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港台甜品连锁店,正在退出海南人的选择范围。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香港知名连锁品牌满记甜品正在经历闭店潮,多位消费者反馈其所在城市的满记甜品撤店,且充值金额无法退款。随后,满记甜品回复称:“多地关店”均为疫情期间正常战略调整,不存在预付款无法退款而直接注销账户的情形。

疫情期间“多地关店”,却直到现在才引发热议,不得不说,风靡一时的满记甜品终于还是变成了昨日黄花,由于这场热议,爱吃甜品的海南人也终于后知后觉——初代港台甜品店,好像越来越少了。

港台甜品连锁店,为什么难以取悦海南人了?

港台甜品,海南人的“旧日心头甜”

港台甜品连锁店,在海南也有过风生水起的时候。

2011年,踩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东风,满记甜品在海南铺开,三亚首家满记甜品店开在了时代海岸西区商业街,随后几年,满记甜品在三亚解放路步行街、亚龙湾百花谷以及三亚凤凰机场相继开设门店。

2012年,满记甜品正式进驻海口,在玉沙京华城开设海口第一家门店,随后几年,解放商圈友谊广场店、蓝天路名门广场店也相继开设。

那时“种草”还不流行,也少有网红达人的“打卡攻略”,但满记甜品的进驻依然在海南掀起了一波风潮,成为小城市青少年的“约会圣地”。海口市民林女士是95后,那时她还在上高中,她对“小资”的初次印象就是满记甜品带来的。

“很贵,吃一顿就是两三天的伙食费,但是很好吃,那种香味从嘴里化开,一直甜到心里,高中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苦了。”时至今日,哪怕是甜品店开遍大街小巷,满记甜品依然是林女士心头的“白月光”。

有人从文昌出发,拖家带口,驱车来到海口,就为了这碗名噪一时的甜品,“我跟着妈妈一起过来,那家店在京华城,排队很长,当时还小,不记得店名,后来才知道是满记甜品,我第一次知道甜品也可以这么好吃。”

和满记甜品一样,同样来自香港的许留山,以及来自台湾的鲜芋仙,这些港台甜品连锁品牌在海南似乎拥有同样的发展路径。2016年,海南首家许留山登陆海口望海国际广场,随后,相继在日月广场、海口万达广场、三亚港湾城购物中心、三亚国际免税城开设门店。鲜芋仙也相继开出京华城店、友谊商业广场店、上邦店和三亚解放路店。

这些港台甜品店选择在海口、三亚的繁华商圈落地,面向消费能力较强的客群,每开出一家新店都能引发新一轮的排队热潮,可谓是当年的“网红打卡地”。

海南的饮食文化脱胎于广东,基因里带着关于糖水和甜品的记忆,清补凉、红薯粉、鸡屎藤、龟苓膏、老爸茶的点心……每种都是极具海南本土风味的美食。但不同于海南本土甜品的质朴原始、未经雕琢,深受多种饮食文化影响的港台甜品精致又华丽,杨枝甘露、芒果白雪黑糯米、芒果班戟、雪山榴莲、红豆双皮奶、芒果西米捞、椰汁雪蛤官燕捞……来自天南地北的食材调制出繁复绚丽的品类,组合成海南的消费者关于“丰盛”的记忆,当然,还有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期许,吃了这碗甜品,好像也就去了香港了。

港台甜品连锁店,为什么撤出海南?

学生时代的“白月光”在不知不觉间就退场了。

当前,满记甜品已全线退出海南市场,企查查信息显示,海南共有9条与满记甜品相关的搜索内容,截至目前均已注销,注销时间集中于2019年和2022年,这也可以对得上满记甜品所说的“多地关店均为疫情期间正常战略调整”。

许留山、鲜芋仙也有着相同的命运。企查查信息显示,海南共有5家许留山甜品店,截至目前,只有三亚国际免税城二期店还续存,其余4家门店均已注销,注销时间集中于2017-2018年。鲜芋仙4家海南门店也显示注销,不过在美团上还能搜到友谊阳光城店还在营业。

直到去年年底,还有海南人询问:“海口满记甜品都撤场了吗?还想去体验一下48元的自助呢。”就连撤场也是淡淡的,并未惊起太大波澜,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惊讶。

从什么时候开始,港台甜品渐渐淡出海南人的生活?

林女士上高中时,是满记甜品的常客,但让她回想满记甜品退出海南的过程,她并没有太多印象,“突然间就不怎么吃了,可能是有太多选择了。”

港台甜品退出海南的原因,有这些企业经营不善的因素,比如许留山因为扩店战略失误而深陷泥潭,最后不得不清盘,但不可否认,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港台甜品连锁品牌,与时下的消费潮流已产生隔阂,尤其是在“消费降级”中的三、四线城市,其定位并不符合“下沉市场”的消费方式。

当年一碗杨枝甘露就能让满记甜品成为海南人心头的“白月光”,但这几年,新茶饮赛道已经赛出了新高度,各色新奇的品类不断上新,不断刺激消费者的味蕾,港台甜品的老派作风并不能很好适应这个趋势,逐渐落伍。此外,港台甜品打出名声的品类,也渐渐变成新茶饮赛道的一个分支,奈雪的茶、coco、沪上阿姨、茶百道……无论哪家,都必有港台甜品的经典款杨枝甘露。港台甜品店里的招牌点心班戟、大福、西多士、慕斯蛋糕等,也渐渐飞入寻常烘焙坊。

同时,海南本土的甜品店也在提质升级,光是一个清补凉就能玩出很多花样,玫瑰红糖清补凉、姜汁撞奶清补凉、椰奶桃胶清补凉、芋泥椰奶清补凉、冰淇淋清补凉、斑斓生椰清补凉、榴莲鲜榨椰奶清补凉……各色食材、不同技法融汇到这碗糖水中,保留海南特色的同时也有所创新,让海南的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这一届年轻的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装修精良、设计独特的独立甜品店才是瓜分中高端甜品市场的主要势力,比起作风老派的港台甜品连锁品牌,消费者更乐意打卡创意十足的新甜品店,花销不一定更高,但得到的体验一定更新奇,同时还能拍出更好看的照片。

新消费品牌涌现的时代,消费者逐渐“祛魅”,更在乎产品的品质而非品牌的虚名,某款网红酸奶因为定价高但用料存疑被消费者骂上热搜,不得不进行食材“升级”以挽回口碑。“白月光”港台甜品连锁品牌也在近些年遭受了更严格的审视,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关于“你为什么不吃港台甜品了”,很多消费者表示,定价偏高,但用的都是很一般的食材,这个价位有更好更健康的选择。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依旧是“下沉市场”的主战场,在新消费品牌的价位不断下探的当下,港台甜品连锁店的定价就有些高,复购率势必会受到影响。“我家附近有一家网红甜品店,双皮奶11元一碗,顺滑又好吃,加上一份烤鲜奶,25元以内可以吃得很满足了,在满记这个价格只能吃一碗糖水。”海口市民梁女士说道。

从经营策略中也可以看出,这两年,这些价位偏高的港台甜品连锁品牌更加审慎,三四线的海南不再是其开拓的主战场,满记甜品未来门店的扩张依旧会专注在一线与新一线城市。

文/陈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