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2024中国诗词大会》开播,前两期分别以“春天”“多彩”为主题,带我们走进诗词的瑰丽寰宇。《诗词大会》从创作背景、主题寓意、表达心境等方面讲解了多篇苏轼诗词,观众跟随老师的脚步进一步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和主旨,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今天,史书凌轩阁就来赏析一下,《2024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苏轼的五首经典古诗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初到黄州——苏轼〔宋代〕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诗自嘲而启,追溯往昔,吾曾卑微为官,杭州通判是也,又辗转密州、徐州、湖州,知州之职,恍如过眼云烟。湖州两月,便深陷御史台狱,青春抱负,终成空幻。奔波劳碌,仅为口腹之欲。“老来”二字,如梦初醒,虽年仅四十五,然在古人眼中,已是岁月不饶人。想当年,密州作《江城子》,尚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豪情。

而今,“事业转荒唐”,乌台诗案,成为人生转折点。屈就下僚,尚可忍气吞声;然无端牢狱,更使人痛定思痛,审视人生。“荒唐”两字,自嘲过去,否定过往,却又暗藏牢骚无限。然苏轼面对逆境,心如止水,旷达洒脱,笑对人生百态。

2、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宋代〕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074年秋,宋神宗熙宁七年的风华岁月中,苏轼自杭州翩然转至密州,执掌一方。翌年八月,他指点江山,命匠人细心修缮城北那古老的台阁。其弟苏辙,才华横溢,为之题名“超然”,正是取自《老子》中那句“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深邃哲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荏苒,至公元1076年暮春之际,苏轼再度登上这座超然台。他极目远眺,只见春色浸染在朦胧的烟雨之中,如梦似幻。这无边的春景,却勾起了他的乡愁,心中涌动起无尽的思绪。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那首传颂千古的佳作。

这首词,既有豪迈之风,又不失婉约之韵。它巧妙地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又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内心的复杂变化。在苏轼的笔下,我们仿佛能感受到他豁达超脱的胸怀,以及那种“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洒脱人生态度。词的上片,他轻轻描绘着登台时所见的郊外春景,那笔触之细腻,仿佛能将我们带入那个遥远的时代,与词人一同感受那春日的温柔与美好。

3、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疏竹之间,桃花倩影隐约可见。翠竹与桃花,一绿一红,相映成趣,春意盎然,逗人喜爱。这简约的一句,却富含了诸多信息。它描绘了竹林的疏朗,若非如此,桃花岂能穿透而出?再者,它暗示了时令之早,春寒料峭中,桃花虽未盛放,但春的讯息已悄然传递。

“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的视线由江岸缓缓移向江面。春波微荡,群鸭戏水,好不欢快。“鸭先知”三字,巧妙地揭示了春水的微温。春寒未尽,江水仍带寒意,众生灵尚未感受到春的到来,唯有这戏水的鸭子,率先领略了春的温暖。这与前句的“桃花三两枝”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共同勾勒出一幅早春的画卷。

鸭子之所以能成为春的使者,源于它们与水的亲密接触。这也寓示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诗人的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更凝聚了他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4、赠刘景文——苏轼〔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宛如元祐五年(1090)杭州知州任上的一缕墨香,飘荡在初冬的景致之间。《苕溪渔隐丛话》赞誉此诗描绘了初冬的细腻之美,“曲尽其妙”。虽为致赠刘景文之作,但字里行间流淌的却是对深秋景色的挚爱,未见直接提及刘氏的品德与文章。

然而,这正是苏轼的匠心独运,他将对刘景文高尚品格的颂扬,巧妙地编织进对初冬景物的描摹之中。因为在苏轼的眼里,橙黄橘绿的初冬风光,恰似一年中最绚烂的画卷。橘树与松柏并肩,成为高尚品格与坚贞节操的化身。

古往今来,秋景常被描绘得萧瑟凄凉,弥漫着悲秋的忧伤。但苏轼却以独到的视角,捕捉到了深秋时节的丰硕与生机。他的笔触下,深秋不再是哀伤的代名词,而是一幅充满活力的画卷。正因如此,宋人胡仔将这首诗与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名句“正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相提并论,认为两者虽词异却意同,“皆曲尽其妙”。

5、题西林壁——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小诗如清泉击石,激起层层涟漪,引人深思。《题西林壁》不仅是苏轼对庐山壮美景观的咏叹,更是他以哲人之眼,洞察世间万物真理的妙笔。诗中描绘的庐山,千姿百态,变幻莫测,恰如人生百态,世事无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以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庐山移步换景、气象万千的瑰丽画卷。远观,山岭连绵起伏,如巨龙蜿蜒;近看,山峰直插云霄,似壮士挺立。角度变换,景色随之千变万化。

诗末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是妙笔生花,寓意深远。诗人借庐山之景,抒发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往往难以看清事物的本质,只因我们身陷其中,视野受限。这两句诗如醍醐灌顶,提醒我们要超越局限,摆脱偏见,以更广阔的视野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此诗不仅是对庐山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剖析。它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引导我们不断探寻真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