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创始人万叔。

病去如抽丝,今天躺家里,看了一天的《绝命毒师》,随便说说。

防止有些读者没有看过《绝命毒师》,简单说一下,讲的就是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一个小镇上,一个50岁的化学老师老白,因为肺癌晚期命不久矣。

而此时,自己的妻子又意外怀孕了。

为了凑钱治疗,以及为未来的女儿攒一笔家底,老白开始制毒、贩毒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围绕老白一家,以及合伙人、也是曾经的学生小粉展开。

一共五季,不算长也不算短。

以下是正文。

一部好剧,最重要的是什么?

读书那会,还是看过不少美剧的,包括越狱、迷失、纸牌屋、老友记……

一部好剧,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里拉一条基准线,其实在发达市场已经有定论了。

一部好剧的核心,是讲一个好的故事

《让子弹飞》原著《盗官记》作者马识途,就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

什么是好故事?

悬念丛生、引人入胜、逻辑清晰、环环相扣。

当然,你也可以说,有明星,有演技、有构图、有好的特效、好的宣发这些很重要。

但这在市场经济中已经证明了,他不是一部好剧的核心。

在一个自由的市场里,一部好剧有简单的评价标准,

1、收视率高。

2、看完以后的评价高。

这是数据的力量。

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验证出来了——在故事没讲好的情况下,你拔高其它的因素,对收视率影响是有限的。

这和国内还不同,国外的电视剧市场,更像我们的电影市场。

万叔服务过国内电视剧发行方,我们现在的剧,多数是采购的形式。

就是说,一部电视剧,多少钱,在拍之前,就已经签合同,定下来了。

在拿到钱以后,这部剧质量好坏、收视率如何,就跟渠道、推广关系大。

比如你拍一部剧,质量是70分,首发在湖南卫视,和一部剧质量是80分,首发在广西卫视,影响力完全不同。

湖南卫视的影响力、观众基数、宣发能力,很有可能把这部70分的剧炒成当季热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便把主演的几个明星,推高再火一把。

是有这个宣发能力的——因为国内电视剧影响收视的核心,是渠道。

而广西卫视首发的,除非你拿出95分的神级质量,不然你就是拼不过。

商业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后来网络平台开始兴起,开始流行一个出爆款的公式——明星+宣发+好开头

为什么?

因为网络电视剧平台,继承的是网络小说的付费模式,前几集免费看,所以往往把前几集拍得极为精彩。

但很有意思的是,拍摄费用呢,又和剧集长度挂钩。

这就导致,以网络小说为原型的网剧,往往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中间又臭又长的爱情戏、宫廷戏、成长戏,最后一两集收回伏笔。

你看,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就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美剧也有这问题,但好一点在于,美剧多数是一集一集拍,一集一集放,随时调整节奏和剧本。

如果收视率不佳,可能直接就砍掉了。

所以你看的美剧,尤其是第一季,几乎一直在设悬念,一直在下伏笔,一直在反转。

目的,就是吊足观众胃口。

这就导致一些电视剧,开头挖了太多的坑,最后发现收不回来,成了烂尾剧。

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惋惜,觉得开头不要挖这么多坑,后面填不回来。

编剧不这么想,编剧如果在前面没有足够的悬念,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剧直接就砍了。

有点像短视频,黄金三秒钟的意思。

或许是哗众取宠、标题党,但没有这个,别人看都不会看完,直接划走了,没有耐心等你渐入佳境。

所以,但凡一部剧,前期开好头,中间叙事流畅、逻辑清晰,最后伏笔能收回,有理有据,就算讲了个不错的故事。

另外还有很大不同的一点在于,国内电视剧,演员明星的出场费是大头。

美剧里,编剧和特效的费用更多。

国内的电视剧市场,就是IP粉流量+渠道流量+明星流量+短视频宣发流量带来的观看收视率。

明白吗?

真相是,好故事的供给太少了。

就像今年春节电影档,几部电影都缺少惊喜,还让一部减肥电影拿到了几十亿的票房。

万叔觉得,春节档的电影,没有一部比得上《周处除三害》

这就是万叔一直说的,供需不平衡。

人为控制供给,地方保护,让消费者不得已,只能去消费高价低配的玩意儿。

说人话就是,让你有钱也买不到更好的。

万叔以前看过一本书,里面讲一个公司的老板,大言不惭的讲,说按我们现在掌握的渠道,哪怕里面都是垃圾,也能销售一空。

当渠道控制了市场和流量,消费者没办法自由选择的时候,生产方就会讨好渠道方、发行方,共同割消费者的韭菜。

当然,你知道万叔上面说的,明显不只是在讲电视剧这个行业。

之前不是讲过,小和尚下山的商业模式嘛。

这种模式,万叔打个补丁,只适合自由竞争的市场。

所谓江湖,就是人人身在其中,人人都有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江湖被一统,武林盟主产生,利益结构固定,你的成就,和你的能力高地,就不成正比了。

绝命毒师里,老白这样顶尖的制毒人才,找小粉这样的混混做销售,一天就能卖一盎司。

建立线下渠道,占据地盘,就能一次卖一磅。

像炸鸡叔这种大佬,一周就能出200磅的货。

所以,你一定要搞清楚,你自己的核心优势在哪里。

同时,要搞清楚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商业环境里。

比如你是一个业务能力很强,但我行我素,你去一些中小企业,帮他们赚大钱,自己拿到结果,就很匹配。

如果你去阿里这样讲价值观的,就容易被当成野狗淘汰掉。

这周几篇文章的主题都是,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比如小米的赚钱思路、定价策略,很好。

但如果市场规模达不到,简单模仿,就会血本无归。

再比如上个10年,那种融资做产品,跑MVP(最小可行性产品),然后刷量亏本快速放大,最后赚资本市场钱的逻辑。

在国资主导投资市场的时代,也跑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