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穿过灰尘变得肮脏

手染了红色才能成王”

伴随低沉喑哑的嗓音与稍显沉重的歌词,开启的是任艺飞2024开年EP《王侯将相》的压轴单曲《王》。不同寻常的气势与即刻爆发的压抑情绪交织,庄重威严的形象迅速站立,仿佛那笔直的身影正从战火硝烟中走来,在浴血混战的沙场归于沉寂后,空气里弥漫着尘土与汗水的味道,唯独远处的人踏着属于他的步调,一步、一步冲破所有束缚。这是我第一遍听完《王》的感受。不同于很多歌曲中对于王者的描述,这首《王》更着眼于对这个在经历了无数艰险后走到今天的称王少年的内心描写。在这条漫长的路途上,不是非黑即白,不是善恶有道,数不清的牺牲与热血熄灭,甚至在终点前仍然只有黑暗。而他,也并不是从始至终的坚定,他的迷茫痛苦、犹疑不定,都消灭在某个天明,睁开双眼后,变成所有人眼中的“王”。

从发表了《奉陪》、《归还》、《安全感》的“情歌三部曲”后,我们从中听到、看到的更多是关于任艺飞细腻柔情的一面,他将他的感情观融入其中,用歌曲讲述在爱里的不同状态。这一次,在他独揽词曲创作的全新EP,也是续写三年的“成王四部曲”中,相对于原本的抒情方向,这样的内核对于唱作人来说,在创作深度与演绎难度上都需要更上一个台阶。也是在这几年,我们看见了国风潮流兴起,也看见了许多人为了迎合当下的风潮选择了一股脑地顺应。然而事实上,好的国风作品是需要思考的,从音乐到制作再到故事原委,不可缺少的是每一步的仔细斟酌与把控,这对创作者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舞侯》、《虎将》、《相》、《王》四首歌曲,任艺飞则用高度统一的文风为我们创作出一个少年在四个不同阶段的模样,是成长蜕变到成王的漫漫长路。他没有单纯去遵循国风音乐的创作逻辑,而是基于对中国古代故事的研究下渗透过全新方向去创新。除了词曲之外,每首歌曲也根据各自基调来对应了多种编曲制作风格,在这其中,现代与国风如何能够在音乐中共存并焕发生机,民乐、弦乐、异域、电子等多种元素的结合,也足够展现任艺飞的思考与态度。

回到现在,我们再来听听《王》这首歌曲。相对于其他三首作品,它更显恢弘深沉。从前奏中本不那么符合大众听感甚至有些怪诞的旋律引入歌曲,到环境音的加入,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曾经还是少年的“王”的苍凉内心。Bridge中紧凑激昂的鼓点鸣起,如同沙场的召唤,骨肉中天生王者的血液在这一刻熊熊燃起。或许他明白这从来不是一条光辉的道路,背后即是悬崖峭壁与深渊,是一不留神就粉身碎骨的危机四伏,但他只能向前。和声的编排也为歌曲整体增添了画面感,汇成无数战士的呐喊。Break的弦乐合奏作为转折点极为精彩,如战场上的局面扭转,如红了眼的上阵,又如同少年胜利后的脑海回溯,苍茫的战火、浴血的手足,手中的责任交织着无法舍弃的痛苦,步步推着他走到这里,由此铺展开他的新篇章。纯白和泥垢塑造的堡垒与鲜花无法共存吗?并不是这样,它们本都是风景,此刻凋零,但在前路仍然开放。

没有过分晦涩的文字,也没有诗情画意,像极了王者的傲气,任艺飞用另一种视角来解读了王者的内心,他没有拘泥于大众的理解,而是跳脱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字面,去进一步剖析内心的独白。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也以传统文化作为延伸,这正是未来国风音乐所需要的方向,放下华美辞藻的外壳,去深究与发掘全新的内容。

“它穿过灰尘依然是它

它穿过灰尘不再是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的最后首尾呼应,写下“它”穿过灰尘。曾经那个天真单纯的少年在这样残酷的世界里是被消灭还是重生?他只知道,他不是单纯的一个人,更是一个标志、象征,是立于高处让人们敬仰、生畏的“王”,让人们看到磨砺和硝烟下,会活出怎样一个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