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史上,《少林寺》绝对是一座里程碑。这部彰显中国武术之美的传统功夫片,一经问世即掀起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武术电影热潮。而电影主演李连杰由此一鸣惊人,在家喻户晓的同时,也赢得了国际影坛的青睐。

谁能想到,在执导《少林寺》之前,张鑫炎导演竟是多年前就看中了李连杰独特的武艺?1973年,张鑫炎在北京拍摄运动题材纪录片期间,偶然目睹了李连杰在一场羽毛球锦标赛开幕仪式上精湛的表演。小小年纪的李连杰已展现出非凡的武术实力,赢得了张鑫炎的赞赏。张鑫炎当时就与李连杰达成默契,有朝一日定会相邀合作拍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后的1977年,李连杰随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美国。年仅13岁的他已初露锋芽,获得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青睐。基辛格笑着对李连杰说:"你真是了不起,将来当我的保镖好吗?"李连杰腼腆一笑,给出了个出人意料的回答:"不,我要保护全中国10亿人民。"保家卫国,护佑侨胞,这是李连杰武者之路的初衷和终极追求。

1982年,《少林寺》开机,谁也没想到这会是李连杰人生的转折点。一开始,李连杰并不愿参与这部电影的拍摄。年仅17岁的他内心青涩而自卑,觉得自己身材单薄,怎配得上大荧幕。但张鑫炎导演别有慧眼,不仅看中李连杰扎实的武功,更欣赏他质朴纯善的气质,正是寻找"觉远小和尚"的最佳人选。

在师父的强行"押解"下,李连杰来到导演面前。随手打了一套拳,他逼自己若无其事,暗自嘀咕"反正也不会选我"。张鑫炎看穿了他的小心思,一锤定音:"你走不了。"就这样,李连杰被一股"霸道"力量推上了人生舞台。

《少林寺》大获成功,李连杰一夜成名。不过功成名就的同时,他也感到一丝内疚。多年后在接受采访时,李连杰谦逊表示,这部影片或许给了年轻人一些误导,让他们对武术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有人因为看了电影就跑去习武,结果遭人利用去打群架斗殴。李连杰坦言,那些人根本没弄明白武术的真谛,武术应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而非泄愤的工具。

尽管如此,《少林寺》对推广中华武术文化、展现武术之美在世界影坛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李连杰亲身诠释了无数拔刀相助的侠客形象,将正义与侠义之心展现在观众面前。离开影坛后,现实生活中的李连杰同样秉持着侠肝义胆的品格,他自筹资金创办"壹基金",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重大灾难提供援助。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壹基金迅速筹集了逾千万美元善款,用于抗震救灾,展现了华人社会同舟共济的大爱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连杰将壹基金视为平民慈善的平台,鼓励每个人都能为慈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的慈善理念给传统慈善事业带来了一股新风,让慈善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大众都可参与的人道主义实践。

不过近年来,李连杰的身体状况让人扫兴。2013年他确诊患上甲状腺疾病,不得不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再也无法进行剧烈运动。一度有报道称,他可能会在余生都依赖轮椅度过。好在李连杰并未就此放弃,而是通过积极治疗,将自己的健康状态调理到最佳水平。尽管如此,他也鲜有在影视作品中担纲主角的机会,多是以客串身份亮相。

身体每况愈下,李连杰也被误传离世的消息铺天盖地。亲朋好友不得不多次辟谣,证实他安然无恙。直到去年,李连杰亲自现身,开玩笑说:"早上好,我还没死!"全场欢笑。不过在宣传自传新书时,李连杰再次谈及了生死议题。他坦言已将自身后事安排妥当,不立碑碣也不办丧事,树葬海葬俱无所谓。对于即将跨入的生命终点,李连杰看得十分淡然。

2004年,李连杰一家在马尔代夫度假时,突遭南亚海啸的袭击。那是一次重生经历,让他切身体会到大自然的威力有多么无情,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无助。从那以后,他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不再过于执着于金钱地位,也不再为自己有几块腹肌而纠结。他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珍惜眼下,追求无遗憾的人生。

如今的李连杰,已然褪去年轻时的桀骜,唯有一颗赤子之心永存。他用行动诠释了侠之大者的人生哲理,展现出中华武者的刚健体魄和柔韧心智。这个曾红极一时的影坛功夫巨星,终将化作人们心中永恒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