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历史长河中,断袖之癖这一异于常人的现象,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莫非其中还有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汉哀帝刘欣作为这一传奇的缔造者,他的心中竟然更为钟情于美貌的男子,而非江山的荣华。是什么样的缘由,让一个皇帝舍弃了对国家的执念,却将深情寄托于宠臣董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岁父母双亡,奶奶严格培养,厌恶女色

这个皇帝就是西汉第十三代皇帝刘欣,史书上以他无子而被称为“汉哀帝”。刘欣生于汉宣帝时期,父亲是宣帝次子定陶王刘康,母亲不详。三岁那年,刘欣的父母双双去世,使还在婴幼的他陷入了悲惨的境地。

刘欣被他的奶奶、宣帝的妃嫔傅昭仪所抚养长大。傅昭仪中年丧夫丧子,一蹶不振。她发现自己所依靠的定陶王夫妇不幸离世后,生活顿时黯淡下来。她本以为自己这一生再无机会回到富贵的宫禁生活,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当她意识到孙子刘欣有可能继承皇位时,眼前豁然开朗,这成了她心中最大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培养刘欣成为合格的皇帝,傅昭仪对他进行了高压式训练,要求他从小就开始学习治国理政之道。她根据自己在宫中待过的经历,严格要求刘欣学习诗词歌赋和律法知识,以备将来面圣的时候备受宠幸。

在女性的高压教育下,刘欣的性格变得柔弱、阴暗。他开始厌恶女色,更倾向于同性。这为他日后与男宠董贤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岁面试太子,四女人联手支持

10年后,17岁的刘欣在汉成帝面前“面试”皇位继承人。当时汉成帝病危在即,急于确定下一任皇帝,以稳定局势。成帝让刘欣和另一候选人中山王刘兴来朝面圣,通过他们对治国大计的理解和见解来决定人选。

由于受过奶奶傅昭仪的严格培养,刘欣对答如流,融会贯通,深得成帝欢心。而刘兴则习惯纵情声色,不学无术,面试的时候只会口头套近乎,完全不是皇帝之材。这下刘欣的胜算已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刘欣获得皇位,不仅是因为自己在面试时的出色表现,更是由于宫廷内四大女人势力的联手支持。她们已经在刘欣被立为太子之前就暗中勾结,意图扶持刘欣登基。这四人分别是成帝的生母王政君、成帝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以及刘欣的奶奶傅昭仪。四大女人联手,实力不容小觑。

还有当时朝中权势最大的王莽一党也看好刘欣,愿意拥戴他为主。在这些中后宫与朝堂势力的倾力相助下,刘欣很顺利地被立为太子,成为汉朝的接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岁继位为哀帝,宠男董贤首当其冲

汉成帝病重期间,太医和方士频频出入宫禁。他们都认为成帝已是强弩之末,时日无多。于是成帝就着急确定继承人问题。当刘欣被立为太子时,朝野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国之大事总算定了下来。

果然,就在次年,汉成帝驾崩,刘欣以18岁之龄继位为帝,就是历史上的汉哀帝。手握大权的他,可以更方便与心仪的男性来往。刘欣首相宠幸的,就是一个叫董贤的美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贤是朝中官员董忠的儿子。董忠见刘欣继位,就利用自己的职权之便,安排董贤做了汉哀帝的中书舍人,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这工作地点就在皇帝寝宫值宿的书房里,刘欣见董贤年轻俊美、骁勇善战,一见钟情,由宠臣迅速升级为男宠的对象。

为讨好董贤,刘欣为他建造住宅,还把他的妻子和妹妹接到宫中,封他的妹妹为昭仪。刘欣几乎把董贤一家子都纳入自己的后宫中,与董贤昼夜缠绵。甚至在一次宴会上酒醉时,刘欣脱口说要传皇位给董贤,自己当他的皇后。这一番荒唐言论立刻遭到在场群臣的强烈反对。刘欣不得不放弃这个天方夜谭的想法。但他与董贤之间的暧昧关系,已经人尽皆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5岁暴毙,宠男随后自尽

在位8年后,25岁的汉哀帝刘欣因和董贤的长期不正当关系感染疾病,身体日益衰弱。有一天,侍奉左右的宫女发现哀帝在寝宫中突然倒下不起,她们发现刘欣已经停止了呼吸,当场暴毙。时年只有25岁,成为西汉最短命的一代君主。

刘欣的突然死亡震惊了整个后宫和朝堂。董贤得知刘欣死讯后,悲痛欲绝。他回到自己的住宅,在哀痛中上吊自杀,以死追随哀帝而去。两人这段扑朔迷离的同性之爱,也就此永远地埋葬。

汉哀帝刘欣与宠臣董贤之间这段暧昧关系,也使他被后人记载为“断袖之癖”的发明者。当年他为了不惊醒熟睡的董贤,宁愿割断自己的衣袖也不叫醒他,可谓痴情至深。这番作为预示了西汉王权的衰落,也为不久后王莽篡权埋下了导火索。刘欣可以说是西汉末年积重难返的乱象之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宣帝次子早逝,遗腹子刘欣出生

为了更好地理解刘欣的身世和他日后能够顺利继承皇位的原因,有必要深入探究他父系家族的情况。刘欣的父亲定陶王刘康,是西汉第四代皇帝宣帝刘询的第二子。

据《史记》记载,宣帝一生中,只有三个儿子得到过誉击。长子刘骜是窦太后所出,十分得宠,后来即位为汉成帝。次子刘康则是宣帝最宠爱的妃子傅昭仪所生。三子刘兴是冯昭仪生的儿子。

三位王子中,汉成帝刘骜最长寿,活到四十四岁;刘康和刘兴都早早夭折。而刘康的遗腹子,就是后来的汉哀帝刘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康在父亲宣帝在位期间,被封为了定陶王,负责镇守和管理山东曹豫一带。他娶妻生子,其间妻子也为他生了一个遗腹子,就是后来的刘欣。三岁那年,刘欣的生父定陶王刘康与母亲双双去世,这才有了后来奶奶傅昭仪收养刘欣的故事。

由此可见,刘欣之所以能在17岁时有机会被立为太子,接班成为汉朝皇帝,一方面是因为汉家世系本已日益单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自己也是汉宣帝嫡系子孙,有皇室正统血脉,这为他日后面试皇位继承创造了有利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欣为何不娶妻生子

据史书记载,汉哀帝刘欣在25岁时突然暴毙,生前没有留下任何子嗣。那么他为何不积极婚娶、安排后宫、传宗接代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刘欣天生的同性取向。他厌恶女色,从小性格就柔弱阴暗,这让他并不倾向于正常的异性婚姻生活。

当然,刘欣也不是一开始就对女色完全抗拒。据说他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就是一位温柔大方的宫女,对他颇为关爱。而在被立为太子之后,成帝和几位重要的后宫女性也曾试图介绍一些門当户对的未婚女子给刘欣认识,安排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刘欣性格内向,又受制于奶奶傅氏的严格管教,所以面对这些女孩时总是害羞冷淡,提不起兴致。何况他还要处理政务,忙得焦头烂额。这些相亲的计划都不了了之。

真正决定刘欣宿命的,还是在18岁继位为帝后遇到董贤这位宠男。与英俊挺拔的董贤比肩长话,刘欣欲罢不能,再也没有心思去理会那些女子。他把董贤一家的女眷也接入宫中,自己则与董贤厮守终日。这就注定了他不会也不愿再娶妻室,成家立业。

最终,刘欣这段长达8年同性暧昧关系,还让他染上难治的疾病,直接导致他25岁便英年早逝。作为西汉皇帝,他没有子嗣可承继大统,也就无任何功绩可言,成为一个失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贤美男计,父亲董忠意欲掌权

汉哀帝宠信的男宠董贤,其父董忠本是汉朝官员。董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儿子董贤长了一张精致的脸,完全符合哀帝的审美。于是他运用权势,把董贤安排进了哀帝身边。

起先,董贤只是负责保卫皇帝住所的一名中书舍人。但哀帝刘欣一见他就深深倾心,很快董贤就成为可以出入皇帝寝宫的男宠。刘欣开始大肆宠幸董贤,賞赏有加,甚至想把皇位传给他。

董忠看到自己的计策获得了巨大成功,儿子一举成为皇帝宠信最深的左右红人,心中。他的权力和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遂有进一步谋求更大权力的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忠暗中结交其他权臣,联合后宫中的女眷勾结,想助董贤登上皇位,自己则摄政实权。他知道哀帝病弱,不久人世,届时只要董贤能继位,他就可以长期把持大权。这就是董忠安排董贤入宫的真正目的。

董贤终究没有如他父亲的意愿那般登基为帝。哀帝虽然病弱早逝,却也没有留下子嗣。董贤完全丧失了夺位的机会。最终董忠的权力梦也随着董贤的自杀而落空。哀帝与其宠男最后的惨烈结局,也成为西汉王朝式微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回顾汉哀帝刘欣的一生,我们不禁要深思:一个人的性取向如何,才是健康的?同性恋爱是否也能像异性恋一样负责任?权利与人性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也许历史无法给我们答案,但提供了思考的素材。

我们应该宽容地看待刘欣,因为那个时代的环境和他本人的遭遇,注定了他难以成长为一个伟大或称职的君主。命运给了他无法承受之重,他最后狼狈地应验了“不忍执辔者,终身失马”的悲剧。

刘欣与董贤的故事预示和象征了西汉王朝的衰败,隐含着对绝对权力的警醒。它启发我们反思权力对人性的影响,也让人们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取向。一段扑朔迷离的同性之爱,一段跌宕起伏的宫廷权术,构成了汉哀帝与其宠男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