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师说新知 ,作者小的明白

师说新知.

教育•新知•观念现代化

1

1903:出走南洋公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民间曾有先有法华,后辟上海的说法。

李漎泾逆流而上蜿蜒曲折十余里,西起今周家桥,东迄徐家汇,

形成东西长约3里的街道,以法华禅寺为中心,分为东镇和西镇,合称法华镇

​清乾隆嘉庆年间,法华古镇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上海县西部首要集镇。

以李漎泾沿岸集镇为中心,包括今徐家汇、龙华、曹家渡、静安寺等地的法华古镇,是 上海县城与太湖流域各地区之间交通要地。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安葬其父于肇嘉浜和李漎(cóng)泾两水汇合处西侧。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病逝,亦归葬于此。

徐氏家族十几户子孙来此结庐守墓,其后后裔繁衍,渐成集镇,初名徐家厍(shè),又因位处肇嘉浜、李漎泾与蒲汇塘三水汇合之处,故得名“徐家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门前曾有一条小沟渠。是李漎泾的小部分,后沟渠被填埋,仅保留下了跨越沟渠的“校门桥”。

1860年,由忠王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发动东进,在很短的时间里攻陷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宁波等苏南浙北的大部分城邑,逼近上海西郊法华镇。

太平军东进的胜利给清廷及租界以极大的恐慌,李鸿章奉命将他在安徽训练和组建的淮军在英国军舰护送下进入上海。

上海西行无路,李鸿章同意租界当局在租界外筑路,以利军行,这种路称之“越界筑路”。

1862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开始从西面边界的静安寺敷设通往徐家汇的军路,以目的徐家汇命名为徐家汇路,1864年完工通车。这条英租界筑从静安寺至徐家汇的马路,被称“英徐家汇路”。

不久,法租界也沿肇嘉浜北岸筑从斜桥通往徐家汇的马路,称“法徐家汇路”

为规避重名,民国9年(1920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达成一致,将“英徐家汇路”更名为“海格路”(Avenue Haig),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中为英法战胜德国作出贡献的英国陆军元帅海格(Douglas Haig)。

Douglas Haig(道格拉斯·海格,又译作黑格),1861-1928)。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

当时的海格路,北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与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接头,南至徐家汇的贝当路(今衡山路),全长4189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代徐家汇全景图,可以清楚看到交通大学校园建筑群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日军攻势迫使欧美驻军放弃公共租界东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整个租界,由西方控制的公共租界时代正式结束。

1943年2月23日,法国维希政府宣布,同意放弃在华租界,上海所有租界正式撤销。日本支持的汪精卫政权经过对日交涉,收回所有租界。7月30日,汪精卫政权收回最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称第八区。

民国32年(1943年)10月,汪精卫政权将租界范围内以外国人名命名的路名全部改为以中国省市地名为路名,海格路就此更名为华山路,沿用至今。

1914年法租界扩张,华山路以东的区域被划进法租界。

华山路是由李鸿章批准建造的,沿路有不少李鸿章的产业,以及与李鸿章有关的故事。

华山路849号的丁香花园是李鸿章府邸,建于清代。坊间流传,李鸿章妾名丁香,造园时又在园中广植丁香树而得名。丁香花园内二层英国式小楼是花园的旧物,园内有蜿蜒曲折的琉璃瓦龙墙。

在1947年出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距离丁香花园仅一二百米的安福路318号内是一块占地不小的墓地,这里就是李鸿章衣冠冢。

在丁香花园的东北或衣冠冢北面约百余米处是“枕流公寓”,据说该地块也是原丁香花园的一部分,1930-1931年被建为公寓,有多户李氏后人居住在公寓内。公寓英文名Brookside Apartments,“枕流”则出自成语“枕流漱石”。

李鸿章是中国洋务运动的先驱和首领,18世纪60年代起,在他主持和支持下创办的近代实业有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中国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这些洋务主要由他的幕僚和干将盛宣怀(杏荪)实施的

次年5月,盛宣怀以“大清国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大臣头品顶戴太常寺卿”的头衔与比利时代表在武昌签订《卢汉铁路借款合同》。建设、经营、管理铁路需专业和专门的人才,在《合同》签订前,在李鸿章授意下,盛宣怀就在天津和上海分别创办“北洋公学”和“南洋公学”,即现在的天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学。

南洋公学是1897年收购徐家汇的一家缫丝厂旧址创办的,最初只招师范生30人,中院生100人,实招人数不及一半,但为了不影响开学,盛宣怀决定按时开学。

次年,原南京汇文书院校监(即校长),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应邀任校监,福开森任期内将校舍扩充至150亩,并建造了中院与上院的教育楼,今交大校址内的图书馆即原来的中院,而上院则在上世纪50年代扩建中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洋公学中院

除校舍外,南洋公学还购进相邻土地,计划用于建造教师和学生的宿舍,如今淮海中路与华山路东北角的一幢洋楼就是校长宿舍,相邻的“又斯顿公寓”等是高级员工宿舍。

1902年11月5日,南洋公学文科教习郭镇瀛因“墨水瓶事件”宣布开除五班全班学生,引起全校学生公愤,校方却无意收回成命。

班主任蔡元培说服学生暂缓罢课,然后与校方几番交涉,却仍无成效,终致一百四十五名学生退学。蔡元培也愤而辞职,与 学生一同离校。42位特班生与蔡元培结下很深的师生情谊,1902年11月因“墨水瓶事件”特班停办后,学生纷纷追随他进入爱国学社。特班生中后来出了不少著名人士。如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导;李叔同是著名诗人、艺术家、佛学家;劭力子曾是国民党政府要员,建国后又在人民政府担任要职;胡仁源是教育家,曾任职北大、交大;谢无量是著名诗人、书法家,长期在教育和文史领域工作;贝寿同早年留学德国专习建筑,是我国最早的著名建筑师;项骧则获得美国经济学硕士,担任国民政府财政要职。

“墨水瓶事件”中部分离校学生

离校后部分学生经蔡元培介绍,向闲居在南洋公学附近的天主教神父马相伯请求创设一所讲授拉丁语、法语和数学的学校。

这就是后来的“震旦学院”

2

Aurora:日出东方

1840年4月17日,马相伯出生于江苏镇江丹阳市的马家村。这一年,正值鸦片战争爆发。

1851年,11岁的马相伯独自前往当时上海郊区的徐家汇,进入耶稣会传教士创办的徐汇公学。1869年,29岁的马相伯获神学博士,晋升为神父。

1900年,马相伯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松江、青浦两地的3000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办学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

位于上海徐家汇徐汇中学校园内的马相伯塑像

1903年3月1日《苏报》刊登《震旦学院开学记》:“院设于上海西乡徐家汇、即天主堂古天文旧屋也。”,即今蒲西路221号。

古印度梵文称中国为Cinisthana,在佛经中译作震旦。震旦学院的英、法文校名分别为Aurora Academy和L'Académie Aurore。马相伯将震旦学院喻作旭日东升,担负着以教育开启中国曙光的重任,自任监院(即院长)。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

1903年3月1日,震旦学院开始上课,仅有学生20人。

建校初始,马相伯主持校务,实行学生自治,编写教材,躬亲执教。初设“文学”、“质学”(即科学)两门专业,学制为两年,不久后发展为文学、象数(数学)、形性(理科)、致知(哲学)四大学科。梁启超获知此事后,欣然写道:“今乃始见我祖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欲狂喜。”

震旦学院开办当年,教会不干涉校政,只派遣教士用部分时间教学。次年震旦蜚声四起,学生倍增,有翰林8名、举人20多名。

1904年6月,因为写诗讽刺慈禧逃窜西安被官府追捕陕西三原人于右任,化名“刘学裕”,取谐音“流亡学生于”之意,入震旦学院就读。这位曾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的后生备受马相伯器重,并与马相伯延续了一辈子的师生情谊。

于右任对震旦印象极好,后来总括了震旦四大优点:一曰尚自治,二曰导门径,三曰重演讲,四曰习兵操

1928年震旦学院改称震旦大学。英、法文校名分别为Aurora University和Université l'Aurore。

震旦大学毕业生在校门合影

震旦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校,拥有中国第一家博物馆“震旦博物院”,就是现在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前身。

至1947年,震旦大学设有医学院、理工学院、法学院、文学院、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两所附属中学,并附设两所高级护士学校。

1932年的震旦大学毕业证

有一个花絮,差不多一个世纪后的2000年,一个叫陈永泰的台湾商人,在浦东黄浦江畔开工建设一幢摩天大楼。

大楼建成之后,由于独特的黄金地理位置,成为黄浦江浦东小陆家嘴区域的标志建筑之一,大楼广告位卖出了50万一小时的天价。大楼用他1965年在台湾创立的办公用品品牌命名,就是“震旦”。

这位早年出生于上海的台湾老板本意是在震旦大楼的顶上人造一个巨型金蛋,因故没有成功。陈老板退而求其次,一年攒一个金蛋挂在震旦大楼的墙上,截止2020年的10月,已经攒齐了56枚金蛋

陈永泰和震旦大学并没有任何渊源,但大体也是出自世家,知道“震旦”代表光明和中国这样的渊源,所以用震旦作为自家生意的品牌。

3

复旦,复旦:恢复震旦

虽然出身教会并是神学博士,马相伯却主张不让一切宗教教义进入学校。

上海耶稣会显然不同意这样的理念,1905年春委派法国神父南从周出任(Perrin)震旦学院教务长,另立规章、改变办学方针。1905年3月,南从周强令取消英语课,改习法文,并谎称马相伯“体有微恙”,强送医院,南从周总揽学院决策权。

在此情况下,于右任挺身而出,与同学邵力子、叶仲裕、沈步洲等7人组成干事会,当众揭露教会夺权的阴谋,进而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退学一途。

于是,凡赞成退学者签名于一纸,不赞成者另签一纸。结果赞成者130人,不赞成者仅2人。于右任率领同学们毅然摘下校牌,搬走教具,愤而离校。

原山西提学使沈卫,又谓沈淇泉,此时正好在沪,于右任热情相邀,请他参与复校事。就这样,于右任协助马相伯组建了包括严复在内的由28人组成的校董会,共同募集建校资金。

1905年仲秋时节,校董会征得两江总督周馥的批准,拨款一万两作为新校开办费,并指借吴淞提镇行辕衙署为临时校址。

同年6月,徐家汇法国天主堂又准备盗用震旦学院的名义在报纸上登广告,抢先宣布招生开学。当时《时报》的创办人狄葆贤事先将此情况告知了马相伯,马相伯决定在该报同一天也刊登广告:

前震旦学院全体干事中国教员全体学生公白:“震旦解散后,除添建之校舍移赠教会作为酬谢外,凡公备一应器具暨书籍、标本,早经迁出,毫无镋颏。现暂借吴淞提辕,定七月下旬开学,更名复旦公学。旧时院名,久已消灭,此后倘有就旧基重行建设者,无论袭用旧名与否与旧时震旦丝毫无关。特此敬白。”

同时,马相伯采用于右任提议,从《尚书大传》中《卿云歌》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撷取“复旦”二字,其一取旦旦努力,振兴中华之深义;二取“复我震旦”,反鞑爱国之意志;三取光辉绚烂,自强不息之意。

1905年9月13日是中秋节,复旦公学在吴淞正式开学。马相伯担任校长,李登辉为教务长,于右任担任马相伯的私人秘书,并兼授国文课并分担了部分行政工作。

1931年9月于右任與恩師馬相伯在徐匯家中合影

这就是后来的“复旦大学”。

1911年10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军迅速波及淞沪,复旦公学在吴淞的校舍被李燮和部作司令部据用。复旦无奈只得暂迁无锡惠山李汉章公祠上课。后复旦公学借徐家汇李公祠为校舍,1912—1922年在此办学。也就是现在的复旦中学校址。离徐家汇交通大学旧址一步之遥。

翌年民国伊始,因南京国民政府交通总长汤寿潜未行赴任,于右任代理部务。于右任邀集复旦校友胡敦复等42人,联名上书临时政府教育部《于右任等呈孙中山恳拨经费复办复旦公学文》,恭请临时政府帮助复旦复校之事。孙中山责成教育总长蔡元培督办。蔡当即在“呈条”上批示:“准予立案,校舍一切,如呈办理”,而临时政府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决定拨款一万元作为复旦复校的经费。

直到1918年,复旦校长李登辉到南洋募集资金15万银元,在江湾购地70余亩。1920年冬,复旦大学在江湾奠基。从此学校拥有永久校地。

1929年,复旦大学根据《大学组织法》进行改组,设立文理法商四个学院,院系组织结构更趋完善,私立复旦大学进入黄金时期。

1941年11月29日,私立复旦大学改为国立于右任高兴地泼墨手书“国立复旦大学”六个大字,悬于重庆北碚该校门楣。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复旦大学迁回上海江湾,校牌依然是于右任手书。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复旦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随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批教会大学和其他学校的文理专业调整进入复旦,奠定了复旦以文理为基础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基础。

1959年5月,复旦大学被认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高校之一,进入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之列,实现了复旦大学历史上的又一次腾飞。

4

1952-:交大、震旦、复旦专业大换防

至1947年,震旦大学设有医学院、理工学院、法学院、文学院、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两所附属中学,并附设两所高级护士学校。

1952年秋,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震旦大学被撤销,其医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在原址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

震旦大学的其余系科分别并入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等;

交通大学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3系的师资、设备除留下工学院教学所需之外全部调整到复旦大学,部分师资调整到华东师范大学;土木系全部调整到同济大学;航空系全部调整到新成立的华东航空学院(后搬迁至西安成为新成立的西北工业大学);水利系全部调整到新成立的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化工系全部调整到新成立的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

1985年6月,上海第二医学院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2000年,复旦和上海医科大学合并,上医成为复旦大学医学院。

2005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005年,时任上海市市长韩正出席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大会

一百年前徐家汇起源的几所大学,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产生了时空交集

(完)

南洋公学退学的肄业生,

创立了震旦;

震旦退学的肄业生,

又创立了复旦。

请问复旦和交大是啥关系?

原创:师说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