军紧急开始修筑沿海防御工事。

1952年7月26日,这天深夜,驻守在万年德山的志愿军第九兵团警卫连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了意外情况。

有人秘密空降在了第九兵团防区内部,警卫连立即实施了抓捕,最终抓获了一名敌人以及一只经过特殊训练的信鸽。

经过审讯,确认此人名叫朴北时,是南朝鲜军情报部派来的特工,他身上有两个任务。

第一,跟一个绰号为“张疯子”的会道门首领接头,第二,在接头完毕后,寻找合适的潜伏地点,以便能接纳后续到来的“高级情报组”。

朴北时的第一个任务不可能完成了,因为这个“张疯子”早在1951年就被我军击毙了。

我军兵团政治部保卫部准备将朴北时“为我所用”,什么意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说给敌人传递一个“朴北时平安降落”的假消息,这样,敌“高级情报组”就会按照约定前来,到时候就可以将敌情报组一网打尽。

丁公量(第九兵团保卫部部长)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抓住有利战机,诱敌入网!”

兵团保卫部下达了两个任务:

一个是命令部第二十军、第二十七军动员战士们做出严密部署,保卫部门加强对防区内的警备,24小时搜索,不放走任何一个敌特。

另一个是让信鸽携带上“朴组平安降落”误导消息并放飞。

这一招果然奏效,不久后,敌“高级情报组”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谍战好戏——“逆用组”

1952年9月,在正面战场上,志愿军发起的“秋季反击”拖住了“联合国军”的进攻脚步,在“地下战场”,一场惊心动魄的“谍战”正在上演。

1952到9月25日,我军政治部保卫部发出密电:

“内线急报,近日有3名高级敌特将空投东海岸腹地,要求各部提高警惕,务必活捉。”

两天后,也就是9月27日,这天深夜,鹰嘴山区发现了情况,第二十三军监视哨捕捉到了敌军空投。

部队火速赶往现场,将名叫孙宪的敌特通信员抓获,接着顺藤摸瓜,将权某(敌人谍报组组长)以及裴某(谍报组成员)捕获。

3人携带的物资有手枪、卡宾枪、通信设备、地图、发报机和发电机等等,可以进一步确认几人的敌特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率先被抓的孙宪一开始就投降了,我军以“投降者”的身份给予了优待,孙宪感动不已,把知道的全部都交代了。

原来,孙宪本是朝鲜劳动党党员,还在中国烟台居住过一段时间,因为他懂中文、日语和英语,后被拐骗到了所谓的“职业学校”。

在蛊惑之下,孙宪接受了间谍训练,后被分配到了南朝鲜军情报总部。

领到任务后,孙宪与权某和裴某一同乘坐运输机秘密降落在鹰嘴山区,后被抓获。

另外两人也表示,做间谍是“误进”了“职业学校”。

孙宪这个人为了表示诚意,主动交代了通信的暗语、暗号以及密码本等等。

综合三人交代的内容以及正面战场的形势,第九兵团保卫部分析:敌军已萌生出了东海岸登陆的想法,但时机不够成熟,还想要侦察出关于我军的更多情报才敢做出下一步决定

另外,志愿军相关部门研究表示:

“美军的‘高级情报组’为敌统帅部派出的耳目,这条线牵动的是美军司令员司令克拉克和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头脑。”

保卫部部长丁公量从入朝作战以来,就一直计划着能施展一场“反情报”作战,现在,这个想法终于有机会达成了。

第九兵团保卫部与政治部协商后,决定从保卫部挑选出陆星耕李关为金熙国(朝鲜族同志)三人组成“逆用敌台工作组”,进行反情报斗争。

在“逆用组”的安排下,孙宪发送了一个“诱饵电报”,敌本部立即回电,并没有表示怀疑。

不过,敌方在给孙宪三人下达指令时很是小心保守,这无疑加大了保卫部获悉敌侦察方向的难度。

为了持续与敌部取得联系,同时为了推进工作,“逆用组”以“孙宪摔伤”和“发电机摔坏”的名义请求敌部发放空投。

第一次发放的空投十分顺利,美军机送来了电台和手摇发动机。

但是,在第二次索要空投时,敌部明显透露出了不耐烦的情绪。

难道说,“逆用组”被发现了?

41年的“骗局”

1952年10月29日,在美机第一次空投时,发电机被摔坏了,“逆用组”只好再次发电,要求再补发一个发电机。

其实,“逆用组”隐藏的很好,敌人的不耐烦并不是因为发现了蛛丝马迹,而是因为孙宪三人的身份问题。

原来,孙宪三人都属于雇佣人员,敌部本身就对他们存有戒心,只有通过层层考验,才能看出孙宪三人的“忠心”。

“逆用组”索性就“将计就计”,利用实际行动“表忠心”,最后,不光获得了敌部的信任,还掌握了“谍战”的主动权。

此时的正面战场,“联合国军”也陷入了被动,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进行了金化攻势,试图扭转战局。

但是,“联合国军”的投入和回报显然是不成比例的,在志愿军的奋勇反击下,美军伤亡惨重。

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不愿意在朝鲜战场浪费太多精力,希望能快速结束战斗,于是,“两栖登陆”又被提上了日程。

1953年1月,孙宪“高级情报组”接到了敌部下达的任务:

“到海浪里侦察志愿军十五军的情况。”

此时,志愿军第十五军正在行军移防,为了避免遭到美军轰炸,“逆用组”给敌人发送了假情报,成功拖住了敌人的进攻计划,为十五军战士和指挥员赢得了足够的时间。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敌部对“高级情报组”产生了怀疑,但敌人越是怀疑,“逆用组”就越是要“表忠心”。

“逆用组”还特意发电表示:

“自入敌区,无所建树,本部不给任务,我们心中不安……”

1953年2月开始,在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联合下,以坑道防御体系为核心的反登陆工程加紧建设了起来。

在正面战场上,“联合国军”连连败退,一直到战争快要结束之时,敌部都没能获悉到中方的真实战略企图。

关于沿海的防线建设,志愿军不光投入了大量兵力,还做好了充分的后勤保障,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

“我们有了准备,敌人就不敢来。即使来了,我们也不怕。”

3月28日,“逆用组”向美军远东情报部发送了电报,上面“介绍”了志愿军和人民军的兵力部署、防御体系以及后勤保障等等。

当然,这些消息肯定不全是真实的,而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虚实结合。

“逆用组”的电报全都成功迷惑住了敌人,敌人虽然有两栖登陆的“贼心”,但却不敢萌生登陆的“贼胆”。

1953年6月,志愿军发起了“夏季攻势”,狠狠教训了一顿“联合国军”,一直到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订,艾森豪威尔都没敢轻举妄动。

41年后,也就是1994年,美国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解密,上面显示了战争过程中艾森豪威尔决策登陆朝鲜时侦察来的数据。

有意思的是,这些数据竟然全部跟“逆用组”当时发的数据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逆用组”的电台整整欺骗了美军41年,这无疑成为了一个“国际笑话”。

有句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战争中,情报工作极其重要,抗美援朝能取得伟大胜利,离不开正面战场战士们的奋勇杀敌,更离不开幕后“谍战”工作人员的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