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吧,当代人的社交礼仪,那就是不问各平台的id,可惜躲不过算法这东西。

这不?秋香前段时间第一次把出去玩的照片发在某个短视频平台,这一发不得了,不仅把朋友同事招来了评论区,我七大姑八大姨也来了!原来是“把我推荐给可能认识的人”居然是默认选项,迅速关闭后,发的第二条视频又被同事逮到了!

不过社死的也不只是我一个,随便一搜,骂声一片!

有人搞减肥博主自媒体被发现后直接注销,吐槽公司被老板刷到,甚至有人头像网名都换成“momo”,还是被熟人认出来了。

你说说明明是天怒人怨的,为什么这些内容平台就是不放过大家?

主要还是内容平台太眼红微信的熟人社交了。比如相比同行,视频号可谓是姗姗来迟,但据《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显示,2022年6月,视频号的MAU规模达到了8.13亿,抖音6.8亿,快手3.9亿。

在互联网流量见顶,获取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为了争抢和留住用户,尽管微信在熟人社交非常强悍,但内容平台还是放不下社交赛道。

内容社区做“熟人社交”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秋香刷到了好玩的内容,就会马上在评论区艾特朋友或者私聊转发,已经有几个互动频繁的“密友”了。这也就帮助内容社区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留存时长。

以抖音为例,2020年,抖音推出了“连线”和“熟人”两个新功能;一年以后,抖音修改同城和熟人按钮,将熟人改为朋友放在底部TAB页,同时完善了扫码添加、抖一抖添加好友、分享二维码加好友和面对面建群等基于熟人社交圈功能。

现在,除了分享聊天,一些人甚至在抖音打视频电话,逐渐当成是微信的代替品了。

只不过你平台搞这些的目的是为了争抢用户的时长,但问题的关键是用户想不想要把现实中的熟人关系暴露在网络上?

从以往来看,某些内容平台在用户关掉“熟人推荐”的情况下,还是躲不掉熟人,这不但没有给大家带来惊喜,反而引起了很多用户的反感,甚至是卸载其软件,得不偿失。

同时有律师也表示,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导致APP运营商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公开道歉等。

所以秋香觉得,各个内容平台还是好好掂量一下,无论出于平台还是用户的考虑,都应该把“熟人推荐”的选择权交给用户,你说是吧?

本文源自伯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