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张:馆长~馆长!咱们市关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培训快要结束了吧,也不知道咱们技术部门被抽调的小伙伴们学习的怎么样了。

王:给我提了醒了,“四普”就要开始了,我最近刚好看到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科普:什么是文物普查,文物普查都查什么?),你马上转发给办公室,要求全馆人员学习,咱们下一步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宣传和后勤保障工作。

小张:我也好想去参加“四普”呀,可以每天在外面“游山玩水”。

王:玩???孩子,你可能对普查工作有着不小的误会。我当年被抽调参加“三普”的时候,那一天天的,背着个大登山包,头顶戴着个草帽,手里捧着个GPS,脖子上挂着个数码相机,腰间还得别着测量尺和纸笔……白天风吹日晒,晚上回去还要熬夜整理资料、敲进电脑,现在想起来,那会儿真是年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张:唉,当时要是有“它”就好了。

王:谁?

“它”,个头仅有巴掌大小,分量也就和一瓶饮料差不多。如此小巧,却以“工业级平板”被定位,外接天线,内部承载着基于“国之重器”——北斗卫星所提供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不仅如此,“它”还有着卫星地图、地形图、历史地图、自由地图四种数据的共同加持,让你“既知身在此山中,也识庐山真面目”,轻松获取精确坐标,让藏匿于田野中的不可移动文物“无从遁形”。

“它”,“咔嚓”一声记录“点”,溜达一圈记“线、面”。什么意思?在锁定了调查目标的定位后,我们还要对他进行详尽的数据采集。例如,我们在野外发现了一处遗址,如何用“它”进行“点、线、面”的多元数据采集呢?首先,我们打开照相功能,对着遗址全貌咔嚓一声,备注好相关信息并保存,“采点”工作完成;接着,我们打开“轨迹记录”功能,绕着遗址走一圈,备注信息、保存,遗址边界的“采线”工作完成;最后,我们走到遗址的一个拐点前进行定位,并以顺/逆时针继续定位其余拐点,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闭合面,再次备注信息、保存,“采面”工作也完成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拯救繁复的内业工作,彰显形象的成果输出。我们只需提前制作、导入好数据采集的表单模板,在野外采集时边采边录,即可在完成后实现一键导出,后期整理省时省力。

除此以外,“它”可以配合强大的系统平台,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二次编辑、标注、查看、分析和制图输出,通过“一张图”的方式查看调查采集数据分布,为数据的展示利用提供支撑。

小张:有了“它”,我们的野外调查人员就能更加轻松、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啦。

王:那“它”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产品图鉴

产品名称:

i调查-智能田野调查记录系统

研发单位:

西安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活动荣誉:

第九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十佳推介项目”

图片由西安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作者 | Zacky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