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里,“住”着一位著名的英雄——董存瑞。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相信没有人不知道,后来还被改编成为了影视剧作品,还出现在了小学语文教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是在影视剧还是在课本中,大家都不难发现,里面关于董存瑞牺牲前说的一句话都是“为了新中国,冲啊!”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董存瑞真的说了这句话吗?如果不是,他又说了什么呢?

董存瑞的抗战事迹

董存瑞于1929年出生于河北怀来县,跟大多数的革命者一样,家庭贫困,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董存瑞13岁那年,日军的铁蹄踏入了他的家乡,最后,还是在董存瑞的掩护下,区委书记才躲过了日军的追捕,为此,大家都称他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春季,抗日战争即将进行到战略大反攻阶段,当时的董存瑞已经是当地的一名民兵了,他无比激动,申请加入了区卫队。

在战场上,董存瑞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赢得了组织的赏识,不久后的他进入了冀热察军区第九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份,董存瑞跟随大部队来到了赤城,他们的任务是解放赤城。

当时,赤城内驻守着150余名伪军,并且还修建有完善的防御工事,这场战斗对于八路军来说是艰巨的。

10月10日,天刚蒙蒙亮,我军向赤城发起了进攻,为了避免造成大量伤亡,主力部队先是挖地道来到古城墙下,把城墙炸开之后再冲进城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存瑞属于二十四团二营六连,六连负责在城东警戒,阻击逃亡之敌,经过一百天的战斗,伪军无力抵抗,便找机会趁着夜色从东边的城墙逃跑,不料被董存瑞逮了个正着,最后,六连缴获了3挺机枪。

1946年,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部队暂时没有了作战任务,但大家也没闲着,部队开始了“大练兵”。

董存瑞的身体素质其实不算优秀,他个子矮,还是个左撇子,身体力量也不算强,但是他训练十分刻苦,不管是射击、刺杀还是投弹,董存瑞都会认真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训练场上,董存瑞总是最先到的一个,也是最晚走的一个,大家在中午吃完饭后都会短暂休息一会,但董存瑞不是,这点时间他也要利用起来。

最后,在全团的比武大赛上,董存瑞凭借着努力的训练,在投弹项目上拿了第一名。

董存瑞经历的第一场大战

1946年,蒋介石公然撕毁协定,解放战争爆发,9月底,国民党军集中了一个军的兵力向延庆发起了进攻,并对张家口虎视眈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存瑞所在的部队主要负责阻击东线进犯的敌人,大部队于10月初赶到了延庆地区,大战一触即发。

这场战斗是董存瑞经历过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天上飞着国民党的轰炸机,地面上有国民党的10门大炮,在敌人的轰炸下,我军所在的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但是,董存瑞没有丝毫退缩,修建的防御工事被敌人炸成了平地,他卧在唯一的沟壑里,奋力将手榴弹投向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10天,国民党军最终找到机会,冲到了五连的阵地当中,为了掩护战友,董存瑞毅然决然地端起刺刀向敌人冲了过去。

战斗进行到半个月时,国民党军发动了最后攻势,一大批敌人向我军阵地发起了冲锋,我军战士们奋勇抵抗,奈何火力不够,战斗到黄昏之时,敌人已经快要冲到了阵地跟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志们,听我指挥!”

董存瑞怒吼一声,随后上好刺刀,带领着战士们向山下冲去,与敌人展开了近身拼杀。

董存瑞和战友们出色完成了阻击任务,为主力部队的战斗赢得了宝贵的时机,战后,他还受到了团首长的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雄舍身炸碉堡

1948年5月,在辽沈战役开打之前,董存瑞所在的十一纵队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进攻热河隆化地区。

行军途中,董存瑞看到了悲惨的一幕,沿途的村庄被国民党的军队糟蹋得稀烂,百姓生不如死,董存瑞看在眼里,内心充满了愤怒。

打隆化,我要送第一包炸药!”这是董存瑞向连长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我军部队来到了土窑子沟村,这里距离隆化县城仅有不到5里地,当天上午,营地里召开了“挂帅点将”战前动员大会,董存瑞主动请缨,担任了“爆破元帅”,他热血沸腾地说道:

“我们练兵 诉苦为什么?去年打隆化我们一些同志牺牲了又是为什么?这回党把最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了。没二话,天塌了也得完成!坚决响应党的‘五一’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在这次战斗中,我负伤不下火线,牺牲了当个掩体,死也要把隆化拿下来!”

隆化是一个战略要地,这里可以称之为承德的“天然屏障”,国民党人自然格外重视这里,布置了一个团的兵力进行驻守,并修建有40多个水久性碉堡,堡垒周围还有不少陷阱和铁丝网,另外,各个堡垒之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必要时可以形成交叉火力网,由此可见,想要拿下隆化绝非一件易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5日凌晨4时,一声炮响划破了宁静的夜空,炮弹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最终落在了苔山主峰的砖塔上,敌人的几座碉堡接连被拔掉。

一个小时候,该到了董存瑞所在的六连出动了,此战中,六连担任主攻,目标就是隆化中学,因为敌人在这里修建了核心防御工事。

在六连的必经之路上,埋伏有敌人的机枪火力网,六连战士们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很快便将障碍扫除,敌人旧御门碉堡群被攻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时组成的爆破组在董存瑞的带领下摧毁了敌人的5个碉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下午3点半,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了总攻,不过,狡猾的敌人在隆化中学的东北方向上构筑了一个暗堡,这个暗堡的设计十分巧妙,修建在一座桥上,易守难攻。

如果不拔掉这个暗堡,六连就无法冲到隆化中学,为此,董存瑞和战友们主动请缨,势必要把这座暗堡炸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副连长先是安排了李振德和其余2名战士执行“炸堡”任务,但是,李振德等人刚冲出去,就被敌人打中了,他没能活着回来,另外2名战士也受了重伤。

董存瑞不忍心看着战友白白牺牲,再次向连长请战,但是连长却有些犹豫,因为这次任务太过危险,而且董存瑞此前已经出色完成过多次任务了。

“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没拿下来,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别看我们人少了,就是只剩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存瑞刚说完话,团部那边就发来了命令,当时的兄弟部队已经成功冲到了学院内部,要求六连务必要尽快完成任务。

最后,副连长不得不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董存瑞,董存瑞也深知这次行动的危险,在出发前,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纸包,对指导员说道:

“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罢,董存瑞用坚定的眼神望向了敌人的暗堡,随后,拿起炸药包,在战友郅顺义的掩护下,向敌人冲去。

敌人的子弹像雨点般打来,董存瑞没有一步退缩,他的腿部中弹,强忍着疼痛继续向前跑,最后,他成功来到了旱河沟,这里是暗堡的射击死角。

董存瑞找准机会,抱着炸药包来到了桥底下,现在只差最后一步,把炸弹固定在桥下引燃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里的情况跟想象中不太一样,这个桥距离地面超过了一个成年人的身高,两头的桥台表面没有棱角,无法安置炸药包。

如果要把炸药包直接放置在地上,那威力绝对会大大减弱,无法起到摧毁暗堡的作用,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董存瑞用左手托起了炸药包,右手毫不犹豫地拉开了引线。

引线在燃烧,冒着白烟,董存瑞的胳膊一动不动,他的神情非常镇定,就像是一座雕塑屹立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友郅顺义见状,立马朝董存瑞奔去,董存瑞看到后,大喊一声:

“卧倒!卧倒!快趴下!”

霎时间,硝烟弥漫,桥上的暗堡在爆炸声中被摧毁,但董存瑞却永远离开了我们,当年的他只有1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舍身为国,浩气长存。”

这是迟浩田(中央军委副主席)在纪念董存瑞牺牲50周年之际给董存瑞的题词,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中国军队是一个英雄的军队,英雄浩气长存,英雄永锤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