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河写手》这部电影之前,瞄到几句评论,就被勾起了好奇心,因为它拍摄的地点就在我生活的北京常营地区。于是,去附近的长楹天街购物中心的卢米埃影城看这部电影就有了特殊意义。观影过程真的是五味杂陈,有太多的内容和关键词都和自己相关。

电影里面出现过的,比如柏林爱乐和草房像素小区,都是我曾住过的地方。长楹天街购物中心离我家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经常就是吃饭观影一条线的流程。住柏林爱乐那段时间,也和朋友去常赢三兄弟涮肉馆吃过。

像漫咖啡这个地方,我看见不止一次有人来这里拍影视剧,几辆车停在咖啡店门口,车里会有人把各种摄影和灯光器材抬下来。那里聊影视项目的状况应该和牡丹园藏书馆咖啡有一拼。

包括常营在内的六号线上,经常会有影视行业的从业者穿梭其中,比如小区里时不时就有人打电话聊项目进展,剧本的进度等等。有时不用提前约,也能在三站地铁之后的朝阳大悦城撞见这个领域的圈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有一次,我就在大悦城遇见了风哥,就是影评人梅雪风,他是我在《看电影|午夜场》时的主编;还有一次,本来是和别人去大悦城聊事,却看到了做影视版权业务的前同事刚聊完一个项目。

除了这些身边的人和事,最令自己触动的还是片中的那些人物。电影的主角是两位失意的电影编剧,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自己作为编剧(严格来说是枪手和写手)的那些岁月,想起各种难捱的,以及不了了之的剧本策划会,感慨良多。

这次的观影体验,还对喜剧人三兄弟“三狗”有了新的认识,宋木子之前扮演的角色不是油腻,就是贱贱的那种类型,基本上都是喜剧角色。

而这次可是完全不同,虽然很多戏码也少不了调侃和戏谑,但本质其实是心酸的现实困境。特别是在怒怼文学策划女孩的时候,喊出那句“你能写你做编剧”的时候,可是极其愤怒和绝望的。

可正是那个文学策划在替他们说好话,否则他们早被换掉了。是啊,剧本修改了一年也没成,心情自然很差,兴趣相投的女朋友不但成为了编剧,还离张了一(宋木子饰演)而去。而说到创作层面,电影里提到的《救猫咪》这本书,我也有过难得的相关记忆。

首先是曾有位编剧老师在指导我创作剧本时,推荐我去看了这本被称为电影编剧宝典的书。那个时间正是电影《泰囧》火爆之时,那位编剧老师说这部商业娱乐片能火,都是因为做到了书中提及的那些方法论,也就是《银河写手》里提到的15个节拍。

更有意思的是,自己当初在订阅号里还写过相关的文章,就是用《救猫咪》的节拍来分析各种美国大片,比如“碟中谍”。文章发出后,竟然还有宁浩那边的文学策划找过我,不过见面后人家知道我没有什么作品,也就没有下文了。如果没记错,其中一个接待我的人应该是《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的编剧之一潘依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以上这些相关性,其实是不能客观评价这部电影的。同时也能想到一些关心影视行业本身的电影作品,比如魏书均的《永安镇故事集》,最后的重头戏就是导演和编剧的互撕。

所以,这种把影视创作本身作为内容的电影,也会引来人们对其自娱自嗨的负面评价和质疑。甚至同样境遇的人,比如有些人渡过了难关,继续走进这个行业,他们会有很强的共鸣和感动。

而有些人和片中的两位主角命运相似,没能继续在这个行业里走下去,可能反而心生厌恶,感觉他们用揭伤疤和反讽的方式,为自己赢得了一次出头的机会。

本片在第十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获得最佳编剧和评委会大奖,也说明这个影片的调性和首先面对的观众群体是怎样的。而能够在院线上映,让更多人看到,也是某种机遇与另一种荣誉。作为没有能够顺利走入影视行业的我来说,也祝愿这些主创们未来能有了更广阔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