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规则改版了,未被星标的公众号文章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错过。为防走丢,小伙伴们都加个星标吧,步骤如下~

汤泡饭,被很多家长认为是一种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方式。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汤泡饭里面的汤汤水水会稀释胃酸,影响消化,又或者是汤泡饭太下饭,孩子吃得又急又快,米粒未经充分咀嚼就咽下肚子会伤胃。更有甚者还认为,吃汤泡饭会严重到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功能,诱发肠胃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乍一听挺有道理的,但事实上「汤泡饭对胃不好」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作为医生,我们不建议孩子长期吃汤泡饭,不过这跟胃没关系,而是另有其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汤水水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
没这种说法!

汤汤水水不会影响固体食物的消化,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们的胃存在「胃筛水机制」。胃筛水,可以简单理解为胃部像一个带小孔的筛子,喝下的水会迅速分散并从胃里快速排出。而固体食物的消化排出则存在滞后期,大约在胃里待二三十分钟左右,才会慢慢排出。

固体食物(红)和液体食物(紫)的胃排空曲线

米饭和水的消化排出各有其速率,不会因为米饭泡在汤里被咽下肚,就比干米饭消化得更慢更费劲。

关于随餐喝水会不会影响消化这个问题,梅奥诊所也专门做过解答:不用担心水会稀释胃液、干扰消化,相反,餐中或餐后喝一点水还有助于消化。对于一些吃饭偏干或偏急的人来说,随餐适当补充一点液体是有助于吞咽和消化的。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民间养生建议之所以大多都不靠谱,是因为很多建议都自相矛盾、不攻自破。「汤泡饭伤胃」这一点单拎出来看好像挺有道理,但如果这话属实,那为什么喝粥又能养胃?又为什么会有“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饭前喝汤,胜似良方”这样不自洽的说法?

此外,「汤水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这一点也不必担心,胃液的分泌不是定时定量,而是会根据食物的量、种类来精准调控。再加上不同于一口气喝一升水,汤泡饭中汤的含量极少,如果连这点液体的量都要担心,那吃饭时喝杯水、喝瓶饮料、喝碗汤,岂不是也会成为胃部健康杀手?

总之,我们的胃有短时间内接受并消化大量不同成分食物的显著功能,这种强适应性是长期进化来的结果,胃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脆弱,消化一个汤泡饭只是基本操作。

吃太快、不咀嚼不利于消化?
有这个可能,但不用太担心

一些孩子吃汤泡饭像是在喝汤,一番狼吞虎咽米饭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里,牙齿没有完成的研磨任务顺延给胃,确实可能导致胃的负担加重。

不过,这里说的胃负担加重,指的是消化的时间稍微长些,不至于影响胃肠功能,更不至于引起什么胃肠疾病。还是那句话,我们的胃没有那么脆弱。

而且,孩子吃得快、没有充分咀嚼,并不代表一点都不嚼就直接吞咽。毕竟先咀嚼再吞咽是刻在人类DNA里的自动化反应,直接吞咽米粒这一操作,恐怕嗓子眼同意了,脑子也不会同意。

吃汤泡饭
真正应该注意的是这些

1、汤泡饭营养密度低

汤泡饭会让寡淡的米饭变得美味可口,一不留神就容易吃多,孩子的胃容量和胃口有限,主食米饭吃多了,留给其他食物摄入的空间就少了。汤汤水水也会增加饱腹感,孩子一碗泡饭下肚,也就没什么胃口吃其他菜和肉了。

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饮食主打的是一个营养均衡、多样化,如果长期吃汤泡饭,碳水是足够了,但营养单一、密度低,长期营养摄入不均衡,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2、一些汤泡饭重油重盐

炒菜或炖菜的汤汁,有很多都是重油重盐,比如红烧肉、大盘鸡的汤汁,用来拌饭固然美味,但汤上漂着的那一层厚厚的油脂,还有各种重口的调料,都不属于健康饮食的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吃得太急太快不是一个好习惯

吃汤泡饭时咀嚼次数的减少虽不至于影响胃肠功能,但由此形成的吃什么东西都狼吞虎咽、太急太快,并不是一个好的饮食习惯。长期这样吃饭,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胃肠不适。

无论吃什么,都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总的来说,家长们不用担心「吃汤泡饭伤胃」的说法,但考虑到汤泡饭的营养密度低、有些还重油重盐,偶尔改改口味可以,但不建议经常让孩子这样吃。

没有哪一种特定的日常食物是洪水猛兽,比起非要揪着某个食物批判或推崇,更应该注意的是饮食的多样和均衡。

参考文献:

[1]https://tech.snmjournals.org/content/47/2/111
[2]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nutrition-and-healthy-eating/expert-answers/digestion/faq-20058348
[3]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indigestion/symptoms-causes/syc-20352211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3年4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图片来源壹图网、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