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路从前是镇江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由北向东呈L形。因紧靠江边码头,镇江开埠通商后的很多事情都曾发生在这一带。这里婆娑着多少古城近代留下的印记,这里还沉淀着许多老镇江孩提时代的欢声笑语和一段段缱绻往事。

2009年中华路片区实施旧城改造。东自十八进往西,北自长江路以南、中华路沿线以东区域全部列入征收范围。一些古民居和优秀历史建筑被拆除,10多个饶有历史典故的老地名随之消亡。拆迁地块上高层楼群“江河汇”拔地而起;在京口闸至新山巷之间开通了一条12米宽的新马路,从江河汇北苑、南庭之间穿过,重新命名为太保巷。这是中华路片区除十八进外唯一被保留的地名。岂知,此太保巷非彼太保巷,那些不可再生的老街巷都已载入了地名史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保巷原本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在陆小波故居以北。东自潮水沟,西至打索街,长238米,宽3米。据清《丹徒县志》记载:称太保巷。相传清将领太子太保冯子材居住此巷,故名。

冯子材(1818~1903),字南干,号萃亭,广西钦州人,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童年的冯子材生活十分艰辛,4岁丧母,10岁丧父,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便随大人贩盐、做木匠、捕鱼摸虾、护送牛帮。篱笆房被洪水冲垮后住进破庙,饥寒交迫,朝不保夕。十五岁祖母去世,冯子材流浪街头操刀使剑,20多岁时便学得一身好武艺。从此以保镖为生,护送牛商赶耕牛到廉州去卖。

冯子材

道光三十年(1850),冯子材在镇压太平军时跟随向荣一直追击到江南。咸丰三年(1853)4月,冯率部众在南京孝陵卫拱卫“江南大营”,以抵抗太平军。咸丰六年(1856)6月,清廷江南大营被摧毁。冯子材被逼逃往丹阳跟随张国梁,先后攻克丹阳、镇江,一天之内扫平太平军70余座营垒,积功升至副将。咸丰十年(1860)5月,冯率兵攻克溧水,擢升为总兵。同治三年(1864)7月,又被清廷任命为广西提督,赏穿黄马褂,封骑都尉世职。同治八年(1869),冯子材奉命统率大军由镇南关(今友谊关)入越南,追击反清农民军。事平后回国,清廷予其世职奖励。同治十年(1871),冯再次奉命带兵出关平定越南战乱,疏通贡道后于当年入关。光绪元年(1875)冯被清廷任命为贵州提督。光绪七年(1881)冯再次回到广西任职,翌年告病还乡。

光绪九年(1883)十二月中法战争爆发,清军在越南战场节节败退,导致北越失守、福建水师覆灭。光绪十一年(1885),清廷命冯子材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辅助处理境外军事事务。冯在战场上身先士卒,率两个儿子和大刀队千人跃出城墙冲入敌阵,与法军展开三天三夜的激战。最终攻克了文渊、谅山,收复了所有失地。冯部大获全胜,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歼敌近千人,此即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中法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既不割地也不赔款的“停战协定”。光绪二十年(1894),清廷加冯子材尚书衔,获赠太子太保衔,世职改为三等轻车都尉。因冯子材1860年5月和1894年两次驻守镇江有功,清廷赏其黄马褂。《丹徒县志摭余》中记录:“子材独以三千人守镇江,屡挫贼锋,贼来攻,开城门出战,军士无不以一当百。时魁玉为京口副都统,奉命与子材协办军务。于是两人和衷共济,镇江城自七年克后得不复陷者,则子材与魁玉功。”

冯子材治军40余年寒素如故,坚持与贪腐官员作斗争。光绪二十九年(1903),冯子材病危去世,享年86岁,谥号勇毅,清廷准予建祠。据《丹徒县志摭余》记载:“待调暇,修城垣,士民感德建生祠于月华山上”。古城老百姓都很爱戴和崇敬冯子材,在北固山前峰的月华山上为他建造了一座生祠。此时月华山上红梅争艳,冯子材的生祠就被称作“红梅阁”。

打索街,南自中华路,北至姚一湾。相传街内居民大多以打绳索为业,故名。原大闸口于1957年并入打索街。中华路旧城改造后打索街消亡。

镇江地处丘陵地区,药材资源丰富,打索街又挨着石浮桥码头,水路运输极为便捷。民国时期打索街上有大大小小药材行20多家。新中国成立后对私改造,原先的药材行合并为中药材收购站;街上好几个制绳作坊也组成了合作社。

原打索街68号的陆小波故居为清代传统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五进沿中轴线排列。第一进平房为大门,第二进平房门上镶有精致的八仙上寿磨砖雕花图案。第三进为对合大厅,设有卷棚,天井内有过廊式半亭。第四进为雕栏二层小楼,上下皆为三间两厢,呈“凹”字形,为陆小波起居室。

陆小波(1882-1973),名锡庚,字小波,原籍镇江,出生于泰州。镇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民族工商业者。幼时入私塾,15岁进镇江源同钱庄学徒。新中国成立前曾先后任镇江慎康钱庄经理、中央银行镇江支行经理、镇江水电公司总经理、镇扬长途汽车公司董事长、茅麓公司董事长、南京大同面粉厂董事长、京江中学董事长、镇江商会会长、江苏省商会联合会理事长等职。1913年,在军阀混战地方危急之际,他勇于出面斡旋,使镇江免遭兵燹浩劫。1927年4月,他亲率商团接管镇江英租界,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镇江近70年的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后,他带头参加救亡运动,办《救亡文辑》宣传抗日;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入抗日后援工作,组织运送数十万难民渡江北上。镇江沦陷后,陆小波坚持民族气节,避居泰州、上海,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主张,为苏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贡献了力量。1949年镇江解放前夕,他机智地躲过了国民党政府的诱胁,坚决留在镇江迎接解放军过江。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苏南公署政协副主席、镇江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委、市民建主委、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副主委、省民建副主委、全国工商联常委等职。他一生以实业救国、兴学育才,造福桑梓为己任,投资创办了镇江自来水厂、蚕种场,兴办了京江中学、润商小学等,对镇江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凡的贡献。2007年陆小波故居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与之毗邻的(大闸口)京口闸遗址也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邹家巷,南自中华路,北转东至浮桥巷。据《丹徒县志摭余》记载:邑人邹宜瑾借宅兴办第二中学堂,其祖世居于此,以姓氏得名。原杨祠巷于1957年并入邹家巷。

十八进,东自宝塔路,西至潮水沟。清代有黄姓兄弟俩在此建房各9进,形成巷道后,俗称十八进。太平军占领镇江后炮火连天,十八进豪宅失火全部化为灰烬,后复建。1992年老房子拆除后变为居民住宅小区。

姚一湾,东自小闸口,西至打索街。清《丹徒县志》地图标明此处原为新姚一湾门,拆城形成道路后沿用为巷名。原同庆里于1957年并入姚一湾。姚一湾以北有招商东巷、招商西巷、小招商巷、小营盘等几条巷道通往原苏北路。小营盘15号原清军水师旧址在中华路拆迁中得到了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姚一湾地块

潮水沟,北自姚一湾,南至十八进。此巷形成于清代,因地势低洼,潮汛时巷内潮水倒灌,因名潮水沟。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潮水沟与太保巷之间曾经开办过商业幼儿园。

春江里,南自打索街。清末有广东人王章临江建房,以南朝陈后主艳曲“春江花月夜”取名春江里。

中华路后街,南自中华路,北至小营盘。原名洋浮桥,因位于中华路后面,抗战前改称中华路后街。

陶家门,南自中华路,北至打索街。原称姜家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姜姓将房屋卖给陶贵记丝绸庄,改称陶家门。陶家门巷子呈S形,有两个90°的弯,北首有一券门和打索街相连。巷内曾经有一家“有余书场”,在城西一带远近闻名。二层楼的房子坐北朝南,有两个门进出。楼下大厅可容纳100多人听书,大门开在陶家门巷内。大厅西侧中央放着小方桌和一张太师椅,台下是长条桌凳。靠门口有玻璃柜台及茶杯、茶碗、大茶壶。厅中央木柱子上装有几台摇头扇和“少抽烟、少说话”的提示语。回民完氏父子俩是书场老板,在陶家门一带以憨厚著称。

姜家大院,南通打索街。清末,此处曾开设姜元泰皮货坊,毁于日寇战火。剩下的房屋后为民居。

浮桥巷,南自中华路口,北至小闸口。原为石浮桥西堍的一巷道,1958年为建造京口闸,明万历年间的石浮桥遭拆除,沿运河的浮桥巷拓宽成马路。

小闸口,南接浮桥巷,北至原苏北路。据清《丹徒县志》记载:康熙元年(1662)在新河重建小闸,因该巷地处小闸附近,故名。1960年,浮桥巷、京口闸、小闸口一线形成了“自由市场”,“黑市”贸易又常常成为打击投机倒把的重点对象。1992年前,小闸口东侧河边有块石防洪墙,车辆不能通行。京口闸市场搬迁之后,拆除了防洪墙,打通了小闸口的断头路,宝塔路向北延伸至长江路。

如今,站在太保巷路口远眺,情不自禁地会怀念起这一方大街小巷里曾经的烟火气。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