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关注「欧茜医生」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跷二郎腿这事儿吧,有时候真责怪不了孩子,毕竟这习惯大人都戒不掉,小二郎腿这么一跷,再有节奏地这么一抖,一个字: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soogif

舒服是真舒服,但不健康也是真不健康。网传关于跷二郎腿的危害有很多,比如静脉曲张、高血压、压迫神经、影响生殖健康什么的,还有家长很担心的脊柱侧弯问题。

翘二郎腿时,身体重心偏向一侧,骨盆倾斜连带着脊柱弯曲,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孩子不会长歪吧?

图源 www.cathyorlandopt.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跷二郎腿导致脊柱侧弯?
没那么夸张

首先需要辟个谣,跷二郎腿虽是不良姿势,但不至于引起脊柱侧弯,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脊柱侧弯学名脊柱侧凸,是指脊柱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旋转,一般来说,弯曲凸面的角度>10°就属于脊柱侧凸。

图源 UpToDate临床顾问

而脊柱侧凸又分为好几个不同的类型,发生原因涉及很多复杂的因素,展开来讲,比如有些孩子天生就存在椎体异常、椎骨不对称,这属于先天性脊柱侧凸,除此之外还有特发性脊柱侧凸、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综合征性脊柱侧凸

在所有类型的脊柱侧凸中,特发性脊柱侧凸最为常见,其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简称AIS,发病年龄≥10岁)最最常见,占所有病例的80%-85%,而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无明确病因的,目前认为可能和遗传有关。

学术的东西咱搞不懂没关系,家长们只需要知道,脊柱侧凸的发病原因很复杂,跷二郎腿的习惯虽不好,但因为这一单一原因就引发脊柱侧凸是不太可能的。

跷二郎腿的真正危害

跷二郎腿导致静脉曲张?高血压??影响生殖健康???

这里再辟个谣,以上的说法都太夸张了。就拿跷二郎腿导致高血压来说,一项涵盖了238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在膝盖处交叉腿会导致一过性的血压升高,啥是一过性呢,就是当你把腿拿下来过一会儿,血压就会降回到之前的水平了。

因此,这个研究的实际指导意义是告诉大家,为了消除潜在的误差源,大家测量血压时别跷二郎腿,要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但我看到不少网文听风就是雨,夸张地将其描述为经常跷二郎腿容易导致患高血压...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平添焦虑啊。

言归正传,跷二郎腿最大的危害其实是:废腰。

将右腿放到左腿上,人的重心会往左侧偏斜,臀压集中在左半边屁股上,右腿处于外展状态,臀中肌被长时间拉伸,肌肉力量被削弱。有研究发现,每天跷二郎腿至少3小时,可能会导致骨盆外侧倾斜,这可能和一侧臀中肌力量减弱有关。

而骨盆、腰椎、胸椎、颈椎是环环相扣的,当骨盆歪斜时,会带动腰椎旋转弯曲,虽不至于让腰椎错位,但两侧腰部肌肉的不平衡和紧张会导致腰痛、背痛。不只是跷二郎腿,只要是长时间以不对称的姿势坐着都可能增加腰背部不适,这种不适感对于本身就有腰痛问题的人来说尤为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对称很重要

避免久坐更重要

总之,歪斜着坐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骨盆斜了、腰扭着了、连带着两侧肩膀高低不一致,还有研究发现,骨盆侧倾会导致头颈部前倾。

对于成年人来说,其实跷二郎腿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多的负面影响,毕竟我们腰的健康状况也不足以承受长时间跷二郎腿......不舒服就会放下来,再不济还会换腿跷嘛。

但考虑到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以及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期,而且孩子课业繁重,在家里、在学校一坐就是几小时,所以监督孩子有一个正确坐姿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坐没坐相、站没站样,不仅感官上看着不雅,长期下来发展成驼背、高低肩等不良体态就不好纠正了。

我们可以观察孩子的日常坐姿,从脚部到头部依次检查一下孩子是否坐得正确:

脚面自然着地,❌脚悬空、垫脚尖、前伸过多可能提示椅子高度不合适
大腿与地面平行,与腰部呈90°角
屁股坐在椅面上是平衡对称的,重心没有歪斜至一侧
下背部能自然贴靠到椅背上,得到有效支撑,❌无法贴靠椅背可能提示椅面太过宽大
*脊柱有正常的生理曲度,不要要求孩子把背挺得过于笔直,累是其一,其二是有些孩子用错误的发力方式用力挺背,可能导致腰椎前凸增加(前挺小肚子)。
手臂可以自然搭放在桌面上,❌不由自主地过度俯身、头前倾可能提示桌面太低
头颈部应保持垂直,不要歪斜或过度低头,有驼背、含胸、头前伸习惯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安排一个面板倾斜角度可调节的书桌,主动抬高孩子的视线

如果孩子不由自主地想跷二郎腿,盘腿、或者坐立难安歪歪斜斜,建议先检查下书桌和座椅是否适合孩子。小Tips:往脚下放个垫脚凳,对“治”跷二郎腿有奇效哦~

坐姿端正很重要,但别忘了,避免久坐更重要。国外有一项关于学龄儿童脊柱侧弯发病因素的分析显示,从统计学上看,姿势习惯和脊柱侧弯关系并不大,真正的危险因素其实是低体力活动,久坐、不爱锻炼才是真伤身啊!

end

参考文献:

[1]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8037050410000903
[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370107/
[3]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42947/

[4]UTD: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特点、评估和诊断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4年3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图片来源壹图网。

一起学习靠谱的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