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办公时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读完信后的他第一时间找到了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并交代一项重要的任务。

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前不久,一名“特务”被上海警方捕获,在审讯的过程中,这名“特务”不光亮明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还表示曾经抚养照顾过毛岸英和毛岸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务”慢慢讲述起着他曾经的革命事迹,上海警方倍感震撼,他们对此拿不定主意,便将此事汇报给了上级。

经过逐层汇报,周总理才得知了此事,并交代罗瑞卿一定要重视起来,妥善处理。

那么问题来了,这名“特务”是谁呢?在他身上又有哪些传奇经历呢?

地下党员董健吾

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党内有两个奇人,一个做过和尚,一个当过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尚”指的是曾有着“大刀团长”威名的开国上将许世友,“牧师”则指的是号称“红色牧师”的中共地下党员董健吾

许世友将军的大名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提到董健吾,恐怕知道的朋友少之又少。

毛主席为什么说董健吾是个“奇人”呢?因为他不光有国共两党都认可的身份,还参与促成了影响深远的大事。

董健吾,1892年出生在基督教世家,因为家族文化的影响,年少时的他就入了基督教。

基督教圣公会在上海创办了圣约翰大学,董健吾就是这所大学的学生,专攻神学。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近现代外交家顾维钧还是他的同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爱国主义思想在风靡全国,董健吾也了解到了进步思想。

“五卅惨案”时期,在圣约翰大学的董健吾带头将美国国旗降下,升起中国国旗,导致被学校开除。

离校后,董健吾在中共地下党员浦化人的带领下,在冯玉祥处担任秘书兼英文教师。

好景不长,在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董健吾深受影响,被列入了“清党”名单。

不过,此时的董健吾并不是共产党员,他十分疑惑地表示:

“我又不是共产党,他们为什么要清我?真是岂有此理!我要是共产党就好了。”

浦化人得知董健吾有这样的想法后,随即透露了自己地下党员的身份,并介绍董健吾在1928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11月份,董健吾回上海,中央一开始是想让他在互济会任职,但是,负责政治保卫工作的陈赓却希望他能够参与到中央特科的工作中来。

原来,陈赓是看中了董健吾的牧师身份,利用这层特殊身份做掩护,有利于特科工作的开展。

最终,董健吾接受了陈赓的邀请,从此,董健吾便开始了他传奇的地下工作生涯。

国共合作的“秘使”

中央特科是政治保卫机关,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总负责人是周恩来,董健吾1929年加入,他的第一位直接领导是陈赓,后来是潘汉年。

董健吾主要负责情报工作,在陈赓的指示下,董健吾巧妙地把圣彼得教堂改造成了我党的地下联络处,教堂里包括佣人和花匠在内的工作人员都是我党派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瞿秋白等人都在这里开过会,淮海战役时起义的张克侠将军就是在这所教堂里,通过董健吾的关系与我党取得联系的。

董健吾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在国共合作方面,他还是两党之间的“牵头人”。

1931年9月18日,日军铁蹄踏入中国东北,中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可当时的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持续“围剿”红军。

1935年,中央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掀起了国内抗日的热潮,蒋介石倍感压力,不得不重新把“国共二次合作”提上日程。

而这时候距离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过去了近10年之久,这10年里,两党势如水火,想要重新建立联系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蒋介石第一个想到了宋庆龄,因为她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比较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庆龄对蒋介石的想法表示支持,不过,她不方便去陕北,而是派了一名“使者”董健吾。

1936年1月,宋庆龄与董健吾见了面,宋庆龄开门见山地表示:

“国民党愿与中共商谈合作抗日之事……想请先生辛苦一趟,到陕北给中共领导人送信。”

能担当起如此重任,董健吾甚是激动。

第二天,宋庆龄把一封写给毛泽东、周恩来的信以及财政部部长孔祥熙签发的委任状交到了董健吾手里。

临行前,宋庆龄又交代了两件事,一是行动需要保密,最好改名换姓,二是路途危险,如果有需要可以找张学良帮助。

当时的张学良虽然担任着西北“剿总”副总司令一职,行使着总司令的职权,但只要是有益于抗日的事情,他一定是在所不辞,这一点,在后来的“西安事变”上就深有体现。

拿到信后的董健吾先是给中共上海局做了汇报,而后便开启了“西北之旅”。

从上海一路到达西安,途中还算是顺利。

在这时候,陕北苏区被蒋介石重兵围困,只有张学良签发的特别通行证才能放行,而且是只认证,不认人。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董健吾托人与张学良取得了联系。

两人之间没有寒暄,也没有客套话,董健吾直截了当地表示“要通过副总司令的防区去瓦窑堡”。

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就位于瓦窑堡。

而张学良的反应让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听了董健吾的话,张学良一惊,说出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枪毙”。

对此,董健吾并没有慌乱,而是笑着文问道:

“难道对日本人有杀父夺地之仇的张副司令,要杀一个为抗日而奔走的人吗?”

这句话给了张学良“当头一棒”,他的情绪也缓和了不少。

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张学良跟南京方面通了密电,确认了董健吾秘使的身份,另外,张学良还与瓦窑堡方面取得了联系,那边同样表示“确有此人”。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可董健吾,张学良不得不对他刮目相待。

1936年2月21日,在张学良的安排下,董健吾乘飞机来到了延安,在去往瓦窑堡的路上,张学良派出的骑兵连也是一路守护。

2月27日,董健吾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瓦窑堡,博古、林伯渠等人热情接待了他,并把信送到了还在前线的毛泽东和周恩来。

3月7日,董健吾带着中共中央的密电回到了上海,宋庆龄看过密电后激动地说道:

“先生是名副其实的架起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桥梁的信使!”

再来说一说董健吾照顾毛主席的孩子一事。

1930年年底,董健吾以“互济会”的名义在上海创立了“大同幼稚园”。

毛泽东的三个孩子岸英、岸青和岸龙都在受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这个幼稚园生活学习。

后来,岸龙不幸夭折,上海的环境又十分危险,董健吾就计划把岸英和岸青送到苏联。

到了1936年,董健吾和张学良有了交情,在董健吾的请求下,张学良答应为岸英和岸青赴苏一事奔走。

1936年7月,在董健吾、张学良和吉林抗日自卫军司令李杜的努力下,岸英、岸青、和董健吾的孩子寿琪三人成功办理了出国手续,途径巴黎去往了莫斯科。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被日寇侵占,上海公共租界里的我党地下机关又相继遭到了破坏,好在董健吾没有暴露身份。

但是,在不久后,跟董健吾单线联系的领导人潘汉年离开了上海,董健吾与地下党失去了联系。

他孤身奋战在敌伪统治之下,利用职务之便继续为我党争取利益。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董健吾过上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生活,他没有邀功请赏,而是做起了推拿医生。

在1955年,因为一场误会,董健吾被当成了“特务”逮了起来,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丧失对党的信心,就像他曾说过的一句话:

“我的前半生已经献给了党,后半生不能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挫折就半途而废,既然是党的人,就要从一而终。”

1961年2月7日,曾是董健吾上级的陈赓接见了他,再次的见面两人格外激动,聊起革命征程时内心更是感慨万千。

上海政府本来是安排董健吾享受国家11级干部待遇,并额外安排一处楼房。

不过,董健吾接受了待遇,但并没要房子,而是居住在原来的那间小屋子里,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为党和国家多做点事。

1970年12月12日,董健吾病故上海,享年79岁,董老是赤胆忠心的无名英雄,他的一生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