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一词,
现在多用来比喻
见解很深刻。
没曾想入木三分,
原本指的是
王羲之的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木三分,早见于
唐代学者张怀瓘的《书断》: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
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相传晋代皇帝祭祀时,
书法家王羲之,
他书写的祝版,
待工人削之,
发现笔痕已经入木三分。

祝版,一般认为是
古代祭祀等时,
写有祝文的木版一类。
祝文,即祝祷文字。
所以入木三分,
最初是指王羲之的书法
笔力强劲

后来才用于比喻见解深刻。
注:瓘,guàn,古代一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