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要相信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一定是有生命力的东西留下来了,反之会被淘汰。”

撰文 | 石悦欣

编辑 | 沈佳音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尊嘟假嘟”“显眼包”“公主/王子请XX”“泼天的富贵”“搭子”“质疑XX,理解XX,成为XX”“i人/e人”“特种兵式旅游”……

2023年末,年度网络流行语的评选结果出炉。

这些网络热梗的趣味性拉近了人与人的社交关系,同时也让语言的表达变得更加匮乏。表示赞叹只会说“绝绝子”;表达佩服时,“yyds”脱口而出;形容无语时,满脑子只有“啊这”……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过调查,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文字失语症”成了当代人的表达之困。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老师于晓冰从教二十余年,在学生的作文中,偶而会看到“乱入”的流行语,但他觉得流行语的背后是语言随社会发展的流变,关键在于分析以及在合适的场合使用。

在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中,于晓冰系统阐释了语文教育的教学问题及方法。方法落到实处,便是“时时处处学语文”。

于晓冰经常“现挂”教学——“现挂”,是指相声表演中的一种即兴发挥技巧,于晓冰以此描述自己语文课的临场发挥。当班级电子班牌上出现了“令人制烯”四个字时,一堂中规中矩的语文课,就变成了从语音、语境、字源到修辞的“现挂”课。

他也非常强调语文教育的与时俱进。这一年多以来,AI技术突飞猛进,进入无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也将最终变革人们的学习方式。

因此,开学第一课,于晓冰就将主题设定为:“AI不断升级,我们还需要阅读和写作吗?”

话题是从上学期期末讲的一首诗说起。当时阅读练习中有一篇关于“茶”的记叙文,于晓冰就想起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然后,又由此想到了“琴棋书画诗酒花”,忽而又觉得明代诗人唐伯虎好像写过这样一首诗。课前,他匆匆忙忙地上网搜了一下,就看到这样一首标注为唐伯虎所写的诗:

琴棋书画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般般皆交付,

柴米油盐酱醋茶。

下课后,于晓冰做课后总结与反思时,觉得这首诗的味道好像哪里不大对劲儿,不大像古诗,疑心这不是唐伯虎所作。他进一步查证,果然发现了问题。原来这首诗的原型出自袁枚的《随园诗话》。

于晓冰又以春节联欢晚会时,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引用了号称是李清照所作的《残花》一诗为例,来说明这种一不小心掉到伪造信息的坑里的事情,经常发生。

所以,大量纷纷扰扰的信息涌入,真假难辨,每个人都需要提升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

变化已经悄然发生了,但遗憾的是,于晓冰发现,象牙塔内的师生也好,象牙塔外的家长也好,绝大多数人都还按部就班,走在每个人都“熟悉”的“老路”上。这条“熟路”,这条“老路”,未来会通向何方?

“可能有人会说,关心了又能怎样呢?现在谁能说得准将来一定会如何呢?当然,未来怎样,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思考与不思考,准备与不准备,一定有本质的差异。”于晓冰在开学第一课的总结中写道。

以下是《看天下》和于晓冰的对话:

“屎上雕花”这个词太有意思了

●《看天下》:当下网络流行语、热梗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大幅增加,作为语文老师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于晓冰:我的学生用流行语还是很频繁的。一方面是日常口语,另一方面是书面语。但是他们在书面的表达是相对平衡的,不会滥用。我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告诉大家应该如何,但可以说,只要你的表达让人听懂就没问题。任何语言都有其适用的情境,我不会担心他们用了之后会坏到哪里。

我的观察是,越是读书多的孩子,越不需要担心。读书多了,他们自然知道怎样是好的表达,在使用中也会有意识地克制。

于晓冰

●《看天下》:你对网络流行语持怎样的态度?

●于晓冰:这个现象要放在更长的历史周期去思考。比如在文学史的发展中能够看到,从汉赋到六朝时期的宫体文学,用当下的眼光看,会觉得很无病呻吟。但到了唐宋,诗词达到了一定的高峰,接着又往下走。

其实任何语言都是“大浪淘沙”。回头看,20年前的流行语,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当一些语言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时,就会被淘汰掉。真正能留下来的,是符合汉语规律的内容。

比如“屎上雕花”这个词,我觉得造得极有意思,我相信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一定会留下来,因为它太生动形象了。流行语和过去的外来语一样,不过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语言形态。我们要相信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一定是有生命力的东西留下来了,反之会被淘汰。

可能当下,社会语言水平有走弱的趋势,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未来说不定因为各种机遇又会向上。

●《看天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意识到自己的表达越来越匮乏,称自己患上了“文字失语症”。你担心热梗的流行会替代我们的正常表达吗?我们以后会不会越来越不会说话?

●于晓冰:所谓表达匮乏的核心是思想的匮乏。当思想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时,他只能用人云亦云的东西来表达。

比如说学生们有时候喜欢摘抄好词好句,当考试中出现语言鉴赏类题目时,面对华丽的表达,能够分析出语言是怎么生动、形象,表现力如何,用了怎样的修辞等。但当考试中出现了朴素自然的语言,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它们好在哪里。

有一次我上完课,我的一名学生追问我,为什么总是说生动形象,朴素自然不好吗?我当时特地记录了一下,这个孩子是真的思考的孩子,他看到了不同的东西,很多人跨越不了华丽修辞的阶段。让现在中小学孩子读丰子恺、汪曾祺或沈从文的作品,他们会觉得没意思。但如果鉴赏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反而会很喜欢这种风格。

但现在所有的阅读、写作都围绕考试进行,我在教写作时,最重要的事就是纠正他们原来的恶习,不要提到写作,就把肩膀端起来,想着老师觉得这事好不好,写的内容是不是有价值,这些都不重要。

其实,重要的是自己——写作中有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不是“我手写我心”。

●《看天下》:现在短视频传播大规模替代了文字,其中出现大量的谐音字、错别字、省略字。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表达的影响?

●于晓冰:这不是现代人所独有的,古人玩起来要更高级。

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的“晴”字,就与“情”构成谐音双关,写出了一个怀春的少女在见到心仪的男子之后,心情忐忑不安的状态,到底这心上人对我是“无情”呢,还是“有情”呢?

又比如《愚公移山》中讲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以及《庄暴见孟子》中“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两句中的“诸”就是个兼词,即同时兼有两个词的意思,前者相当于“之于”,后者相当于“之乎”,如果读得够快,“之于”“之乎”就变成“诸”了。

所以我会提示学生,你可以用,但一定要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绝不能说我就用着,把它当成正确的方式。

●《看天下》:对于流行语这种语言的变化,你觉得我们应该持怎样的心态?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与之对抗?

●于晓冰:其实我们是对抗不了语言的潮流的。比如说“首当其冲”这个词,最初是指“最先受到”伤害的情形,但现在更多被用在“最先冲在前面”。现在这个词还没有被字典统一,但可以发现,媒体、报刊杂志也会用错,更不用说社交媒体。

当大家都这样用时,这种方式最后就会被默认。比如“蛋挞”的“挞”,最初是四声,现在更多是三声。比如“荨麻疹”的“荨”,本读“qián”,指代一种草本植物等。并非字典编撰者想要这样,只是已经形成一种语言习惯了。很多人意识不到这是语言发展的潮流,并非个体主观意愿可以左右。越是语言水平高的人,越想做到纯净,但其发展还是刚刚所说的“大浪淘沙”,有些有价值的东西自然会留下来,没有价值会被淘汰。

我们与其说对抗,不如说纠正。首先纠正,知道其正确的用法是什么。其次是分析,它过去是什么样,现在因为什么变成了这样。

“时时处处学语文”

●《看天下》:你在课堂上经常“现挂”,在你的公众号上也会针对当下热点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你认为当下学语文有哪些误区?学生们应该如何学语文?

●于晓冰:新学期开学,我们学校门口的展板上写了两句话:校踞二龙,人求四会。我在一节语文课上就这八个字跟学生聊了聊。“二龙”指学校在“二龙路”上,“四会”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即“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因为一堂课时间有限,所以我主要讲了前四个字,“二龙”有哪些历史和典故,“踞”的读音、字源、字义有什么,哪些诗歌和名篇中出现过,和“踞”相关的词语是什么意思。

现在学生、老师甚至语文老师,总觉得只有学生坐在教室里,拿着语文书,或者做一套试卷才叫学语文。但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各类文字资源,语文的外延非常广阔。

我一直反复和学生强调,凡有语言文字的地方,都应当由此产生兴趣,继而展开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语言学习实践,在实践中可以把过去所学的方法应用上去,之后理解也更透彻。虽然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对很多人来说,建立这个意识很难。所以我对学语文最基本的观念是“时时处处学语文”。

●《看天下》:但是很多人学习语文都是从考试和功利的角度出发,你怎么看待这种方式?

●于晓冰:还以“踞”字为例,讲它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能力点和知识点,这与考试同样密切相关。所谓功利是考就学,不考就不学,但实际上语文考试涉及范围很广,你最终能抓到的才是能力点。

功利地去学语文,短期可能效果不错,但长期一定有问题。所以归到根底是扎实地读书,甚至是无目的地读这些东西,它们会形成专属的知识储备,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很自然地进入你的人生中。

打个比方,在数学中,一个点不过是一个点,至少两点才能成线,三点成面,四个点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的形状,只有掌握更多的点,然后才能够自由变换各种立体的图形,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左右逢源。语文学习中大量阅读的意义正在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天下》:虽然我们总说语文没有标准答案,但考试时也的确有答案,应该如何区分语文学习和语文考试学习?

●于晓冰:对于一些语文题的答案,在文中倒推,去找相应的证据,这是通常的思路,但这样是不对的。我在区里出了很多年的中考模拟题,我很清楚,答案是不能逆着推的,应该是真的在文中读出来了,才有了答案。当答案不合理时,只能推出命题是有问题的,硬记下来其实也没多大用处。

AI时代来临,我们如何学习?

●《看天下》:你说在本学期第一节语文课提到AI时,班级里绝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一方面我们在倡导学生们大量阅读,另一方面他们对当下的世界不了解。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于晓冰:我其实预料到一部分学生不了解,但是真的没想到全班都不知道。只有一个学生,他的语文成绩是“补考”的程度,上课时,大部分时间也是游离课堂之外。但那堂课,直到下课后,他还在跟我讨论AI。有时在我的课堂上,愿意参与讨论的同学,不是中规中矩的,或者学业优秀的孩子,反而是不走寻常路的孩子。

当下信息看起来是非常发达的,但传递给学生的又相对较少,出现了信息差的现状,他们可能也在用手机,但是受到家长老师的控制,在他们有限的使用时间内,更容易陷入他们的兴趣点,比如娱乐明星等。

AI之类的大事件,在短期内同他们的关系不大,就不太容易被关注。另外这不只是孩子的问题,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也不关注。只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到了自己,可能才会在意。

●《看天下》:AI会对语文教育有什么影响?我们需要怎样的阅读和写作?

●于晓冰:AI一定会对语文教育有巨大的影响,毫无疑问,人脑终究拼不过人工智能。所以在学习方式、如何育人等方面都必然有一个大的变革,但至于往哪个方向去变,众说纷纭,我也不能肯定我说的一定是对的。

但人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的愿望、创造力等,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需要的。现在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记住就扣分,差两三分,就认定学生的水平不行是很大的问题。

应该广泛地阅读,增加自己的外延。考试有很多必读书目,看起来是推动了学生读书,但另一方面,也让很多孩子不热爱读书。有兴趣多读一点,没兴趣读点别的也很好。所以我不主张学生必须读经典,读经典固然好,可以带给人思想上的提升,但家长、老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两耳闻窗外事”,要先了解外界的变化是什么样的,这个更重要。

你怎么看?↓↓↓