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白居易
清明是春天的第5个节气,可以用八个字解读:气清景明,万物欣荣。

《岁时百问》释读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唐玄宗时,清明和寒衣节合一,此后,它不仅是一个祭祖踏青的节日,还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农耕节气。

清明节气初始日的时间是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明的三候之像,初候,清明节气的前五天,它与一种桐树有关。
桐有三种:白桐、梧桐和油桐。清明初候,白桐树开花,故古人说:一候桐始华。

大连,此时桐华尚未开。

因为大连的节气比中原晚1个节气(如大连惊蛰无雷,雨水才有雷声)。

中原,清明节气的第二个五天,一种叫鴽(rú)的鸟飞来了。
鴽,指鹌鹑类的小鸟。

据《夏小正经文校释》(夏纬瑛校释)记载:鴽是候鸟,春天归来,于农田间生息活动;田鼠因为天气渐渐变热,躲到了地底下,因为鴽的花纹和田鼠相像,古人以为鴽是由田鼠变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清明节气的最后五天,风光明媚,雨水洗涤,美丽的彩虹便出现在雨后的天空上。
这种自然界的自然变化,百余年来基本如此。

所以明朝人龚廷贤作《十二月七十二候歌》总结说:“芳菲三月报清明,梧桐枝上始含英;田鼠化鴽人不觉,虹桥始见雨初晴。”

一年之计 在于清明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南方地区清爽温暖,春和景明,大连地区则刚刚告别初春。
中原地区,清明前后,温度升高,雷雨增多,特别适合春耕和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清明前后是春播的最佳时期,很多农村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民谚说:清明忙种麦。

大连地区的春耕时间晚于清明节气,通常是在4月20至5月10日之间。

树长无声,花开有信。

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意即带有开花音讯的风候。
清明花信风也分三候:一侯桐花,二侯麦花,三侯柳花,故也有人这样说,清明之日桐始华。

此时的桐花,就是前文所说的白桐花,大连人俗称“泡桐花”。

泡桐花的特色:紫色且芬芳。

唐人元稹作《桐花》说:“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

白居易作《答桐花》也说:“叶重碧云片,花簇紫霞英。”
他又作诗说:“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因为大连地区的天气比关内略寒,春天来得晚一些,所以泡桐花开得略晚,通常在清明节后的4月10日至20日进入盛花期。

人们迎春的喜悦是春寒挡不住的。
遥遥长街,一路树木,高大的泡桐树开满了一树花朵,如一串串淡紫色的风铃,花筒深邃,香气四溢,让人感觉到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自然和清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